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是一個擁有難以置信的旅行機會的國家,也是許多世界遺產的所在地。這裡是一個探索該國奇蹟的機會。這是一個探索這個國家奇蹟的機會。
截至2021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出了1154個世界遺產,其中897個被歸類為文化遺產,218個被歸類為自然遺產,39個為混合遺產。雖然這些遺址遍佈167個國家,但隨著阿斯蘭特佩土丘的加入,土耳其現在擁有了19個世界寶藏。讓我們透過仔細觀察這些遺產地來探索這個國家所要講述的精彩故事。
埃迪爾內的塞利米耶清真寺和社會綜合體
塞利米耶清真寺的外觀圖
位於土耳其西北部埃迪爾內省的塞利米耶清真寺及其社會建築群於2011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由16世紀最著名的奧斯曼帝國建築師米瑪爾·西南建造。該建築群包括伊斯蘭教學校、圓頂市場、鐘樓、外院和圖書館。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網站稱,這座方形的清真寺有一個大圓頂和四個細長的尖塔,主宰著前奧斯曼帝國首都埃迪爾內的天際線。
清真寺由來自西北部布林薩省伊茲尼克鎮的瓷磚裝飾,該鎮在“陶瓷生產的巔峰期”以陶瓷聞名,塞利米耶清真寺“證明了這種材料的藝術形式仍然是無與倫比的”。
佩加蒙和多層次的文化景觀
土耳其貝加馬古城佩加蒙的神廟
位於土耳其愛琴海伊茲密爾省的佩加蒙及其周邊的多層次文化景觀在2014年被列入名單。作為希臘化的阿塔利德王國的首都,佩加蒙衛城是古代世界的一個主要學習中心,寺廟、劇院、stoa(有頂的走道或門廊)、體育場、祭壇和圖書館都被建在斜坡上,周圍有廣泛的城牆。
在佩加蒙及其周邊地區可以看到羅馬、拜占庭和奧斯曼帝國的遺蹟,在今天被稱為貝爾加馬鎮,其結構反映了異教、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
19世紀70年代,德國工程師卡爾·胡曼首次發現了該城市的遺蹟。佩加蒙有一個可以容納50000人的圓形劇場和一個可以容納30000人的劇院,還有古代世界第二大圖書館以及第一家醫院,這只是它絕對值得一遊的一些原因。今天,只有Viran Kapı(廢墟之門)作為劇院的殘存拱門矗立在那裡。
以弗所
塞爾蘇斯圖書館
同樣位於伊茲密爾省,舉世聞名的以弗所古城於2015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以弗所是一個古希臘定居點,後來成為羅馬的一個主要城市,靠近今天的塞爾丘克鎮,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00年。這座古城在羅馬統治下經歷了全盛時期,在公元前20年代成為小亞細亞(也稱為安納托利亞)的首都。今天這座城市是土耳其西海岸的主要旅遊景點。
在聯合國機構釋出的“羅馬帝國時期的宏偉紀念物”報告中,包括在挖掘中出土的塞爾蘇斯圖書館和大劇院。雖然著名的阿爾忒彌斯神廟的遺蹟很少,它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吸引了來自地中海各地的朝聖者。該報告指出,以弗所附近的聖母瑪利亞之家,也已成為基督教朝聖的地方。
伊斯坦布林的歷史區域
蘇萊曼尼耶清真寺
聯合國表示,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林2000多年來一直與重大政治、宗教和藝術事件有關。伊斯坦布林歷史半島的四個歷史區域於1985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這些地區是蘇丹阿赫邁特城市考古區、蘇萊曼尼耶清真寺及其相關區、澤雷克清真寺(潘托克爾修道院)及其相關區和伊斯坦布林城牆部分割槽域。
蘇丹阿赫邁特城市考古區有君士坦丁堡賽馬場、聖索菲亞大清真寺、艾琳教堂、小聖索菲亞清真寺和託普卡帕宮。
蘇萊曼尼耶清真寺是在蘇萊曼一世(又稱蘇萊曼大帝)的主持下由米瑪爾·西南建造的。該建築被設計並登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名單上,作為一個可以滿足城市的宗教和文化需求的綜合體。
澤雷克清真寺及其相關區域包括澤雷克清真寺及其周圍環境,而伊斯坦布林城牆部分割槽域在西面與歷史半島接壤,包括城牆及其周圍環境,南起馬爾馬拉海,北至金角灣。
布林薩和庫馬勒克澤克歷史遺蹟群
土耳其西北部布林薩的庫馬勒克澤克村
在土耳其西北部,布林薩市和附近的庫馬勒克澤克村於2014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名單,作為八個組成部分的連續提名。
該遺址說明了14世紀初建立奧斯曼帝國的城市和農村系統的建立,該地區體現了奧斯曼人第一個首都的社會和經濟組織的主要功能,它圍繞著一個公民中心發展起來。該村是唯一顯示為首都提供腹地支援的農村地區。
薩夫蘭博盧鎮
傳統的奧斯曼房屋創造了薩夫蘭博盧的城市佈局
薩夫蘭博盧鎮於1994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是一個典型的、儲存完好的奧斯曼帝國城鎮,位於卡拉布克省北部。教科文組織說,從13世紀到20世紀初鐵路的出現,薩夫蘭博盧是“東西方主要貿易路線上的重要驛站”。
該鎮以其奧斯曼時代的建築而聞名,其中包括框架房屋、清真寺、客棧、土耳其浴室、噴泉和神龕。它的特點是有一座古老的清真寺、古老的浴室和蘇萊曼·帕夏學校,它們建於1322年。在17世紀的頂峰時期,薩夫蘭博盧的建築影響了整個奧斯曼帝國的城市發展。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