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的第一樁慘案,正是福建福威鏢局遭青城派餘滄海滅門,只有少鏢頭林平之僥倖逃脫。
於是有讀者問,既然福威鏢局行走江湖多年,已傳了兩代,而且財力雄厚(每年都會派人給江湖上有名氣的門派送禮),林震南為什麼不招募幾個武藝高強的鏢師,來保護鏢局的自身安全?有了這些武藝高強的鏢師保駕護航,餘滄海恐怕也沒有那麼容易滅掉福威鏢局吧?
問題沒有那麼簡單。
一、福威鏢局開展普通業務,用不著太高的武功
福威鏢局類似於現在的物流公司,行走在江湖之中,做的是生意,求的是財。俗話說:“和氣生財。”在大多數情況下,福威鏢局根本就用不到使用武力。
正如林震南教育兒子林平之說的那樣:“江湖上的事,名頭佔了兩成,功夫佔了兩成,餘下的六成,卻要靠黑白兩道的朋友們賞臉了。你想,福威鏢局的鏢車行走十省,倘若每一趟都得跟人家廝殺較量,哪有這許多性命去拚?就算每一趟都打勝仗,常言道:‘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鏢師若有傷亡,單是給家屬撫卹金,所收的鏢銀便不夠使,咱們的家當還有甚麼剩的?所以嘛,咱們吃鏢行飯的,第一須得人頭熟,手面寬,這‘交情’二字,倒比真刀真槍的功夫還要緊些。”
是啊,能夠用錢解決,就不要打打殺殺。打打殺殺怎麼能做生意發財?
反過來,對於那些潛在的劫鏢者來說,他們也是求財的。既然福威鏢局這麼懂事,一路用錢開道,我又何必故意跟錢過不去,非得要比試一番。又不是華山論劍,對吧?
從這一番話看出,林震南經營鏢局的本事,確實非常厲害。所以,他能夠在福建、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廣西這10個省開設分局。到後來,又想把鏢局生意做到四川去,乃至於透過四川北上陝西,南下雲南、貴州。如果這個計劃得以實現,林震南的福威鏢局,豈不是有“天下第一鏢局”的架勢?
二、福威鏢局在做生意時遇到的麻煩,林震南夫婦可以自行解決
“人在江湖飄,怎能不挨刀?”福威鏢局行走江湖,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自然不可能都順風順水,麻煩肯定是有的;需要動槍動刀的場所,也絕對不會少。只不過,這些麻煩林鎮南夫婦可以自行解決。
在《笑傲江湖》中,林震南夫婦的武功處於什麼水平?
林震南大概相當於青城四秀的水平。
青城四秀是青城派餘滄海門下武功最好的四名弟子,分別叫侯人英、洪人雄、於人豪、羅人傑。林鎮南曾經與於人豪進行過一番激戰:“於人豪長劍圈轉,倏地刺出,銀星點點,劍尖連刺七個方位。林震南還招也是極快,奮力搶攻。兩人忽進忽退,二十餘招間竟難分上下。”如果不是後來林震南見妻子和兒子都被敵人制住,心下驚惶,被於人豪佔了先機,兩人誰勝誰負還說不準。
林夫人則處在遜於青城四秀的水平。她在與方人智激戰時,“接連遇險,一柄金刀擋不住對方迅速之極的劍招”。
如果說青城派的掌門人餘滄海,以及五嶽劍派的掌門人嶽不群、左冷禪屬於江湖上的一流高手,那麼青城四秀就可以穩居二流高手之列。在《笑傲江湖》中,一流高手屈指可數,二流高手數量也只有一二十個。在正常情況下,福威鏢局在行走江湖時,壓根就不會遇到這些一流、二流高手。林震南夫婦奈何不了一流、二流高手,還收拾不了三流、四流高手?
三、林震南請不動能夠抗衡餘滄海的一流高手當鏢師
如果林震南要改變滅門的結局,就必須請能夠抗衡餘滄海的一流高手來當鏢師。這可能嗎?
如前所述,在《笑傲江湖》裡能夠與餘滄海分庭抗禮的人物,數量相當有限。他們幾乎都是開山立派的掌門人之類。試問一下,林震南能夠付出什麼樣的條件,請動這些掌門人來給自己當鏢師?
林震南也坦承,自己為了巴結餘滄海,每年都備了厚禮派人送去青城派的松風觀、峨嵋派的金頂寺。可是,這兩家根本就沒有看上他的厚禮,原封不動地退回來。峨嵋派的金光上人好歹還接見福威鏢局的鏢頭,青城派的餘滄海卻直接就給閉門羹吃。這就是說,像林震南這樣的人,想見餘滄海等人一面都難,更別說與他們建立友好關係了。至於聘請他們當鏢師?還不如墊高枕頭做夢吧。
在武俠小說的世界裡,鏢師護院位於江湖鄙視鏈的最底層,我們很難想象,像嶽不群、左冷禪這樣的一流高手,會自降身份跑到福威鏢局當鏢師?給再多錢也沒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