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二戰靚妞(未經允許,請勿複製全文搬運!)
納粹德國元帥之死,妻女都成了可憐的“陪葬品”!
1945年5月5日,歐洲戰火已經進入尾聲了,但德國本土的戰鬥仍在零星持續著!這一天,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的基爾公路上,一輛小汽車在公路上閃電般地飛馳著。
這輛汽車裡面坐著的不是別人,正是納粹德國的著名元帥:費多爾·馮·博克和他的妻女。此時在博克看來,納粹德國事實上已經完全戰敗了!而他當時最擔心的其實並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家人。
但也許是上天的有意安排,這一天博克全家卻未能逃過一劫:天上突然出現了幾架英軍的轟炸機,他們發現博克將軍的汽車後便一頭俯衝下來發起了攻擊。
這次空中襲擊精確且致命:博克將軍夫人和女兒當場被炸死,而博克本人也受了重傷。隨後,聞訊趕來的救援人員七手八腳地將博克送到附近的一家海軍醫院進行搶救。但最終,博克經搶救無效還是於當晚死去。
博克作為一名戰功卓越,威名赫赫的德國陸軍元帥,誰都沒有想到他會在戰爭結束前幾天,竟以這樣悲慘的方式死去!就連他的妻女也成了可憐的戰爭陪葬品。
出生于軍人世家,卻一直在軍隊底層徘徊!
1880年12月3日博克出生於德國勃蘭登堡省一個軍人世家,他的父親曾經官至少將,母親也是軍人家庭出身。雖然博克出生時他的“貴族家庭”已經沒落,但是他依然憑藉著祖輩的榮耀和傳統,天生就帶有一種普魯士貴族特有的高傲和氣質。
而博克早年求學的地方是一座日式軍事學堂:柏林“大光野”。在學校裡博克的思維就十分活躍,他擁有過人的學習天賦,並先後學會了英、法、俄三門外國語言。
博克的口才也是十分優秀的,毫不誇張地說:博克的演講才能絕不會比希特勒遜色多少,甚至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一次,在德軍參謀部發布的一次召軍動員大會上,安排好的演講者卻由於臨時有急事,不能按原計劃出席。當時博克只是聽眾當中的一員,結果身材瘦小的博克自告奮勇臨時頂了上去。
他的演講有激情又有哲理!一下子便把整個會場的氣氛調動起來了。此後,博克的演講才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人們形容他的演講:就像是一把烈火,往往會燃燒起聽眾們心中的激情!就像是“奧得河畔科斯琴的聖火”。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博克一直都是作為低階軍官存在著,因此他的軍事才華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但他在工作方面的認真態度,還是得到了上級的一致肯定。戰爭中博克也因此獲得過鐵十字勳章,而且戰後他得以留在10萬德軍中繼續任職。
希特勒是博克的“伯樂”,同時也是他軍事生涯的“終結者”。
說句實話,如果不是希特勒上臺的話,博克極有可能一輩子頂多就是一箇中級軍官“碌碌無為”。 在希特勒上臺後,這位納粹頭目也急需那些容克貴族軍官們的支援!而博克當時強烈認同希特勒的政策主張,因此他逐漸得到了希特勒的青睞和重用。
是希特勒,給了博克盡情施展才華的舞臺,這一點博克自己心裡比誰都清楚!因此,雖然博克本人並不贊成納粹的很多屠殺政策,但他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認為自己身為一名軍人,就應該不過問政治,只管打好仗就是了。
1938年3月,希特勒正式授予博克德國上將軍銜,同一年博克指揮德軍第8集團軍進軍奧地利。但當時對於德軍推行的閃電裝甲戰,其實博克一開始是很反感的!他甚至還因此和古德里安發生過爭吵。
不過即使博克再怎麼反對,他依然還是嚴格執行總參謀部制定的作戰計劃。在進攻波蘭的戰役中,博克元帥指揮德國3集團軍在較短的時間內,便一舉攻克了波蘭北部,全面打通了從東普魯士到德國本土的道路。
1940年法國戰役中,博克元帥沒有選擇從法軍的正面攻擊,而是率部從比利時方向發起攻擊。他的行動讓法軍很快出現了混亂,法軍主力不得不向比利時方向轉移,從而給其他方向的德軍創造了有利的進攻條件。
英法聯軍大潰敗後,博克率部又快馬加鞭攻克了敦刻爾克海灘,同時俘虜了4萬法軍。這一系列戰役取得的巨大勝利,也讓希特勒對博克更是器重!
但蘇德戰爭的爆發,卻成了博克元帥的“滑鐵盧”。當時博克被任命為東線德軍總司令,他的麾下集結了眾多先進裝備和精銳人員。
戰爭初期,東線德軍一度創造了:俘虜蘇軍119萬人,自身損失僅13萬人的戰爭奇蹟。在之後的基輔戰役中,東線的德軍又幾乎全殲了蘇聯西南方面軍,俘虜60多萬人。
可是隨著德軍在莫斯科會戰中的不利局面,博克和希特勒之間也開始鬧矛盾了!於是,莫斯科會戰失敗後博克被迫辭職。但他辭職後德軍在東線的局勢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不利了。
於是,希勒勒於1942年1月不得不重新請博克“出山”,讓他任蘇德戰線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博克復出後,很快就穩定了德軍已經有些動搖的防線,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東線德軍的繼續戰鬥能力。
可是後來,博克和希特勒又意見不一了:他沒有遵照希特勒的命令向頓河彎曲部大舉進攻。他的這一舉動讓希特勒十分不滿!希特勒這一次打算徹底和博克決裂:於是在1942年7月15日,希特勒勒令博克正式“退休”!
此後,希特勒真的再沒有重新起用過博克。直到博克全家被英軍飛機炸死前,這位名噪一時的德國元帥,其實一直都是賦閒在家的退休狀態。
分析:博克是一名傑出的將軍,同時也是一位頑固不化的人。
博克是一個典型的普魯士傳統軍人,他的信條就是:忠誠於自己的上級,絕對服從是軍人最基本的素養。和其它普魯士軍官一樣,博克內心其實也是看不起那些納粹軍官的,認為他們的軍人血統並不純正。
作為一名典型的普魯士傳統軍官,博克認為職業軍人就不應該去幹涉政治,軍人的任務只是一心一意打仗!
另外,他也認為納粹組織也不應該凌駕於國家之上。因此博克一直都沒有參加納粹黨,畢竟他的內心對納粹主義並不是很認同的。
但同時,如果沒有納粹和希特勒的上臺,博克可能也就沒有了施展才華的舞臺。這也正是博克一方面反對納粹暴行,但又從來沒想過反對希特勒和納粹的重要原因。
後來希特勒把博克解職後,雖然當時博克確實對希特勒變得十分不滿,可他還是沒有想過去反叛希特勒。德軍內部反希特勒的組織曾幾次派人拉攏他,結果都被博克給拒絕了。
博克甚至還向“反對者”提出過嚴厲警告:誰要反對元首,我就反對誰!在這一點上,他至死都還是“執迷不悟,頑固不化”的。
圖源網路,侵刪!
點選關注一下《歷史雜談驛站》好嗎?感謝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