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宇宙構造是由物質世界和靈性世界兩大部分組成的,物質世界有14個星系,佔宇宙四分之一空間,靈性世界共有182個星系,佔宇宙四分之三空間。如果把整個大宇宙看成是一個大圓球體,那麼物質世界就象一個小火柴盒那麼大,被靈性世界環繞其中,物質世界是粗糙有形的,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生物被七層物質元素包裹著,有創造與毀滅展示。靈性世界是精微生物活動的空間,是廣袤博大、無毀滅展示、永恆快樂光明的世界。無論是物質世界還是靈性世界,生物貫穿於整個宇宙空間,永恆不滅。物質世界是靈性世界扭曲的倒影。
圖片中間灰白色的區域 是 brahmajyoti層 ,是梵光層,是< 瑜伽-打坐-禪定-冥想>的"白光海洋",在這裡,靈魂失去個體性,就象一滴水溶進大海,通常修行各種非人格覺悟的瑜伽士可以到達這個區域."梵我合一","天人合一”。梵光是至尊梵krishna發出的光燦。
灰白色區域往上是kailasa凱拉撒,是主siva希瓦 所在的星宿.
圖片上 kailasa凱拉撒的上方,有很多閃光的星宿的是靈性世界的VAIKUNTHA LOKA 外昆塔星宿 無憂星宿 ,是沒有生老病死的。
圖片下端有個大的球體是無數個物質宇宙中的一個,是我們所在的物質世界,在這個物質宇宙的頂端有個四個頭人坐在蓮花上,是主Brahma(博羅賀摩,舊譯"梵天",他是這個物質宇宙的創造者)。每個物質宇宙裡有14組星系分為高、中、低等星系。地球是我們這個物質宇宙的中等星宿,地球的上方是天堂星宿,那裡居住著壽命很長物質享受條件很好的半神人(中國古人常說的神仙)。地球的下方是古人經常描述的地獄星宿。做惡的人死後會投胎降生到地獄星宿去受苦。行善的人會轉生到天堂星宿去享樂,但在物質世界裡仍要生死輪迴,天堂和地獄都還在有生有滅的物質世界裡。物質世界是生老病死的地方,在這裡的個體靈魂都要受生死輪迴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