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2022年第7期||好山好水
林世保
五律·霞浦黃石崗
林世保
誰撻霞山早,蓬瀛滿地秋。
天高垂谷峻,地迥抱雲稠。
趕石南峰角,鑿溪西澗兜。
延亭排一列,景秀逐波流。
黃石崗位於霞浦下滸鎮延亭村,是一座“小黃山”,東臨東海,西臨石海,南峰更為壯觀。這裡罕見的怪石星羅棋佈,點綴在波瀾壯闊的山峰、雲海中。它們形態別緻,或大或小,爭相競秀,彷彿是一群石獸在狂奔,意趣無窮,構成一幅天然的人間畫卷,這裡漂亮的處女地遠比遠近聞名太姥山更為漂亮。
趙來清
行攝新疆“喀拉墩古城”
喀拉墩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于田縣,又名喀拉墩古城,為漢至南北朝遺址,是中國最早的佛寺遺蹟。
喀拉墩遺址面積約500000平方米。遺址以喀拉墩城堡為中心,四周多處建築群,有佛塔、農田、渠道等遺蹟,出土有夾沙紅、灰陶片、殘木器、石磨殘片、玻璃殘片和錢幣等文物。
這就是《大唐西域記》裡寫到的曷勞落迦城!這就是那個一夜之間被沙漠埋掉的城市——喀拉墩!
青青
汀州長城牆
吳藝雲
望夫塔
望夫塔位於莆田市仙遊縣榜頭鎮南溪村。
胡捷
廈門白鹿洞摩崖石刻群白鹿洞曾入匡廬尋白鹿,歸來臘屐復登山。非關腰腳今猶健,風景依然愛此間。民國二十二年三月龍溪林爾嘉題此詩收錄於林爾嘉先生所著《林菽莊先生詩稿》一書中,林爾嘉特別在詩題後側加註“題石”二字,意為此詩被勒石於白鹿洞。然今人尋遍玉屏山西麓,皆不曾見之此幅詩刻,蓋不知於何時被毀而不存矣……[難過]憶壬寅正月孟春,與文友同遊白鹿洞,交流石刻背後的點滴文史,“咔嚓”玉屏山西麓的天然奇石。諸方石刻於去年底被寺方重新描紅,煥然一新[強]注:林爾嘉,字菽莊、叔臧,別名眉壽,晚年號百忍老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生於1874年。原名陳石子,是廈門抗英名將陳勝元五子陳宗美的嫡生長子,六歲時才過繼給臺灣板橋林家。生長在商紳家庭的林爾嘉,自幼聰敏好學,是民國年間在閩臺兩地負有聲望的人物之一。1951年病逝於臺灣寓所,長眠於寶島。
何惠林
蝶戀花 登高
何惠林
紅莧桃花紛自媚,
石竹婆娑、誰約春風醉?
喚友呼朋尋旖旎,
登高望遠攜青志。
舊隱仙山禪谷裡,
梵影翩躚、拂柳浮雲起。
一闕菱歌悠入耳,
萬千奇景縈魂至。
遊汕頭龍泉山瞻青雲禪寺
何惠林
疊嶂青雲宛若蓮,
塵囂之外嶺生煙。
香樓高聳梵音繞,
佛殿莊嚴金匾懸。
觀指峰巒悠隥道,
常來淨土遂心虔。
菩提無樹何由報,
化作慈悲結此緣。
春色撩人
何惠林
雀鬥春枝草綠油,
溪邊漫步聞啾啁。
桃花含露悄然綻,
鷗鷺盈波驚豔留。
遙望野山煙靄外,
輕追禽影柳梢頭。
氳氤如覺脫塵世,
自謂逍遙半日遊。
陳文勇
觀賞櫻花,不用去永福了,長泰戴墘村千畝櫻花園已陸續開花了,只是目前樹木較小棵,無法形成大規模花海,以後樹大就會更壯觀了!
劉瑩
龍文區湘橋華佗廟供三國時名醫華佗。當地人稱“華元仙祖”,其廟曰“仙祖廟”。華佗廟土木結構,坐東北朝西南,佔地近一畝。廟二進一天井。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兩進有廊連線。主殿供奉華佗仙祖。兩邊供奉水仙尊王、關帝。再左右兩間供奉蔡媽、夫人媽。主殿左右牆分別書“忠孝”、“廉節”,每字大二米。相傳是明末大書法家黃道周的手筆。前殿左邊供奉伽藍爺,右邊供奉土地神。主殿上懸二大巨匾,上書“聲靈赫濯”和“仙方妙著”。“仙方妙著”匾是清朝臺灣水師名將王得祿敬送。活世神仙”匾是清光緒龍溪進士施調賡敬送。華佗廟側建有潮音室,題聯曰:“日現不蔽前山色,夜來常聞流水聲。”此聯道出年廟前九十九灣內河潮起潮落的情景。廟前尚有株三百餘年的古櫻,至今仍枝繁葉茂,榕樹下有一天然石龜守護。正道是“古榕傍綠水,石龜伴木舟。”
莊宏
二0二二年正月初九
程 溪 下 葉“ 拋 張 飛 ”
蔡松君
詩贈“好山好水”團隊
蔡松君
行來無處不塵囂,
恥向熙熙競折腰。
且赴山邀連水諫,
高情直欲博雲霄。
立春田野行
蔡松君
雨霽野芊芊,盤桓壟畝間。
溪宣告竹外,鷺影過堤墘。
行者耽疏韻,農家備種田。
村頭吟望久,底事動心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