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春節檔的熱搜被各路大片和冰雪賽事廝殺佔領的時候,總有一部劇會在其中時不時地出現:《一閃一閃亮星星》,雖然乍一看,似乎很難從這7個字裡對劇集風格做出一個精準預判,但一旦當我們按下播放鍵,跟著角色們跨越時空之後便會發現,這部劇講述的正是點點星光之下的閃閃愛意。
截至目前,無論是#一閃一閃亮星星#24.5億+的話題閱讀量、221.5萬+的話題討論度、豆瓣評分上7,還是開播三天便以站內熱度6500重新整理愛奇藝分賬劇歷史記錄的亮眼成績,都讓“2022開年小而美劇集第一棒”的評價,在《一閃一閃亮星星》這裡落地。
就這樣,骨朵帶著對劇集內容的好奇和對新人導演的探索,來到了酷鯨製作,在與《一閃一閃亮星星》的兩位導演陳小明、章攀的對話之中,捕捉“星星”背後散落的閃耀瞬間。
兩年的打磨,上百遍的回放
《一閃一閃亮星星》即將開播時,陳小明和章攀的心情“太激動了”,“因為花了快兩年的片子終於要上了,很迫不及待希望讓觀眾看到。”
這種“只有期待、沒有忐忑”的念頭,並非出自結果而是源自過程。
在剛拿到劇本的第一版大綱時,陳小明和章攀就被“星星”的情感核心給吸引住了,再加上題材也是他們一直喜歡並擅長的“青春愛情片”,其中涵蓋的“青春中的遺憾”、“錯過的初戀”、“重啟人生的大命題”等能夠引起觀眾共鳴的內容,無一不是他們在那個當下想要在自己的故事裡去表達和呈現的東西。
但是在當下的市場上,青春片早已不是一個新鮮命題,而且觀眾的審美也在不斷提高,所以陳小明和章攀決定去做一部不一樣的青春片,“我們把故事中的懸疑線和感情線分別提煉出來、做到併線發展,讓整個故事更型別化一點。”
這也讓《一閃一閃亮星星》的定位從寬泛的青春片進一步走向細分的“青春愛情+懸疑”,而且“平行時空”、“懸疑推理”、“限時相愛”等複雜設定,也要求團隊在演員的選擇上,要區別於傳統的青春片裡比較單一的少年質感。
“因為‘星星’這部戲裡面既有輕快的青春氛圍,又有比較厚重的情感和懸疑色彩,所以我們希望演員能夠在表演上很紮實,需要他們既能演繹出青春期的少年感,同時也能承載後半段故事裡角色身上所揹負的厚重的情感。”
所以對於陳小明、章攀及其團隊來說,最終定下屈楚蕭和張佳寧來飾演張萬森、林北星,無論在形象還是表演上,都做到了“絕對貼合”,“他們兩個對於各自角色的理解也加分不少,很感謝遇到這麼好的演員。”
作為一部懸疑愛情,《一閃一閃亮星星》需要讓強設定下的情感落地,無論是在情節設定上還是視覺風格上,都要找到一個準確的切入口。
因此,循著這個思路,劇情中被加入了一些穿越之後背高考答案、商量買房的細節,在章攀看來,這無疑會給觀劇帶來一定“爽感”,但諸如此類的設計更源於人物的內心,再和劇本故事包裹在一起,“任何人回到過去,都會想幹點什麼,這是一道邁不過去的坎,如果直接把這一層東西斃掉,只是去談戀愛,那這個人物的經歷就會失真。”
當青春、愛情、懸疑、奇幻等多種元素被一同揉進“星星”這個故事時,強設定之下的“懸浮”難免會隨之生髮出來,但情感核心的落地更是這部劇必須要抓住的核心。
所以陳小明和章攀就在拍攝之前,對整部劇集的視覺風格,同主創團隊進行了長時間的設計、探討,“我們既不想讓整個畫面呈現出一種非寫實的童話感,也不需要走非常現實主義的寫實路線,所以我們就去找了一個最平衡的點:在寫實的底子上,透過色彩和道具,讓畫面在不脫離現實的前提下,添上一種浪漫和美的氛圍,從而形成一個獨有的語境和完整的視覺體系。”
奇幻與Moment
其實對於新人導演來講,第一部長片就要講述相對考驗邏輯和審美的時空穿越這類奇幻元素,難免會捏一把汗,陳小明和章攀也在籌備期對類似的題材進行了大量的學習研究,思考著究竟該以何種方式敘述。
在陳小明、章攀的理解中,《一閃一閃亮星星》的故事並不是一個很宏大的奇幻題材設定,用不上傳統穿越劇裡“時空隧道”這種誇張的表現形式。畢竟不是用硬科幻作為基底,這些看似炫酷實則不夠跟“情感核心”落地匹配的視效,完全可以儘量規避掉,在視覺上不做奇幻本身,只講情感,這是一開始確定了“把奇幻落在情感之上”的中心思想後,兩位導演首先釐清的一點。
