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獎牌競爭激烈,當我們還沉浸在運動員的出色表現中時,有些國家的運動員卻輸不起,甩鍋冬奧會食堂,難道678道美食都不合胃口?
這訊息一出引得無數網友群嘲“山豬吃不了細糠”。仔細瞭解2022年的冬奧村食堂,處處透著“黑科技”讓人大開眼界。
機器人炒菜、上菜,科技感十足,食物製作完成後,由粉色的雲軌小車派送,“從天而降”的美食讓人驚呼:這是科幻片裡的場景!
民以食為天,這次奧運會的美食真是面面俱到,堪稱“東奧滿漢全席”!當然,咱們國家的美味多不勝數,隨便說一款小吃都比泡菜強,更何況各省的特色美食呢?一起來看看各省饞的流口水的美食吧!
一、北京銅鍋涮
老北京銅鍋涮用的是清湯鍋底,不需要過多的調料,簡單的麻醬,就能突出肉的鮮美。
一口銅鍋,幾塊木炭,小火慢燉,食材受熱均勻,這樣做出來的鍋子肯定香呀!吃銅鍋涮少不了的當然是鮮羊肉,在大廚精湛的刀工下,羊肉切得薄而不破,在鍋中涮一涮,變色即可享用。
羊肉細嫩而不軟爛,鮮香撲鼻,蘸上特配的麻醬,太香了,豐富的口感輕鬆俘獲一眾人的芳心。
葷素搭配,吃著不累!新鮮時蔬涮出來也很美味,約上三五好友,圍鍋而坐,聊聊生活趣事,悠閒的生活不就該這樣過?
二、上海紅燒肉
在上海的家庭中,每個媽媽都會做本幫紅燒肉,在弄堂里長大的孩子記憶最深刻、最懷念的也是紅燒肉。
地道的紅燒肉香甜潤滑,油而不膩。上海人“一手醬油瓶,一手糖罐頭”,做出來的紅燒肉濃油赤醬,又帶有絲絲甜味。
令人垂涎欲滴的紅燒肉,油光閃閃,晶瑩透亮,筷子一夾還微微發顫,稍不留神就被它給迷住了。軟糯而不爛、香甜而不膩,濃而不鹹,入口即化,能下好幾碗飯。如今紅燒肉已經成為上海人待客必備的一道菜,吃過的人都忘不了。
三、重慶毛血旺
毛血旺做法粗獷,卻是重慶江湖菜的鼻祖。毛血旺更是磁器口三絕之一,有人說:“到磁器口不吃毛血旺,等於沒到磁器口”!
如今的毛血旺可謂是紅遍大江南北,它的美味和紅油誘惑無人能擋,全國大小川菜館都有它的身影。
做好的毛血旺,湯汁紅亮,打眼望去都是一片紅色的海洋,裡面配菜豐富,有葷有素,麻、辣、鮮、香俱全,夠刺激、夠過癮,我想沒有誰能拒絕這樣一盆菜吧!
四、湖南剁椒魚頭
湘菜香辣的誘惑,在剁椒魚頭上能完美體現,以剁椒的鹹、辣沁入魚頭,風味別具一格,饞死人了!
紅紅的辣椒覆蓋著雪白的魚頭肉,儘可能把魚頭的鮮香牢牢鎖在肉裡,又能讓剁椒的味道滲入魚肉中。成菜肉質細嫩鮮滑,味道香辣過癮,那是一種讓你停不下筷子的味道!
五、湖北清蒸武昌魚
武昌魚可是具有很多歷史典故的,東吳甘露元年,末帝孫皓想要從建業遷都到武昌,左丞相陸凱上奏勸諫,“寧引建業水,不食武昌魚”,但武昌魚的鮮美是沒有誰能拒絕的。
武昌魚的做法很多,其中清蒸武昌魚是最具特色的。蒸好的魚肉質鮮嫩、湯汁清澈,香味撲鼻,吃的就是原汁原味。
武昌魚魚刺相對較少,特別適合給老人、小孩進補。做法簡單卻能保留魚肉的鮮嫩,只需要麻油、蔥姜調味便讓人一口難忘!
