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長收縮、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
根據肌肉在收縮過程中的長度變化情況,可將肌肉收縮分為等長收縮和不等長收縮兩種型別;其中,不等長收縮又有離心收縮和向心收縮之分。
等長收縮很好理解:在肌肉發力過程中,肌肉的長度保持不變,關節的角度也沒有變化,常見於靜態運動,比較典型的有靜蹲、站立(不動)等。肌肉等長收縮雖未產生關節和肢體的移動,但肌肉為了克服重力、慣性和阻力,也需要不斷髮力。
向心收縮是指肌肉收縮導致肌肉組織整體變短的一種肌肉收縮形式,向心收縮可使關節角度發生改變、使重物發生位置移動。例如,在啞鈴彎舉過程中舉起啞鈴的動作就包含一個顯著的肌肉向心收縮過程。
離心收縮與向心收縮相反,在肌肉離心收縮過程中,肌肉反倒會因為阻力大於肌肉力量而被拉長,多見於放下重物的過程。例如,在啞鈴彎舉過程中放下啞鈴的動作就包含一個顯著的肌肉離心收縮過程。
等張收縮
很多人喜歡將肌肉等張收縮、肌肉等長收縮和肌肉等動收縮放到一起討論,事實上,這幾種肌肉收縮型別並非在同一分類標準下產生,彼此之間可能存在互相包含的關係。
以肌肉等張收縮為例,肌肉等張收縮是指肌肉張力在收縮過程中保持不變的肌肉收縮形式,儘管關節角度、力矩以及移動速度在運動過程中會不斷變化,但肌肉在單位時間內輸出的功率不變。
在肌肉等張收縮中,肌肉在單位時間內的輸出功率保持不變,只要符合這個標準,在某些情況下,等張收縮也可能是等長收縮、向心收縮、離心收縮或等動收縮。
舉個例子,在啞鈴彎舉過程中,在剛剛抬起啞鈴時會感覺比較困難,所以我們放慢速度;在啞鈴被抬至90度以內時,就會感覺非常容易,肌肉幾乎不必發力,我們可以儘可能地提高肌肉收縮速度。在整體過程中,肌肉在單位時間內的輸出功率保持不變,變化的僅僅是力矩和收縮速度。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肌肉等張收縮過程。
如果非要較真,與等張收縮相對應的分類應該是“不等張收縮”,分類標準則是“肌肉輸出功率是否恆定”。
等動收縮
肌肉等動收縮是指一種使重物移動速度保持恆定的肌肉收縮形式。
在正常情況下,重物在運動過程中的移動速度是不同的。仍以啞鈴彎舉為例,在關節角度較大時,力矩也比較大,如果啞鈴真的很重,我們必須要放慢速度才能將啞鈴緩慢舉起;舉至一定程度時,關節角度會變小,力矩也會隨之變小(甚至會消失),此時我們則可以迅速將啞鈴拉近肩部並停止。在這個過程中,啞鈴的移動速度是不同的,所以,這不是“等動收縮”。
但是,如果我們換個小啞鈴來舉,無論速度快慢,我們的肌肉都可以承受隨關節角度不斷改變的力矩,如果我們願意,完全可以讓啞鈴的移動速度保持一致。在整個過程中,不變的只有啞鈴移動的速度,關節角度、力矩、肌肉張力以及肌肉輸出功率都在不斷髮生改變。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肌肉等動收縮過程。
如果非要較真,與等動收縮相對應的分類應該是“不等動收縮”,分類標準則是“重物移動的速度是否恆定”。
原文連結:http://www.jinlaiba.com/archives/28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