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一附院創新術式治療早期子宮內膜癌
本報訊 (記者 常娟 通訊員韓品)2月14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三病區醫師任芳、海盼盼帶領其團隊,成功開展了“經陰道自然腔道3D單孔腹腔鏡下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盆腔前哨淋巴結切除術”,在達到治療效果的同時,既保證了美觀,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患者術後疼痛及併發症的出現。
44歲的凡女士,入院完善檢查後初診為“高分化子宮內膜樣腺癌IA期”。既往文獻報道:高分化子宮內膜癌患者盆腔和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的總體風險較低,前哨淋巴結(SLN)檢測技術可以減少腹膜後淋巴結過度切除造成的併發症。透過示蹤劑顯影,有效識別腫瘤區域淋巴引流的第一站淋巴結,指導手術醫師行前哨淋巴結切除術(SLNB),可顯著降低患者身心負擔。因此經過充分的病例討論,結合患者對美觀的需求,任芳創新性地提出應用經陰道3D單孔腹腔鏡聯合前哨淋巴結顯影技術為患者實施手術。該術式對術者的空間重建、解剖重建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需要團隊成員掌握系統的解剖學知識,積累豐富的腔鏡經驗,熟知前哨淋巴結演算法,同時也離不開團隊之間的默契配合。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手術順利實施。
據任芳介紹,經陰道自然腔道內鏡手術藉助內鏡經人體自然腔道陰道建立手術通道,在保證手術效果的前提下,具有體表無瘢痕、機體反應小、術後疼痛不明顯等顯著優勢,能夠充分滿足女性患者對美觀最大化、疼痛最小化的需求,因此該術式也深受廣大女性患者青睞。目前經陰道自然腔道內鏡手術已較為廣泛地實施於婦科良性疾病,而在婦科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癌中的應用國內外鮮有報道,省內尚未開展。此例手術應用經自然腔道3D單孔腹腔鏡技術聯合前哨淋巴結顯影技術成功開展,既達到治療效果,又充分減少手術併發症,實現了美觀最大化,為早期內膜癌患者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