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雪的地方,就沒有缺席冬季奧運。非洲國家奈及利亞上屆首次參戰,今屆派出1名歸化運動員。
歸化的運動員有很多,不一定風光。爭取成績的運動員忙訓練,這名來自法國的奈及利亞代表,忙於為參賽張羅。經費不足,他要為參賽不斷奔波,甚至今屆未開始,已為下屆打算,希望為非洲人帶來希望.
奈及利亞代表伊佩凡(Samuel Uduigowme IKPEFAN)參加男子15公里越野滑雪,未能完成。他生於法國,6歲開始滑雪,希望代表法國出賽,但未能成功。
目標落空,熱情未卻。伊佩凡放棄比賽不久,又重返滑雪。2019年,擁有奈及利亞血統的他,正式更改國籍,代表奈及利亞,並得到今屆參賽資格。
「正如母親來自法國,我對父親的祖國奈及利亞,有著同樣的感情,想為國家的未來盡一分力」,伊佩凡有理想,就要面對現實。參加北京冬奧,如同參加國際賽事累積分數,都要資金。
伊佩凡過去6年在法國當滑雪教練,夏天時則從事其他工作,埋頭苦幹存錢。有時為了參賽,更嘗試眾籌,希望夠錢支付報名費、交通費、器材費等。今個冬天為了準備奧運,放下所有工作。
嚴格而言,伊佩凡此刻是失業,而且積蓄快花光。可幸是湊錢多番碰壁,總算遇到有心人,願意私人支援。伊佩凡為了自己,還為了奈及利亞。北京冬奧未開始,他已開始為2026年米蘭冬奧的經費籌謀,希望接觸贊助商與夥伴,支援下一次奧運。
奈及利亞位置赤道附近,終年酷熱,談運動強項,大抵是足球。伊佩凡亦苦笑道「奈及利亞人知不知道,國家有越野滑雪運動員呢」,但是他希望踏出第一步,可以讓非洲的小孩知道,非洲人也可以出戰冬奧。'從而改變意識,讓更多人資助及改變訓練裝置。「4年後不止我,可以有幾名運動員參加奧運,而且找到勝任的教練和職員,跟強國對抗一下」,伊佩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