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路上充斥著各種大爺大媽健身的野路子影片,有些是標新立異,有些則畫風驚悚,真是為當事人捏一把汗。我們都知道健身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們維持活力、強身健體的最好方式。但中國卻有很多大爺大媽藉著健身的旗號另闢蹊徑做著一些神奇的操作。
接下來我們就細數那些神奇的健身方式:
吊式甩頭
經常公園的大樹下會看到掛滿吊脖子健身的大爺大媽們,他們有節奏的晃動身體,雙腳離地,讓旁邊的人看到歎為觀止。他們堅信這種方式可以幫助修復頸椎的老毛病,與醫院裡面的頸椎牽引一樣的效果。
但實際上這樣的隨意晃動很容易損傷頸部肌肉,引起頸部疼痛,不僅達不到修復頸椎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加速頸椎退變。
在搖晃旋轉過程中,一旦控制不好力道或者用力過猛,很有可能在損傷肌肉、韌帶及關節突的同時,造成椎間盤的撕裂、頸椎椎體骨折、甚至脊髓神經損傷,造成截癱。
單槓轉圈
這項運動看起來危險性極大,且不說健身器材安裝是否有鬆動和老化風險,單就腳掌與單槓間僅用繩帶簡單捆綁的危險性就非常大了。人的身體在向下圍繞單槓轉圈時,由於重力的作用,當頭離地最近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最大,速度也最快,腳掌與單槓捆綁的繩帶收到的拉力也越大,隨著不斷的轉動,繩帶極容易鬆動或者斷裂,這時造成的後果會非常嚴重。這項運動自稱對頭部供血和頸椎病有好處,但其實血液在運動過程中突然湧入腦部,還會加重心腦血管的負擔。
鐵頭撞樹
這是公園裡常見的一種硬核的健身方式,大爺用頭不斷撞擊樹幹,真是不得不讓人歎服“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從運動層面看,撞樹是一種碰撞運動,對背部肌肉、骨骼等組織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以加速血液迴圈。同時,由於會向後用力,‘撞樹’對調節身體肌肉緊張、維持身體平衡等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但隨著年紀增加,老年人骨量下降,可能會存在骨質疏鬆的情況,有些老人還有肌肉萎縮、運動能力下降等問題,對身體平衡和力量等控制能力也有降低,進行“撞樹”鍛鍊時,如果動作不正確,撞擊力量過大、保護不足,有可能會造成骨與軟組織的損傷。
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方式
- 太極拳
太極拳運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而形於手指。這種全身性的肢體運動,以腰椎為樞,帶動全身肌肉骨骼運動,從而使神經、心血管以及相關臟腑系統處於興奮與抑制、舒張與收縮的協調有序的活動中,使人生機旺盛,功能活躍,為人體保持旺盛的活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慢跑
輕鬆的慢跑運動,能增強呼吸功能,可使肺活量增加,提高人體通氣和換氣能力。慢跑運動可使心肌增強、增厚,具有鍛鍊心臟、保護心臟的作用。多年從事慢跑運動的老年人的心臟大小及功能與不參加鍛鍊的20歲的年輕人的心臟無異,這是因為長期堅持鍛鍊,改善了心肌營養,使得心肌發達,功能提高。
3.快走
堅持每天快走,能有效對抗糖尿病、減少卒中、預防老年痴呆等。剛開始鍛鍊的人可以逐漸增加運動頻率和時長,先每隔一天走一次,從半小時開始,逐步適應後就要堅持每天鍛鍊。一般人快走時,感覺有點氣喘,身體出汗,就說明運動量達標了。
健步快走能改善老年人的新陳代謝,調節老年人的心情環境,能從各方面提高老年人的身體素質,更能預防和緩和高血壓等老年人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
4.廣場舞
廣場舞是一種很好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它簡單易學,也比其他鍛鍊方式強度小些,娛樂性更強。跳廣場舞會忘掉煩惱與憂傷,忘記自己的年齡,渾身充滿青春的活力,感受到愉快的情緒,從而達到最佳的心理狀態。並且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使睡眠更佳,使人得到更充分的休息,令人更有活力、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