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過,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大家要想為全年的身體健康打好根基,這時候就需要抓緊調養身體!春季養生需要尤其注重養護陽氣,甚至還有“春養陽氣勝良藥”的說法。那在飲食方面,有哪些時令蔬菜能幫助我們養陽呢?
韭菜
韭菜又被稱為“起陽草”,是溫補陽氣的佳蔬,很適合在春季食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還將韭菜譽為“肝之菜”,可見其在疏肝養肝方面也有著不錯功效。
韭菜中同樣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鉀、胡蘿蔔素等含量也不低,常吃在預防便秘、保護血管、緩解眼疲勞等方面也有著一定作用。
豆芽
立春之後適當多吃點豆芽,既順應生髮陽氣的時令特點,又可以健脾化溼,調理因陰雨連綿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溼困脾胃證。
而且,豆子發芽後,其中的維生素含量也有所提高,特別是維生素C。以黃豆芽為例,原本黃豆中基本不含維生素C,但發芽後維生素C含量則上升到每百克9~21毫克。
不僅如此,豆子“變身”為豆芽後,原本含有的蛋白質、澱粉等大分子物質會降解成小分子,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又不易引起胃腸脹氣。
薺菜
薺菜是春季代表性的野菜,它不僅能養陽氣,還能和脾、利水、明目、止血,藥用價值很高。
而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說,薺菜的含鈣量是牛奶的近3倍,鉀、鐵、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成分在蔬菜中排名也很靠前。
香椿
中醫認為香椿自帶的特殊香氣,具有很強的疏通作用,可以幫助陽氣在體內生髮,同時還能醒脾開胃、行氣祛風、提神醒腦。
在營養方面,香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維生素C、鈣、磷、鉀、不可溶性膳食纖維等物質,營養較為均衡全面,是名副其實的“十全蔬菜”。
春筍
春筍雖然性味偏寒,但中醫認為它有一種生髮之性,能“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還有很好的疏發肝氣的作用。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春筍中的膳食纖維含量很是豐富。經常吃點它,在潤腸通便的同時,還能輔助調節血脂、保護血管。另外,春筍中還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維生素A、鐵、鎂等營養素,低脂肪、低熱量,對於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很有好處。
而且,現在正是春筍最鮮嫩的時期,再過一段時間,筍中的纖維就會變粗,口感就沒有那麼鮮美了。
起居養生
START OF SPRING
防寒保暖:春捂護陽
春寒料峭,立春時節陽氣漸生,而陰寒未盡,正處於陰退陽長、寒去熱來的轉折期。所以,防寒保暖仍是立春養生的重點。此時衣著主張“下厚上薄”,以助春陽升發之勢。
日常起居應順應自然,夜臥早起,應當增加室外活動多曬太陽。讓身體的冬藏狀態開始適應春天升發的特點,使自己的精神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保持精力充沛。
情志養生
START OF SPRING
立春情志調養以養肝為主,春氣通肝,肝喜調達而惡抑鬱。春季養肝宜順應陽氣自然升發舒暢的特點,生氣發怒易導致肝氣鬱滯,即使生氣也要儘量將時間縮短,努力保持心態平和,以防春季抑鬱症的發生。
來源:我是大醫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