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大聖論道線下網際網路】[咖啡]
早安,在元宵燈節的鄉間問候各位[抱拳]
新年剛過,雷軍就高調宣佈了高階化戰略,稱“高階之路是小米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發展的生死之戰,小米會堅定不移執行高階化戰略”,云云。
所謂“高階”,本身就是個中國文人發明出來的概念。不信你去翻遍營銷大師科特勒寫的《市場營銷概論》也找不出品牌劃分為“高階、低端”的隻言片語。再說了,你跟我解釋一下“可口可樂”算是“高階”品牌還是“低端”品牌?
品牌,本來就是針對某個消費群體的,無所謂高階低端。賣給高收入富人的產品,固然單品毛利率較高,但銷售數量無法擴大,加上營銷成本比較高,最終算下來,盈利也是有限。如果毛利率很低,但是數量龐大,最終獲利也很可觀。像正大集團、新希望等等農產品公司毛利雖然不高,但無比巨大的市場需求不也是支撐起龐大的規模嗎?
小米,早已是公認的屌絲品牌,低售價高配置讓收入不高的屌絲們願意接受。如果進軍“高階”市場,提高售價,自然就不再符合廣大屌絲的消費意願,相當於把這個人群眾多的細分市場拱手送人了。
又想面向巨大的需求,又想攫取超高的毛利空間,這是中國大陸所有追求“品牌升級”的企業共同的、不切實際的野望,最後的結局就是邯鄲學步,丟了原來的利基市場,也沒能拿下想去搶佔的目標。
希望過幾年,我們不要看到雷布斯反思今天的“高階戰略”吧。
[論道出發點:所謂傳統企業,就是從產品出發去找顧客;所謂網際網路企業,就是先圈人,再根據這些人的需要提供產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