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對越自衛反擊作戰43週年。1979年2月17日,我國對越南殺害我邊民,蠶食我領土的惡劣行徑發起懲罰性反擊。36萬大軍從廣西、雲南分三路進入,橫掃越南北部20餘個市鎮後,於3月16日撤軍。此後,由於越南瘋狂反撲,在邊境老山、者陰山等多地構築工事,我軍被迫不斷地進行拔點作戰,多支部隊參與清剿行動,(跨度將近10年,史稱“兩山輪戰)沉重打擊了越南當局稱霸亞洲的野心,我軍亦付出重大犧牲。這期間,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透過新聞媒介感動著全國人民,整個社會洋溢著強烈的敬我國殤,愛我中華的勃然正氣。本文擇舉三例,以為緬懷。
一、死吻
這是那個年代最讓人動容的照片之一。作者王紅時任蘭州軍區第47軍攝影幹事,他將這張戰地實拍照片名之為《死吻》。故事的主人公叫趙維軍,作戰中受重傷。奄奄一息之際,他讓身邊的女護士把自己的頭向著家鄉蘭州方向,向父母告別:“兒不能盡孝了,二老多保重。兒子為保衛祖國,死而無憾。”彌留之際,他跟女護士說,自己從未談過戀愛,也未接觸過異性,能不能抱抱他。女護士立刻抱住這位戰士,含著淚吻著他的臉頰和唇角,直到他慢慢合上雙眼。就這樣,一個無比高尚而純潔的吻,永遠定格在人們心中。這位偉大的護士叫張茹,當時是陸軍139師醫院衛生員,那年她只有18歲。因臨戰不畏,搶救多名重傷員而榮立三等功。戰後她轉業至地方,2011年她與當年戰友發起“使命之旅”活動,五年間走訪9省34個縣,替死去的戰友看望家鄉父老。
張茹轉業後在西北工業大學任職,從事教學管理工作。2015年勞動節,她特地到甘肅省榆中縣烈士陵園祭拜趙維軍烈士。
二、遺書
照片中的戰士叫李慶軒,當時是46軍138師414團7連戰士。在老山前線著名的1985年9·23戰役中,為掩護戰友,被越軍手雷擊中,壯烈犧牲。部隊在清理他的遺物時,見遺物中有戰前連隊發給他的兩盒“大重九”香菸和六塊巧克力,原封不動地用紅紙包著。與這些遺物放在一起的還有入黨申請書和4元錢黨費。戰士們開赴戰場前,都寫下遺書,交代要辦的事項。結果只發現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謝謝您來收拾我的東西,請抽菸。”
凝視著這張小紙條,整理遺物的人員先是微微一愣,剎那間熱淚盈眶。是啊!這就是我們的戰士,這就是英雄的情懷。短短13個字,淡淡的語氣略帶幽默,看似波瀾不驚,實則翻江倒海,氣壯山河。它說盡了什麼叫視死如歸,什麼叫以身許國,什麼叫大義凜然。戰後李慶軒被部隊追認為中共黨員,並追記一等功。
李慶軒出生于山東省一個縣城,犧牲時實際年齡只有17歲,是那場戰役中年齡最小的戰士。為了參軍,他多報了2歲,選擇了提前從軍報國的人生之路。戰後,李慶軒被安葬在家鄉山東省單縣湖西革命烈士陵園。
三、界碑下的誓言
照片中的軍人叫王曙光,1987年畢業於石家莊陸軍學院。原北京軍區某部參戰幹部,榮立一等功。在一次執行任務途中,他正準備走向叢林間的指定部署點,突然腳下一沉,一聲巨響把他整個人炸飛起來,他踩上了越軍佈下的地雷。落地後看到自己的雙腳不見了,雙腿血肉模糊還向外噴著血,他昏死過去。戰友們奮力把他從地雷旁拖回陣地。醒來後看到戰友圍著他傷心落淚,為了鼓舞士氣,他卻唱起了歌。
經過10次大小手術,他保住了生命,又重新站立起來。2016年,他憑著傷殘的雙腿,登上者陰山主峰,此時距老山作戰已經過去30多年。到達頂峰後,他脫下雙腿的假肢,坐在當年自己和戰友用鮮血和生命捍衛的國界碑前,感慨萬端地說:“別看我沒了雙腳,若有戰,召必回,我還要第一個衝上去。”
觀其照,聞其言,砰然心動。我題了一首《西江月·國界碑前》:
此日碑前小憩,當年戰場發威。群山百里血橫飛,歷此一生無愧。俯視知無雙腳,凝思倒豎橫眉。肢殘難使壯心摧,臨戰依然無畏。
王曙光康復後,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考取中國政法大學碩士,又攻讀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現為北京軍區善後辦助理員,大校軍銜。
緬懷英烈事蹟,令人感動而沉思。此時明月當空,萬家燈火,耳畔隱約傳來了著名的《英雄讚歌》的迴響: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
馬仲喜 壬寅年上元之夜於海南保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