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觀察者網 陳思佳】當地時間2月15日,俄羅斯國家杜馬(聯邦議會下院)透過決議草案,呼籲俄總統普京承認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為獨立國家。美國對此則反應激烈,威脅說美國及其盟友將就此事採取“迅速而堅定的回應”。
據美國《國會山報》2月16日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天就此事發表宣告,稱俄國家杜馬透過的決議是“非法的”,相當於“全面推翻其對明斯克協議的承諾”。他指責俄方此舉將加劇烏克蘭緊張局勢。
布林肯在宣告中警告稱:“這項決議的頒佈將進一步破壞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構成對國際法的嚴重違反,讓人進一步質疑俄羅斯繼續透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危機的承諾。”
他表示,美國需要與其盟友和合作夥伴進行全面的協調,以對此事做出“迅速而堅定的回應”。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博雷利15日也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控訴決議“明顯違反明斯克協議”。博雷利稱,歐盟仍堅定支援和承認烏克蘭在其國際公認邊界內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敦促俄羅斯信守承諾,真誠參與‘諾曼底模式’和三方聯絡小組(烏克蘭、歐安組織、俄羅斯)。”
決議聚焦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位於烏克蘭東部,兩地民間武裝於2014年4月同烏克蘭政府軍發生流血衝突,並在同年5月宣佈獨立,分別成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DPR)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PR)。但長期以來,兩地武裝並未控制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的全部領土,也未得到國際承認。
經國際社會斡旋,衝突雙方分別於2014年9月和2015年2月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達成停火協議,此後大規模武裝衝突得到控制,但小規模交火時有發生。
今年1月19日,俄羅斯聯邦共產黨向俄國家杜馬提交決議草案,稱這兩個地區建立了“基於人民自由意志的民主政權和具有合法權力的政府”,呼籲普京承認其為“獨立國家”。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在2月15日的投票表決中,草案以351票支援、16票反對和1票棄權的結果獲得透過。
俄國家杜馬主席維亞切斯拉夫·沃洛金表示,這份草案“將立即簽署,並提交給國家元首,以考慮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為獨立主權國家的問題。”
對於歐盟方面反對的聲音,沃洛金還批評稱,是烏克蘭當局未能履行明斯克協議,“頓巴斯地區的公民和同胞需要幫助和支援”。
草案起草者之一,國家杜馬獨聯體事務、歐亞一體化及同胞關係委員會主席列昂尼德·卡拉什尼科夫則強調,決議本身並不意味著俄羅斯承認這兩個“共和國”,是否承認將完全由總統普京做決定。
但這一決議隨即遭到烏克蘭當局的強烈反對。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報道,烏克蘭最高拉達主席魯斯蘭·斯特凡丘克16日宣稱,他計劃向烏克蘭國家安全和國防事務委員會提交草案,考慮對所有支援決議的俄羅斯議員實施制裁。他還補充說,烏當局將向所有合作伙伴提出類似的建議。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則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責俄國家杜馬決議“破壞明斯克協議的和平程序”,並表示烏克蘭已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倡議,要求其在明斯克協議執行情況的會議上討論這一問題。
對於普京是否會簽署這項決議,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並未給出明確的回應。他在國家杜馬投票表決前回應說:“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關於這件事尚未做出正式決定,也並無正式討論。”
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則在16日的新聞釋出會上指出,烏克蘭政府始終沒有履行協議義務,近年來反而通過了一系列“明顯與協議矛盾的法律”。她強調,明斯克協議是解決頓巴斯問題的唯一基礎。
“我想回顧一下,2015年2月明斯克協議簽署時,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同意作為烏克蘭的一部分,條件是他們會得到憲法賦予的特別地位。”扎哈羅娃說,“我們有義務盡最大努力解決現有問題,但首先要抓住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機會來履行明斯克協議。”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