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打響反殖民主義第一槍支援阿根廷收回馬島,支援後者對馬島的主權之後,星星之火被燎原,模里西斯也受到鼓舞對英國說“不”,開始爭奪被侵佔領土。
據英國媒體《衛報》15日報道,當地時間2月14日上午,非洲島國模里西斯駐聯合國大使賈格迪什-孔朱爾在查戈斯群島所屬的佩魯斯巴紐斯環礁,升起了模里西斯國旗,高唱模里西斯國歌,並播放了模里西斯總理普拉溫德-賈格納特事先錄製的講話,以此向英國展示其對查戈斯群島的主權主張。
賈格納特表示,查戈斯群島是由模里西斯組織的探險隊率先發現的,所以模里西斯對該島擁有主權有著充分的歷史依據。查戈斯群島作為模里西斯領土的一部分,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模里西斯將對查戈斯群島行使管理權。
如果英國移除插在佩魯斯巴紐斯環礁上的模里西斯國旗,將是對國際法律法規的挑釁和踐踏。查戈斯群島位於印度中部海域,據史料記載,查戈斯群島由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發現,當時島上無人居住。18世紀末期,法國入侵非洲大陸後,佔領了模里西斯,並將查戈斯群島和塞席爾群島化為查戈斯群島的屬地。
法國殖民者在島上發展了種植園經濟,許多非洲黑奴被帶至島上,從事椰子和咖啡種植工作。之後英國透過工業革命,國力大增。在1813年的英法戰爭中,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戰敗,其被流放至地中海的一座小島上,而英國則藉此機會吞併了大量法屬殖民地。
按照英法兩國在1814年簽署的《巴黎條約》,模里西斯及其所屬島嶼,全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亞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掀起了一股民主解放、國家獨立的浪潮。
在此運動過程中,模里西斯趁機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不過其獨立並沒有得到美英等國的承認。1965年,英國向模里西斯丟擲了一個條件,即後者以300萬英鎊的低價將查戈斯群島賣給英國,從而換取對模里西斯獨立的認可。
在英國的威逼利誘之下,加之模里西斯當時急於獲得英國的認可,於是答應了英方提出的非分條件。英國之所以提出此項要求,主要是看中了查戈斯群島的戰略價值。據統計,查戈斯群島由大大小小2000多個島嶼組成,總面積不到30平方公里,雖然面積比較小,但是地理位置卻十分優越。
地處印度洋中心的查戈斯群島,其軍事影響力可以觸及印太、中東,中亞和北非地區。在以低價拿下查戈斯群島後,英國轉手以高價將群島中的迭戈加西亞島租借給了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便開始在迭戈加西亞島興建軍事設施。
經過多年的發展,美國已經將迭戈加西亞島打造成了一座規模相當大的軍事基地,島上擁有機場,可以起降B-52和B-2等戰略轟炸機,港口可以停泊導彈驅逐艦等大型水面艦艇。在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空軍多架戰略轟炸機從迭戈加西亞空軍基地起飛,參與了美軍的對外軍事行動。
看著英國從美國手中賺取豐厚的“租金”,模里西斯不幹了。自1975年以來,模里西斯一直在爭取拿回查戈斯群島。其向國際社會控訴,當時答應以300萬英鎊的價格將查戈斯群島出售,完全是被逼無奈。2019年2月,總部位於位於荷蘭海牙的聯合國國際法院作出裁定,英國對查戈斯群島的主權是非法的,必須儘快將其移交給模里西斯。
同年5月,聯合國大會就查戈斯群島主權歸屬進行了投票表決。在參與投票表決的178個國家中,有116個國家贊同模里西斯對查戈斯群島擁有主權,56個國棄權,只有英國、美國以及澳大利亞等6個國家反對。最終,提案獲得壓倒性透過,要求英國將島嶼儘快還給模里西斯。
2020年12月,俄羅斯、南非以及越南三個國家在聯合國大會召開間隙舉行了紀念《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透過60週年活動,再次提及查戈斯群島等非自制領地的歸屬問題。大多數國家認為,查戈斯群島等領地歸屬問題是殖民統治的產物,國際社會理應採取有效措施,推動非殖民化程序。
不過在分析人士看來,不管是國際法院還是聯大作出的裁決,還是國際社會的倡議,其並不具備法律約束力。英國和模里西斯兩國國力懸殊,模里西斯想從英國手中奪回查戈斯群島,還需要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