六、廣東脆皮燒鵝
廣東脆皮燒鵝聲名遠揚,一直深受大眾喜愛。
脆皮燒鵝店在廣東多不勝數,當地人路過都會買上一份與家人一起分享,待客自然少不了。鵝皮香脆,鵝肉鮮嫩,一說就口水直流。
剛出爐的燒鵝色澤紅亮誘人,鵝皮帶有薄薄的油脂,入口香脆而不膩,鵝肉鮮嫩多汁,兩種口感在嘴中交織,讓人慾罷不能。蘸上梅子醬,酸甜解膩,鵝肉的味道也得到昇華,越嚼越香,不管與任何菜放到一起都尤為搶眼。
要燒一隻人人稱讚的鵝,每一步都要付出心血才能做到香而不膩,滋味純正,蘊藏著廣東人愛吃的味道。
七、海南白切文昌雞
對於海南人來說,文昌雞是內心深處不可忘卻的美食,吃的不僅是那種原汁原味的鮮美,還是一份獨特的情懷。
文昌雞是海南四大名菜之首,在海南還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白切文昌雞表皮酥薄,肥而不膩,讓人垂涎欲滴。
白切雞看似做法簡單,但要做得好吃卻是一門不可小覷的學問。做好的白切雞蘸上海南特色的蘸料,那這雞才算正宗地道。
八、江蘇松鼠桂魚
松鼠桂魚可是登上國宴的江蘇傳統名菜,剛炸好的桂魚淋上番茄醬汁,吱吱作響,香氣迎面撲來,整體看上去金黃、紅亮,讓人把持不住。
魚肉經過油炸後酥脆鮮香,在咬下去的時候,酸甜瞬間席捲味蕾,魚肉的鮮嫩又穿梭在舌尖,各種味道交織在一起,讓人食慾大開。
九、四川麻婆豆腐
大家都知道,川味以麻辣著稱,而這道麻婆豆腐更是掌握了川菜的精髓,又麻又辣,簡直讓人上癮!
剛出鍋的麻婆豆腐紅潤芳香,尤其是天冷的時候來一盤熱乎乎的麻婆豆腐,那真是開胃又暖身。
麻辣鮮香、滾燙酥嫩,飯桌上只要有它出現米飯都不夠吃!
十、江西粉蒸肉
來江西,首先要嘗的肯定是當地的粉蒸肉,當地人一般都會選擇在立夏前後吃,說是吃了米粉蒸肉後就不會長痱子,過年也少不了這道寓意蒸蒸日上的美食。
粉蒸肉好吃的關鍵就是米粉,炒過的米粉香味四溢,吸了油脂後,香腴油潤,濃香味美,軟糯無敵,吃起來很解饞,下酒又下飯。
這樣一盤油潤潤、香噴噴的粉蒸肉沒有誰能拒絕吧?
十一、福建佛跳牆
佛跳牆通常選用鮑魚、海參、魚唇、犛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多種食材匯合到一起,食材的選擇可以自由發揮,再加入高湯和福建老酒,文火煨制而成。
這樣做出來的佛跳牆才有柔嫩的口感,濃郁的香味,鮮美的味道,讓人吃一口便無法忘記。
現在的佛跳牆價格越來越親民化了,幾百塊錢便能嚐到一碗,但那可能只是一鍋海鮮湯,要想吃到經典的佛跳牆還是比較困難的。
十二、河北金毛獅子魚
金毛獅子魚是河北石家莊的傳統名菜,外形特別驚豔,猶如一頭雄獅抖起渾身金毛而得名。
色澤油亮的“金毛”上,掛著一層橘紅色的番茄汁,與松鼠桂魚有異曲同工之妙,透露著無限喜慶。
十三、河南鯉魚焙面
這道菜是河南開封的一道名菜,來開封不嘗一次鯉魚焙面是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這道菜由“糖醋熘魚”與“焙面”組成,色澤鮮豔紅亮,鯉魚軟嫩如豆腐,吃在嘴裡外酥裡嫩,酸甜可口。
焙面細如髮絲,對廚師手藝無比考究,達到了不粘、不亂的效果,口感很是驚奇。
十四、山西過油肉
