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過去的幾天,人們都把自家門窗關得嚴嚴實實的,希望家裡儘量暖和些。不過,這樣做雖然起到保暖效果,但也會存在一些小問題。昨日,就室內乾燥問題,市中心醫院發熱門診醫生楊道榮作了提醒。
長時間待在溫度較高、乾燥、空氣不流通的室內,加上暖氣、空調等取暖設施造成室溫過高,使得室內空氣更加乾燥、汙濁。這樣就很容易出現口鼻乾燥、皮膚髮緊、燥熱出汗、煩悶、頭暈等不適症狀,嚴重時會影響睡眠質量。有時在氣溫較高的屋裡待時間長了,出門時的氣溫和室內的氣溫形成較大反差,很容易造成感冒、發熱等症狀。怎樣才能在享受溫暖的同時,讓室內環境變得相對舒適一些呢?
楊道榮說,開窗通風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千萬不要因為怕冷就選擇門窗緊閉。如果開窗換氣不方便,可以選擇一款品質好的空氣清淨機來幫助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同時,時刻保持室內清潔,避免生活垃圾等廢棄物長時間在室內堆放。平時在家裡做飯時,要將抽油煙機開啟,最好關閉廚房門,以免油煙飄入臥室。
此外,可以在室內擺放一些盆栽、魚缸、水培植物等物品,既美觀,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室內空氣溼度。還可以在家中的暖氣片上放上幾個盛滿清水的易拉罐,慢慢地,隨著易拉罐內水量的減少,也會使室內空氣變得溼潤。偶爾使用空氣加溼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加溼器可以快速增加室內空氣的溼度,但是在使用時需要注意,避免加溼器在開啟時離人、床鋪太近,而且在使用過程中要記得定期對加溼器進行清洗,以避免滋生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