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的 “韓民族日報(한겨레)” 報道,衡量韓國人幸福感的各項指標都在全面降低。
報道稱,雖然韓國的經濟已經躋身到了世界10大強國之列,但韓國人的幸福感指數排名卻遠遠低於這一水平。2021年的聯合國世界幸福報告顯示,在全球160多個國家中,韓國人的幸福感僅排在第50位。
韓國國會的“未來研究院”在2月8日釋出的名為 “2021年韓國人幸福調查結果” 的報告顯示,韓國人的整體幸福感是6.56分(滿分為10分)。研究院解釋說:一年前的調查結果還是6.83分,在統計學上來說,這次的調查結果屬於非常低的分數。
這份報告的資料顯示,與2020年相比,構成韓國人在所有方面的幸福感的分數都有所下降。也就是說,不僅是廣義的幸福感,還包括人們對自己生活的意義、對個人生活的評價以及各方面的滿意度。報告推斷稱:當前長期流行的新冠肺炎所造成的收入減少和社會關係萎縮等負面效應,可能是造成韓國人幸福感下降的主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幸福感減幅最大的群體是“社會脆弱階層和群體”。 例如:老人、低學歷階層、低收入階層、工作不穩定群體、獨身家庭、租房族、最低基本工資領取群體、以及“多元文化家庭”等。未來研究院生活質量資料中心的許宗浩(허종호)主任主持了這次的調查,他認為,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不平等。
如果從年齡層面來分析,位於幸福感頂峰的是20~40歲的群體,從而呈現出了 “倒U型曲線”。 不過韓國社會的這個 “倒U型曲線” ,與很多幸福報告中顯示的U型幸福曲線有著明顯的區別。它的特點是在30歲左右時的平均分數最高,為6.77分;到了60歲左右,平均分數是最低的,只有6.27分。 但是與2020年相比,所有年齡段的分數都普遍下降了。只是在降幅上40歲左右的人群最小,60歲左右的人群最大。
從收入形態來看,工薪族的幸福感高於個體經營群體;從僱傭形態來看,穩定工資收入群體高於臨時收入及日結收入群體。從收入水平來看,家庭收入越多,幸福感就越高,但是月收入在3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5943元)以上的家庭,幸福感的差別不明顯。與一年前相比,收入越少,幸福感的降幅就越大。
除了主觀幸福感之外,與生活意義、成就感和決定自由的所謂 “美好生活的安寧感”也呈下降趨勢。 “平時覺得我做的很多事情在生活中都有意義” (6.56→6.4分);“從我的工作中大體上有成就感” (6.56→6.18分); “在決定我應該如何生活方面很自由” (6.59→6.36分)。對於上述內容的提問,較之以前,受訪者們給出的分數普遍降低了。
縱觀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生活及其前景,人們的評價更加朝向負面傾斜。對於 “自己在生活階梯中所處的位置” 的提問,平均分值是6.51分→6.19分;“對於從現在起前5年的生活滿意度”:6.42分→6.22分、“對於今後5年所預期的生活滿意度”:6.96分→6.54分。所有分值與1年前相比都有所下降。
在被問及的8個生活領域中,滿意度最高的是健康問題,得到了6.5分;其次是民生關係、安全感、小區環境和生活水平。即便如此,這個領域的平均分值較之去年也下降了0.2~0.5分。
韓民族日報的報道認為,韓國“未來研究院”的調查問卷,是以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主觀安寧感準則為基礎,科學制定的。所做的調查是於2021年8-10月間,面向韓國全國的8000戶家庭,約1.7萬多名15歲以上人群進行的,具有相當高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