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飯三兩口吃完
午飯在工位十分鐘解決
下了班直奔美食街狼吞虎嚥……
這是很多年輕人的真實寫照
殊不知
你吞下的每一口飯
都在無時無刻地向你發出抗議
研究表明,近40%的人曾因吃飯過快引發胃疼、胃脹等不適。另外,吃飯太快還有其他一些慢性、長期的隱患: 比如唾液中的酶來不及起保護作用就會降低食物攝入的安全性; 吃得太快會讓人找不準自己正確的食量,容易超出胃腸承受能力;高血糖患者甚至有加重病情的危險。
那麼吃飯什麼速度最合適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用15~20分鐘吃早餐,中、晚餐則用半小時左右。對老年人來說,每口飯菜最好咀嚼25~50次。
如何把吃飯速度降低呢?
每口都少吃一點
增加咀嚼次數
一口食物分多次吞嚥
吃同樣的東西
為什麼吃得快就容易發胖呢?
01
快速進食可能透過抑制飽腹感來增加食物的攝入量。
緩慢的進食速度導致能量攝入顯著減少,飲水量顯著增加;而快速進食時能量攝入較高,而且飽腹感明顯低於慢速進食。
也有研究發現,透過訓練肥胖的青少年吃得更慢可幫助他們減輕體重,並改善他們的胃腸道激素分泌,降低食慾。
02
吃飯快,血糖升高過快,可能帶來胰島素抵抗,產生更多的脂肪堆積。
從機制上來講,飯後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為了避免血糖過高,胰島素會趕緊指揮它們轉化為糖原儲存起來。
但當血糖上升過高過快,胰島素為了能更好地處理掉源源不斷的葡萄糖,則不得不將它們轉化為脂肪,在你身體裡堆積。
細嚼慢嚥的六大好處
為腸胃撐起保護傘
中醫養生講究“蟻性”,是指學習螞蟻飲少食微。這種進食方式能促進胃液分泌,將食物磨得更細,便於消化吸收減輕胃腸負擔。
有助於營養吸收
兩個人同吃一種食物,細嚼的人會比粗嚼的人多吸收13%蛋白質、12%脂肪、43%纖維素。
提高大腦思維能力
建議每天嚼一小把生花生或生葵花子,不僅增加咀嚼時間,其中所含豐富的維生素E、卵磷脂等還能營養腦細胞,對預防認知障礙症有幫助。
保護牙床和牙齦
咀嚼次數少,會導致下顎退化,從而使牙床變得脆弱。而細嚼、多嚼可以鍛鍊下顎力量,促進牙床健康和牙齦血液迴圈。
清潔口腔防細菌
咀嚼時分泌的唾液,含有溶菌酶和其他抗菌因子,可以有效阻止細菌停留和繁殖。因此口腔內的傷口一般都可以自愈,很少會感染。
緩解緊張、焦慮情緒
吃飯時細嚼慢嚥,集中注意力,可以讓味蕾充分享受每一種味道,既飽腹又飽口福,令人心情愉悅。
來源:丁香醫生、搜狐健康、北京健康教育
編輯:珠海市場監管團隊
宣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後臺,我們將24小時內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