山西過油肉在當地非常受歡迎,外軟裡嫩,味道鹹香,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醋香,口感十分豐富。
“戴花要戴大紅花,吃肉要吃過油肉”,這道菜對廚師的手藝是很考驗的,各種調料配比要適合,多一分、少一毫都算不上正宗的過油肉。
十五、山東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就是傳統的紅燒大腸,因為製作複雜,猶如煉製九轉金丹一樣精工細作而得名。
很多人聽到大腸就望而卻步,但經過精湛的廚藝而成的美食,卻讓無數人臣服於它的美味之下。
九轉大腸口味豐富,酸、甜、香、辣、鹹這五味聚集在一起,紅潤透亮,肥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十六、吉林清蒸白魚
清蒸白魚是吉林最出名的一道菜之一,白魚選自東北產的白魚,肉質鮮美,只需要少量調料醃製,蒸出來的魚肉質潔白,湯汁清淡鮮出地平線般的存在,足以讓人食指大動。
十七、黑龍江鍋包肉
鍋包肉是地道的東北菜,最開始的鍋包肉色澤金黃,口味鹹鮮,後來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就改為了酸甜口。
這道菜不僅講究色、香、味、形,還講究“聲”,酥脆的聲音是對這道菜的評價。剛出鍋的鍋包肉金黃誘人,外酥裡嫩,咬下去滿嘴的醬汁,感受著酸、甜味道的完美融合,在舌尖迸發出別樣的滋味,讓人食而不忘。
十八、遼寧豬肉燉粉條
大家對豬肉燉粉條這道菜肯定不陌生,這是一道充滿冬日氣息的一道東北名菜,普通的食材,卻讓人唇齒留香。
剛出鍋的豬肉燉粉條香味撲鼻,酸菜的酸和豬肉的香混合在一起,光聞著味就讓人直咽口水。
濃郁的香味在舌尖漫延開來,越吃越上癮,再配上一碗米飯,一鍋都不夠吃,冬天來一鍋實在太暖和了!
十九、寧夏清蒸羊羔肉
寧夏羊羔肉細嫩鮮美,沒有羶味,做法也不需要太複雜,保留羊羔肉的鮮美才是第一位。
這道菜深受當地人喜愛,無論男女老幼,對它都無比迷戀。清蒸羊羔肉口感軟爛適中,清淡中又有濃厚的羊肉滋味,憑著這味道就俘獲了無數老饕的胃和心。
二十、陝西葫蘆雞
陝西葫蘆雞色澤紅潤,吃起來香醇軟爛,皮酥肉嫩,經過清煮、籠蒸、油炸三道工序,被譽為“長安第一味”!
二十一、貴州酸湯魚
央視《舌尖上的中國》提到過這道美食,從此我就對它記憶深刻,可以說酸湯魚是黔菜的代表。
經過千錘百煉的酸湯,湯底酸味純正,酸中帶辣,爽口開胃。魚片在酸湯中浸潤著,既有酸辣之感,又保留了魚肉的鮮嫩,多層次的口感讓人回味無窮。
二十二、天津鍋塌裡脊
鍋塌裡脊是天津漢族特色小吃,以豬裡脊、雞蛋、姜蔥末、料酒、鹽、麵粉、香油、香蔥末等為原料,製作簡單,出鍋時色黃鮮豔,清口鮮嫩,鹹香有度,深受當地人喜愛。
二十三、新疆大盤雞
新疆大盤雞講究的就是鮮、辣!大盤雞色彩鮮豔,雞肉爽滑麻辣,土豆軟糯清香,別樣的口感讓它成為餐桌上的佳品。
二十四、西藏炸灌肺
炸灌肺是西藏著名小吃,以羊肺為主料,再配以酥油、麵粉等先煮後炸。
做好的炸灌肺呈淡褐色,外酥裡軟,味道香美,關鍵儲存時間長,隨吃隨取,很是方便。
二十五、內蒙手抓羊肉
內蒙草原遼闊,牛羊自然是這裡的主角,手抓羊肉便是其中的特色美食,內蒙就是肉食者的天堂!
