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而早起的我,註定是被鳥吃的命運。
不確定是否因為資料殺熟的緣故
最近網頁老是給我推薦某款咖啡磨豆機的資訊
正巧我手上剛好也有這麼一款磨豆機
本來該怎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想,就一直耽擱下來。
但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看看它效能如何
當然,這個只是個人觀念,請勿吐槽
首先,我們來看看產品外觀及部分資訊
關於哪個產品,哪個型號就不再細說
只是說明一下,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 首先從外觀方面
外觀看起來小巧玲瓏,明顯屬於家用類磨豆機。曲線較為圓滑,第一眼看到的感覺不錯,
但細看會覺得缺乏大氣,屬於不經看型別。
介紹上說明共有31檔的粗細粉分佈,實際上數字顯示僅為1,16,31,其餘都為小格子分佈。甚是不好區分。
面板操作較為簡單,這是比較人性話的設計。
- 產品基本引數
| 電壓 | 功率 | 豆罐容量 | 豆罐容量 | 轉速 | 噪音 | |
| 220V/50Hz | 200W | 800ml | 380ml | 570rpm | 76dB | 
200W 的機子已經可以滿足個人需求,當然只是說滿足家用。
這裡有個比較好的設計,就是豆箱設有閥門,取下豆箱可以確保咖啡豆不會漏得到處都是,這個是比其他磨豆機做得更好的地方。
什麼,你是每天定量研磨咖啡豆的? 好吧,當我沒說。
下面是幾個擋位咖啡粉殘留粉情況
| 檔位 | 咖啡豆 | 咖啡粉 | 殘粉 | 損耗率 | 圖示 | 
| 1檔 (細粉) | 10g | 9.7g | 0.3g | 3.0% |  | 
| 16檔 (中粉) | 10g | 9.6g | 0.4g | 4.0% |  | 
| 31檔 (粗粉) | 10g | 9.8g | 0.2g | 2.0% |  | 
無可避免的,使用磨豆機必須直面的一個缺陷,每天的第一杯咖啡都不是用來喝的。痛並快樂著。
我們再來看看,幾個擋位咖啡粉分佈情況,這個才是我們最關注的重點。
畢竟與我們想要的口感息息相關。
由以下可以知道,該機子整體粉末偏細。細粉率特別多,粗粉相對較少。
當然,對於咖啡影響的口味就不得而知。
| 1檔(特細) | 16檔(中粉) | 31檔(粗粉) | |||||
| 檔位分佈 | 要求 | 實際 | 要求 | 實際 | 要求 | 實際 | |
| 粗細粉比例 | <=0.355mm | <50% | 55% | <45% | 23% | / | 15.7% | 
| 0.355-0.71mm | / | 45% | <70% | 38% | / | 23.3% | |
| >0.71mm | / | / | / | 39% | <95% | 61% | |
寫在最後,遇到的幾個主要問題說一說:
如果連續多次打咖啡豆,會有大量的咖啡粉吸附在出粉口附近以及粉杯蓋上,
出粉通道會殘留一些咖啡粉,咖啡粉非常難清理乾淨,且如當天不清理,下次使用時有部分咖啡粉會落入粉杯中,影響咖啡口感。
且移走粉杯後,會有咖啡粉落到底座上。
關於拆機分析,這又是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