古時候有個老艄公叫李貴,無兒無女,他的最大願望就是攢錢造一座橋,好讓大夥出行方便。因為他們出鎮子必須得過一條河,他就在河裡撐船渡人,可他身體越來越差,不知道還能撐多久,所以造一座橋成了他的願望。
這天他剛把一個官差送過河,發現船艙裡有一包東西,他撿起一看是一袋銅錢,裡面還有張紅紙。他雖然急需錢,可他也不是貪小便宜的人,來不及細看,馬上追上去叫道“官爺,你的銅錢掉了”不料官差聽到他叫,反而走得更快了。
他又追不上,心急的他一不小心踢到一個石頭跌倒了。官差見他好像摔得很嚴重,就倒回來了,跟他說明這銅錢的意思。
原來官差叫張古,雖然不是壞人,可天性好賭,最近運氣不好,輸了不少。他聽聞這附近山上的一座廟裡有個老和尚,可以幫人轉運,就過來試一下。
不料老和尚一算,說他有一場大機緣,不過得三個月之後,而他命相來看,可能活不到那天。他一聽,這還不是沒用。既然自己命不久矣,那就攢點功德,他把身上的錢全部放到功德箱上,正準備離開。
老和尚一看叫住了他,施主,不如我教你個借壽之法。他問張古一共有多少銅錢,張古道“三百左右”
“你拿紅布三個一包,分成一百包,我幫你借壽,一包借一天,剛好一百天。你把銅錢丟到人多的地方,有人撿一包就借一天給你,此乃借壽錢。”老和尚撫須說道。
張古聽完直搖頭:“這怎麼行,也不知道別人願不願意,得寫個紙條說明白,直接做一包,誰願借就借一百天。”於是就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李貴聽完後說道:“這壽我借了,說著把錢揣進懷裡。”不過他隨即又拿出自己的所有積蓄,說自己不知道還能撐多久,讓官差幫忙修橋。
張古一看這離修橋還差得遠呢!不過他也應承了下來,和李貴約定如果自己一百天後沒事就過來幫他修橋。
轉眼已經過去九十多天,還有兩幾天就到約定的日期了,可李貴身子卻撐不住了。他怕等不到張古,這時老和尚經過他家,聽他說完和官差的約定。也把借壽之法告訴了他讓他拿那銅錢借一百天。
李貴搖了搖頭“我借三天夠了,三天就到約定日期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借壽錢又讓張古撿到了,原來他當時離開後覺得這點銀子想造橋根本沒可能,於是就去賭一把,結果輸光了。
他這天也不知道應不應該來赴約,不料在街上看到了自己的借壽錢,他趕緊撿了起來。自己把銀子輸光了也沒臉去見李貴。乾脆再賭一把,沒想到他今天運氣特別好,一直贏,很快贏夠修橋的錢。
他把借壽錢放到了廟裡的功德箱上,求菩薩保佑李貴身體健康,然後就去見李貴了。見到李貴後,他把贏的銀子拿給李貴看,說可以修橋了。
這時只聽屋外陰風陣陣,兩個鬼差在外面交談,“李張二人陽壽已盡,我們過來帶你們走。”突然又聽其中一個道:“不對,還有筆借壽賬沒算清”說完就消失了。
這時老和尚趕了過來說道:“你們命大。”二人不知道怎麼回事。
老和尚解釋道:“張古把借壽錢放到了廟裡,借壽借到佛頭上去了,佛門又不能拒絕善男信女的供奉,否則就是拒絕了向善之心。我晚上正在打坐,見到閻王來問佛,這壽該怎麼辦?佛壽無限,無增無減,這壽怎麼減?”
“佛說二人此事是因造橋而起,橋雖是死物,可也有壽限,就讓橋去還這借壽之賬吧!”
“可橋還沒造,二人壽限已至,該如何是好?”
只聽佛說“那就秋後算賬吧!”
老和尚說完把借壽錢拿了出來,“你們趕快造橋吧!這錢就用來造橋吧!”終於橋造好了,大家高高興興的走在橋上。
官差張古說道“橋怎麼還這借壽賬呢?”
老和尚笑著說:“眾人過橋,節省了時間,這時間就加倍轉給你們的陽壽上,與人分福,福則倍之”
結語:李貴本來身體不好,卻因為修橋得來了福報,身體越來越硬朗。
而張古的大機緣就是修橋得福報,他靠借壽錢渡過百日之危,又因修橋得到了大機緣。
如果李貴撿了錢不還給張古可能永遠也修不了橋,而張古不是因為李貴修橋就算借壽也只是多活百日。
故事意在以事喻理,與封建迷信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