這點在得到製片人認可的同時,也對情感敘事裡不可或缺的“氛圍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承包了劇中90%的場景搭建和視覺配色的,系統的美術設計與造型搭配必不可少;調動聽覺系統,貫通五感拉起氛圍的配樂也需要量身定製;為了塑造人物凸顯美感,也離不開紮實且極具質感的攝影與打光。
“我們想讓無論是畫面、配樂還是鏡頭,都要在那個環節上給到加分。”這對於剪輯師出身的陳小明和章攀來說,如何把後期需要的內容前置是再熟悉不過的事情,對此章攀笑道:“我覺得這可能都形成一個特色了,比如這場戲拍了幾組鏡頭,我們會現場在腦子裡‘剪一下’,如果覺得‘嗯,OK’那這條就過。”
好在從網友的反饋中來看,陳小明和章攀看重的“氛圍感”的確為這部劇起到了加分的效果,比如高頻出現的“鎖死”“哭死”等情感濃度較高的彈幕,以及豆瓣短評裡的“用心”“虐心”和“忍住眼淚”等相關詞彙,都反映了追劇觀眾的上頭程度。
而在氛圍感的包裹之下,藏著的是能讓觀眾嗑到的心動點,這在章攀和陳小明之間有一個專屬名詞,叫做「Moment」。
“就比如主角在一起做什麼事情的時候突然間碰到對方的手,或者不小心有危險時被抱一下,雖然只是一瞬間的觸碰,但是內心活動肯定是覺得‘受不了了’,那我們就把這個小點給它放大,這就是Moment。”章攀解釋道。
這種Moment也讓不少觀眾在追劇的過程中,陷入了張萬森的心動漩渦。至於究竟為什麼這麼“會”,章攀和陳小明也無法給出自我解答,“可能我們兩個雖然是直男導演,但是情感相對比較細膩吧。”
默契的“第一部”
“我們倆從大學畢業就在一起(合作),是很多年的搭檔,然後也是合夥人,所以我們之間是挺有默契的。”陳小明這樣介紹著他和章攀的關係。
“雖然有默契,但是是清白的,因為被誤會太多次了。”章攀急忙笑著補充道。
自《一閃一閃亮星星》播出之後,這對首次完整執導長劇集的新手搭檔,也在由剪輯轉導演的路上得到了更多關注。
由於整部劇涉及的時空穿越次數較多,的確在一定程度上給服化道場景切換、演員情感銜接、後期剪輯的內容安排上帶來了一些困難,但多年積累下來的默契,以及對後期製作的專業度,使得陳小明和章攀在“自拍自剪”的過程中把時間都花在了刀刃上,同時也省去了不少溝通成本。
但是儘管如此,在具體拍攝時陳小明和章攀還是在不斷磨合:每場戲在拍之前,兩人都會在頭天晚上把所有的分鏡預演一遍。出現分歧?沒關係。商量一個統一出口,再去與大家溝通。
“因為我們現在做導演,就是要對所有人擔起一個溝通的職能,所以我們必須是統一的,這樣才能跟大家更高效的溝通。”這在陳小明看來,也是他們從剪輯師轉向導演的最大改變。
“剪輯的時候,相對來講是比較閉塞的,跟人的溝通會更少一點,很多時間還是在琢磨怎麼把這場戲剪好、怎麼把前後的人物情緒給理順,但是導演是需要和很多人溝通的,它要求你跟團隊的各個部門、幾百號人去表達你的想法,這也是我們在這部戲裡得到很大曆練的一個地方。”
《一閃一閃亮星星》在從導演這一新身份上給他們帶來全新體驗的同時,也憑藉“第一部”這三個字留下了不一樣的意義,當一直期待著“有一個拍長片的機會”終於變成現實的時候,用章攀的話來形容,就是“興奮,是能蓋過一切的”,“無論之後再拍多少部,‘星星’永遠都是第一部,這就是它對於我們的意義。”陳小明也很感慨,“其實第一部戲對我們來講真的很重要,所以我們也在這部劇裡all in了,希望它可以有一個好的結果。”
當然,從呼聲極高的“快出番外”“快拍第二季”等聲音上來看,陳小明和章攀都可以稍微鬆一口氣了。
對於兩位新人導演來說,這默契的“第一部”絕非只是二人之功,充足的創作空間、合理的拍攝週期、優秀的演員和給力的主創團隊以及老闆的放手與支援……共同組成了他們眼中這件挺幸福、挺幸運的事情。“就覺得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這部分工作,然後大家一塊卯著勁兒用心去做,就是沒問題的。”
眼下,張萬森正在帶著遺憾等待屬於他和林北星的那場初雪,而陳小明和章攀也在覆盤總結中籌備著新的工作,至於屆時他們又將帶來什麼作品還未可知,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紮實的情感敘事一定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