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代人不容易,從坎坎坷坷中走過來的老年人,在追憶消逝的歲月時,對人生會有更加深沉的感悟。
也是最不幸運的一代人,經歷了60年的苦日子,階級鬥爭,文化大革命,知青上山下鄉,改革開放,廠礦倒閉買斷工齡,還有好幾屆領導人的變近,可以說見證了社會的發展變化,經歷多,見識廣,在青春年華時也為國家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見證了國家的發展從落後進入強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便節。當年要憑計劃票才能購買的生活物資一去不復返了。現在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吃穿不愁了。
而我們也已經進入了老年人時代,我們就像快要落山的太陽,更像樹上熟透了的果子隨時都有掉落的時候,所以趕在“果子”還沒落地的時候,好好規劃一下自己的往後餘生。好好地享受現在的幸福生活。對生命要熱愛,對生活要熱忱,對人生要有所追求,得意看淡,失意看開,要知足常樂,學會自我放鬆,知足中見精神、見風格、見品德。
知足常樂,免去多餘的煩惱與憂愁。人生苦短,不要給自己留下了什麼遺憾,不要無謂壓抑自己,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想說就說,想寫就寫,想做就做。別等到彌留之際才後悔,別等到失去後才想挽回。好好地瀟灑做一回自己。該為人生大半輩子為事業、為父母、為家庭、子女而忙碌、活得很累。如今剩餘時間不多了,該為自己好好活一把啦!活在當下,活得自在。
人老了,只要活在當下、活得自在,不給自己留什麼遺憾就好。這是一種生活姿態,更是一種養老方式。養老說到底還是要靠自己,靠老伴?自顧不暇的無能為力,靠子女?她們都有自己的工作、事業、家庭。並不是說她們不好、不孝。中國有句話,久病床前無孝子,時間長了拖累了她們,你自己也於心不忍吧!所以養老還是要靠自己的。
還是指望錢吧,只能花錢養病。健康是自己的,健康是一生中最大的財富,是幸福老年最大的基石,人到耆暮之年,力不從心,由於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差,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病痛發生,其實,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應當坦然面對。實在地講,人到老年,天職就成了“休”與“養”,已不是出大力、流大汗、乾重活、創大業的年齡了。
會休養、無病災,就是對社會、對子女、對家庭的最好奉獻。有病要及時就醫。生命在於運動,動則不衰。適度緊張有利健康。如果四體不動,飽食終日,就會閒出病來,坐享清福非真福,辛勤勞動才是福。因此,老年人還應有所追求,幹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會自尋樂趣,勞其筋骨,調劑精神,活得更有意義。多走走步,堅持鍛鍊,不斷增強體質。做個新時代的健康老人。最後祝福每位老人每天都開心,幸福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