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到了現在也快過去了快兩週的時間了,目前雙方達成了臨時停火的協議讓處於戰火下的平民能夠安全撤離,在看到這段時間俄烏都不會發生什麼大新聞之後西方媒體就將自己的目光又放到了中國的身上。
據悉,在5日的時候我國財政部對今年的國防軍事開支預算進行了公佈,我國今年的軍費開支將會達到1.45萬億元,相比較2021年增長了7.1%,這也是在這兩年來最高的一次。在看到我國的軍費開支再創新高,這些西方媒體便紛紛開始炒作中國威脅論,稱中國之所以增加軍費開支是想要發動戰爭,在為戰爭做準備。但是事實上我國的軍費開支一直都處於這個增長率,在沒有發生疫情之前的前幾年裡我國的軍費開支增長率一直都在7%以上;而在全球疫情爆發的這兩年全世界的經濟都受到了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軍費開支也就不可避免地減少了。但是美國卻不一樣,在自己經濟受到影響的狀況下,軍費卻依舊保持不斷增長,對於這一點那些西方媒體卻選擇性地視而不見,當做沒看到。
透過現有的資料可以看到,我國在2021年的軍費開支為13795億人民幣,相當於2090億美元;在2020年的軍費開支為12680億人民幣,相當於1782億美元;而今年的14.5萬億人民幣則相當於2295億美元,雖然是增長再創新高,但是相比較去年也就增加了100多億美元,這還是在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情況。但是美國就不一樣了,美國的經濟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不但沒有增長甚至是負增長,就這樣軍費還是年年提高。在2020年美國的軍費開支為7380億美元;在2021年美國的軍費開支為7400億美元;而在美國今年的財政預算中軍費開支將會達到7700億美元,相比較去年美國在今年的軍費開支增加了300多億美元。
在這裡我們也能看出來,雖然我國的軍費是在年年增加,但是每年都不足美國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都沒有,也只有今年的時候我國的經濟在經過了疫情之後得到了恢復,勉強夠上美國的三分之一了;而美國的這筆開支甚至能夠達到俄羅斯國家總收入的一半了,這讓那些一直鼓吹俄羅斯軍事威脅的國家在看到與美國的對比後不知道會產生什麼感想。
在美國7700億美元的開支中,僅用於採購裝備的預算就達到了1336億美元,這還是下降過的,由於美軍今年的作戰方式改變決定從以往的走量變成走質,要去研發一些高科技武器和裝備來對抗某些大國,所以美國今年的研發開支達到了1120億美元,僅採購和研發的費用加起來就達到了2456億美元超過了我國在今年的軍費開支。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軍費的增長應該是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決定的,我國的經濟在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後得到了迅速地恢復,所以才能夠重新增長到7%;而美國則不同,美國國內的疫情現在處於失控狀態不說,經濟甚至是負增長的,就這樣還增加了300億美元的開支,並且1120億美元用於武器的研發,可想而知美國的目的了。
在當今世界有哪幾個國家能夠被稱得上是大國呢?恐怕除了中美俄之外就沒有了,而美國說自己研發這些武器是為了讓自己在未來與某些大國的衝突中能夠佔據更多的有力地位,這個大國除了中國又有誰呢?畢竟當前的俄烏衝突就是美國一手挑起的,而俄羅斯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美國趁機發了一波戰爭橫財,透過這筆錢來彌補自己國內下滑的經濟;但是這筆錢還不夠多,需要對中國下手才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可是唯一能對中國下手的地方也就只有臺灣了,可臺灣對於中國來說如果使用武力的話可能不用一天就能拿下了,自己並沒有那麼大的把握將臺灣弄得和現在的烏克蘭局勢一樣,所以才加大了軍費開支去研發一些高科技武器,從而讓自己在將來的衝突中能夠佔據更大的優勢。
所以說我國軍費開支再創新高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對於我國來說這筆開支甚至還有點小,需要繼續加大才行;真正值得注意的應該是美國才對,7700億美元的開支,可能整個亞洲地區的國家軍費開支加起來都沒有美國多。如此大的一筆開支,要說美國沒有發動戰爭的想法,恐怕誰也不會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