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陌生人社交,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哪個?
果子的話,那必須是經典好玩的“漂流瓶”啊!
果子還記得,在以前許多個孤獨的夜晚:
透過“漂流瓶”這個陌生人社交工具,結識到了不少好友、找到了一些知音。
甚至有時候碰到對的話題,還能和陌生人嘮嗑一個晚上,不亦樂乎。
開始的漂流瓶,確實是一個純淨的心靈棲息地:
為撿到一份祝福而開心,也為遇到一個不幸而憂傷。
處於天南海北的陌生人,可以平等、自由的傾述。
但後面的事,大家應該都知道了:
無奈被黑色產業鏈給玩壞了,許多許多使用者在使用漂流瓶功能時:
撈到的瓶子、得到的回應大多都不是正常網友所發出的,
而是詐騙、社情、賭博等資訊......
隨著這些低俗聊天越來越多、越來越激烈。
漂流瓶的“一生”終於要迎來結束的時刻了。
微信在 2018 年 11 月 30 日晚,表宣告稱:
因仍然存在使用者利用漂流瓶等功能釋出色情內容或色情招嫖廣告的情況。
將暫時下線微信漂流瓶服務。
而 QQ 郵箱漂流瓶,也在 2019 年 6 月 24 號終止服務。
不過 QQ 作為社交領域的“扛把子”存在,是不可能輕易把“陌生人社交”這塊蛋糕扔了的。
這不,就在最近,QQ 突然上線了一個“新玩法”——結伴。
*圖片來源 IT 之家
據果子瞭解,QQ 的這個結伴功能可以隨機匹配興趣相投的人聊天,主打陌生人社交。
進入該頁面後會有很多興趣標籤可供選擇,使用者可以隨機匹配到興趣相投的陌生人。
網友曝光的頁面顯示,每個人最多可以選擇 10 個興趣標籤:
有 “老二次元肥宅”、“尬聊王者”、“峽谷召喚師”、“無肉不歡”、“吃雞選手”等。
選擇符合自己的標籤後,點選 “發現同好” 就能匹配陌生人。
好傢伙,這妥妥就是約 X 神器全新的“漂流瓶”:
選標籤這一步驟,就相當於是寫下心裡話將瓶子扔到大海。
當然,這和微信的“搖一搖”也非常類似:
只不過在“搖一搖”之前,需要先選擇興趣愛好標籤。
下面這位老哥就是一個血淋淋的“好例子”......
大機率是果子已經“變老”了吧......
還記得在去年,馬總在一個採訪中說過:
現在小孩子不用微信而用 QQ 的原因
不是大人做錯了什麼;
也不是什麼技術問題;
而是...我們老了。
小孩有小孩自己的交流圈。
該死,18 歲裝不下去了。
原來不知不覺間,被我們這些“老人”棄用了的 QQ
又成了新一代年輕人的樂園。
可以透過擴列來增加與自己興趣愛好相似的朋友,以此來擴充自己的好友列表。
甚至,一半的 QQ 會員,都是 00 後充的!(狗頭)
當年果子離開 QQ 轉投微信時,對它的印象還停留在各種花裡胡哨的功能:
QQ 秀、氣泡聊天框、自動回覆、各種線上離線隱身的狀態;
還能對指定的人設定“隱身只對你可見”!
簡直就是學生時代最美好的告白。
直到今天在微博刷到 QQ 這個“結伴”新功能之後,才對現在的 QQ 有了更多認知。
其實在結伴“結伴”新功能上線前,QQ 就出過類似的玩法——擴列。
簡單點說,它是 QQ 的一個交友功能:
可以透過擴列來增加與自己興趣愛好相似的朋友,以此來擴充自己的好友列表。
而這個過程,就被稱作“處 Q 友”,但最常用的說法是“cqy”......
所以愛玩擴列的“年輕人”,非常喜歡以下這樣的對話。
來,能看懂下面這個對話的,算你厲害
反正我只看懂了最後一個......
另外,我想奉勸那些想要透過“擴列”、“結伴”來脫單的狐友們,真的非常不靠譜!
下面這位老哥就是一個血淋淋的“好例子”......
不過現在你想玩也玩不了這個“擴列”功能了。
該功能去年 3 月已經停止服務,稱正在升級最佳化。
另外,由於 QQ 的這個結伴功能仍是測試版,因此並非所有使用者都能體驗這個功能。
不過嘛,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表達方式:
跟當年養太陽,用火星文寫說說的我們也沒什麼區別。
作為過來人,看看圖一樂就好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