來自內蒙的羊肉不需要其他調料的增味,最多就是放點蔥姜和鹽就夠了,大塊的羊肉出鍋,只需要一把刀就可以開動,每個會吃的內蒙人都會把羊肉給你剔得乾乾淨淨。
吃完手抓羊肉再來一碗羊湯,原湯化原食,生活就是這樣的美滋滋!
二十六、甘肅烤全羊
烤全羊我想沒有誰看著不流口水的吧!色、香、味、形俱全,別有一番風味。
甘肅的烤全羊總有讓你大塊朵頤的本事,當你吃下第一口,就會有第二口、第三口。
羊肉肉質細嫩、無羶味、味道鮮美、脂肪分佈均勻,實在太香了!
二十七、青海雜碎湯
想不到吧,羊雜碎也能成為一道特色美食,經過長時間的燉煮,這些羊雜碎已經很耙爛,吃起來入口即化,出鍋前撒上一把香菜或香蔥,那味道簡直讓人上頭!
青海人民把雜碎湯泡饃堪稱是最美好的早餐,既能暖身又能滋補、抗寒,是香到骨子裡的青海記憶!
二十八、廣西荔浦芋頭扣肉
食材選用荔浦芋頭和五花肉,將芋頭和五花肉相間疊放,出鍋時色澤金黃,酥而不爛,肥而不膩。
吃荔浦芋頭扣肉也有講究,要芋頭和肉成雙入口,這才地道。芋頭鬆軟粉糯沖淡了五花肉的油膩感,二者相輔相成,成就了這碗“一家蒸扣,四鄰皆香”的美味。
二十九、浙江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以草魚為主料烹製,色澤紅亮,魚肉肉質鮮嫩,酸甜清香,乾隆皇帝七下江南,情有獨鍾的便是這西湖醋魚。
做西湖醋魚很講究火候,只有控制得當才能讓它外焦裡嫩,鮮美無比,惹人食慾。
糖醋的做法本身就滋味十足,酸甜刺激著味蕾,帶來別樣的體驗。
三十、安徽臭鱖魚
聞著臭吃著香的安徽臭鱖魚也是美食榜上的重要一員。
成品的臭鱖魚色澤鮮豔,散發出純正、特殊的醃香味,肉質細膩,口感滑嫩,醇香入味,好吃又過癮。
三十一、雲南汽鍋雞
汽鍋雞要用建水的土陶汽鍋做味道才正宗,不用一滴水汽出來的雞,湯汁甜美,雞塊鮮嫩,保持了雞肉的原汁原味。
有的還配入雲南特產的名貴藥材:三七、天麻等,使雞湯更有營養,是滋補上品。
三十二、香港蜜汁叉燒
叉燒有多好吃,星爺在電影《食神》中給出了答案:“叉燒,好吃啊!我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叉燒,救命啊!”能讓眾人直呼好吃,還發出以後吃不到這樣的美味怎麼辦的疑問,可想而知,叉燒的味道有多迷人。
光聞著味就讓人沉淪在肉香中,肉嫩多汁,濃香誘人,入嘴滿滿的鮮香,讓人感覺到它無窮的魔力,下酒下飯都值得一試。
三十三、澳門脆皮燒肉
澳門脆皮燒肉,皮質酥脆,肥瘦均勻,鹹香入味,肥而不膩,一口咬下,酥脆的外皮在舌尖上舞動,咔呲咔呲,口感瞬間得到昇華!
吃澳門脆皮燒肉肯定少不了白砂糖或酸梅醬,很是耐人尋味。
三十四、臺灣三杯雞
“不會做三杯雞的不是正宗臺菜館”!可見三杯雞在臺灣的地位非比尋常。
鹹香的三杯雞醬汁醇厚濃香,與米飯很是相配,每一口都是雞肉的鮮香,吃起來滋味十足!
中餐的好與妙,只有“會吃”的人才懂,至於那些陰陽怪氣的話,我們也無需在意,畢竟中國好吃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反正我對美食的愛無期限,你呢?
樂於分享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就轉發+收藏+點贊支援一下吧!您的每一個贊,都是我繼續努力的動力,感恩支援,感恩陪伴!
本文由千貝愛美食原創,抄襲必究!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