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白金蕾)2月21日,“國內不發遊戲版號”的訊息引發遊戲板塊集體下挫,截至收盤,騰訊控股下跌5.23%、網易下跌3.77%、B站下跌9.59%、三七互娛下跌6.46%。
就此,新京報貝殼財經諮詢了多位二級市場分析師和遊戲行業分析師,對方均確認從2021年8月起沒有新的遊戲版號放出,但其否認國家新聞出版署暫停接受遊戲版號申請。“初審一直在收,版署也沒說以後不發版號。”一位遊戲行業資深分析師告訴貝殼財經。
還有二級市場分析師提示貝殼財經記者,監管可能會對遊戲的氪金上限進行限制。“可能會對遊戲氪金的上限進行限制,比如單筆、每日、抽卡之類會有一定的限額,因此對於arppu值(平均每付費使用者收入)比較高的遊戲影響比較大,比如三七互娛這類。”一位二級市場分析師對貝殼財經說。
國家新聞出版署相關部門相關人士則回覆記者稱:目前(政府部門)暫無明確回應,可以關注官網公告資訊。公開資料顯示,國家新聞出版署上一次審批遊戲名單公佈於 2021 年7月22日。
2月21日,有報道稱,從多家遊戲公司獲悉,網傳的繼續加強青少年防沉迷,對廢土題材、娘化男性、美化日本軍國主義、無政府主義、耽美等題材嚴監管,是一直“都不允許”的狀態。“今年國內不發版號才是最大的利空,我們業內農曆年前就已知道。”
易觀資深分析師廖旭華認為出現遊戲股集體下挫的原因有以下可能:一是從業者對於前兩年因《原神》引發的b站、位元組、心動投資激進導致過熱的消退,傳導到了市場,簡單來說砍專案是必然的,但是反應過度了。另一種可能就是機構在為今年必然出現的遊戲公司大面積業績滑坡提前造勢,業績大分化已是必然,提前造勢可以釋放一部分股價壓力。宏觀層面,是投資者對於遊戲行業預期的不確定性擔憂,疊加了元宇宙泡沫,才會導致市場這麼脆弱,杯弓蛇影。
“不管怎麼樣,都是單純的市場預期和態度問題。遊戲行業本身,無論是前景還是問題,都沒有任何變化。”廖旭華總結稱。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白金蕾 編輯 王進雨 宋鈺婷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