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崛起34
“士林”一詞在僅按字面意思解釋,是指習研儒學經術的儒士群體。
高麗王朝時期,文臣安珦(1243-1306)前往元朝謄寫朱熹著作帶回國內,被後人視為性理學(朱子學在朝鮮半島的稱呼)普及的開端。
此後,透過學習性理學並參加科舉進而涉足政治計程車族開始湧現。他們逐漸開始參與到政治生活中,試圖改變腐敗的“勳舊派”專橫跋扈這種局面。給朝鮮政壇吹入了一股清新之氣。
到了成宗朝,由於李娎在貞熹王后垂簾聽政時期就表現出對儒教與文治的極大興趣。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儒教教育,下令提高國家最高學府一成均館儒士們的待遇
由於李娎的積極大力推動儒教教育,使得士林派的開始漸漸興起。士林派也就迎來了他們的發展機會。
成宗即位後,深感勳舊派勢力太過膨脹,甚至危及到了自己的權力,這是他不能容忍的。於是,他要利用士林派牽制勳舊派的勢力。
成宗一朝最著名計程車林派人物當屬金宗直。(1431-1492)。金宗直,字季溫,號佔畢齋,原籍善山。善山正是麗末三隱之一冶隱吉再在高麗滅亡後隱居講學的地方。
金宗直的父親金叔滋跟隨大儒冶隱吉再學習程朱理學,後又把這樣的學問傳給了金宗直。
金宗直天姿聰穎,不僅儒家經典學問深厚,而且對漢詩、漢樂府詩也有深湛的文學造詣,這對母語不是漢語的朝鮮人來說太難了,但金宗直做到了,並寫出了一些優美的漢樂府詩歌,有人評其樂府詩“季溫樂府,篇篇皆古”。比如這首《憂息曲》:
棠棣花
隨風落扶桑
扶桑萬里鯨鯢浪
縱有音信誰得將
棠棣花
隨風返雞林。
雞林春色擁雙闕
友于歡情如許深
金宗直在李瑈統治期間文科及第,從此步入政壇。
成宗統治期間,金宗直著力於儒教教育,其儒教思想影響了金宏弼、金馹孫、鄭汝昌、南孝溫、李孟專等弟子,這些弟子和金宗直的仰慕者一同構成了士林派的核心
需要指出的是,士林派與勳舊派除了思想上的差異,彼時朝中政治結構的變動也使得他們之間的對立更加明顯。
李氏朝鮮時期的司憲府和司諫院合稱“兩司”,兩司官員即為言官,掌握著官僚任免權及進諫權;金宗直所在的弘文館則負責研究儒家經書,掌管文翰,沒有實權。
成宗中葉,局面有了改變。隨著成宗對於弘文館的優待,又暗示了從此弘文館官員的選拔可以避開臺諫的視線,這就讓士林派吸收更多的地方士族加入來壯大實力。
就在1487年,隨著鄭昌孫和韓明澮兩位院相的離世,士林派又獲得了一個天賜良機,趁機開始進一步擴大自身的影響。
到了成宗十九年年底,弘文館在成宗心目中的地位已和臺諫平起平坐了,勳舊派已然能感受到切實的威脅。(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