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釣魚用短子線好,還是長子線好?這其實是有前提條件的。不講前提條件,就說長子線好或說短子線好,那是不客觀的。用一句時髦的話說,那是耍流氓。
理論上講,長子線透過大擺腹,緩降落,誘魚效果的優勢大於短子線。但要發揮出這些優勢是有很多苛刻或限制條件的。不具備條件盲目使用長子線優勢剛好變成劣勢。比如在小雜魚多的水域、水底地形結構複雜,高底凸凹不平的水域、冬季釣遠、或釣流水等許多野釣環境中,用長子線的話,不僅很難發揮出它的優勢,而恰恰成為它的劣勢。因此我們認為,長子線一般適合於競技釣、黑坑釣的釣場環境。如果說水庫也適合長子線的話,那是要分季節的,分魚情的。小雜魚多的季節仍然不適合長子線。
實際上,在大多數時候的野釣環境中,短子線有更多的用武之地。比如我們上面講到的,在小雜魚很多、很活躍的季節,小雜魚乾擾厲害,浮漂上下跳舞,無法正常作釣時,我們把子線放短到5到10公分,讓鉛墜躺底,可以過濾掉一些小雜魚的吃口,減少空竿率。
比如在水下結構複雜,水底高低不平的水域,用5到10公分的短子線,調成中目,讓鉛墜躺底釣跑鉛,無論鉛墜落在高低不平的哪個位置上,只要不超出浮漂整個漂尾的長度都可以觀漂作釣。
再比如,冬季和初春釣遠,需要用到加粗漂尾的浮漂,用長子線在浮漂上反應的輕口動作就會很小,遠距離觀漂很容易看不清、看不到。用短子線靈敏度就會好一些,反應在浮漂上的動作就會大一些。更有利於提竿刺魚。
還比如在流水中作釣,不管是用浮漂還是悶竿釣,只要是鉛墜需要躺底的時候,都是短子線更有優勢。這是毫無質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