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一位70歲的阿叔過來看診,說腿又腫了,尤其明顯的是腳踝處,詳細問診,原來阿叔有十幾年的高血壓病史,正在服用氨氯地平和降血壓。由於冬天天氣變冷、血壓升高,阿叔把氨氯地平由原來的一片增加到了兩片,服用一個月後出現了水腫……看到這裡,很多高血壓老病友是否已經猜出了什麼,留出了會心一笑呢?
是的,在排除了心力衰竭、腎臟疾病、肝硬化、以及靜脈栓塞等可能性後,我們判斷可能是氨氯地平引起的水腫,於是,建議阿叔停用氨氯地平,改為了纈沙坦降血壓。
那麼,為什麼氨氯地平會引起腿部水腫呢?
其實,氨氯地平引起腿部水腫的機制跟它的作用機制有一定關係,它可以透過擴張小動脈降低血壓,但卻不擴張小靜脈,這樣會引起毛細血管迴圈的壓力增加,進而增加毛細血管的滲透性,引起液體外滲至周圍組織、從而導致外周水腫。除了氨氯地平外,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CCB)都會引起外周水腫,尤其是表現在腳踝水腫。
氨氯地平引起的水腫是否與劑量有關呢?
是的。
有研究顯示,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這類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引起的外周水腫的確可能呈劑量依賴性,大劑量使用時的水腫風險是小劑量使用的2-3倍。
那麼,是否所有的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引起的風險都是一樣的嗎?
目前還不確定。
但是有研究顯示,左旋氨氯地平、拉西地平、西尼地平等新一代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的外周水腫風險較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傳統藥物降低,但仍有待進一步探究。
服用氨氯地平出現水腫後應該怎麼辦呢?#水腫#
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氨氯地平減量或者停藥;
2.將氨氯地平改為或加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抑制劑,無論是ACEI(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如卡託普利、培哚普利)還是ARB(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如纈沙坦、厄貝沙坦等),都可顯著降低鈣通道阻滯劑所致水腫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這可能是由於ACEI/ARB可以透過擴張靜脈降低毛細血管的壓力;
3.若因病情需要,也可以將氨氯地平改為非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如維拉帕米、地爾硫卓等,後者引起的水腫風險較低。
那麼,還有哪些藥物也會引起水腫呢?
在這裡為大家列了可能引起水腫的藥物表格,如果正在服用以下藥物的病友們,若出現了水腫,建議諮詢您的醫生或藥師,判斷一下是否是藥物引起的副作用。
當然,以上藥物不可能囊括了所有可能引起水腫的藥物,如果您的醫生在排除了病情因素後,懷疑某個藥物引起的水腫,可以諮詢一下身邊的藥師,幫您評估一下不良反應與藥物間的關聯性^-^
我是中大附一李藥師,有11年臨床用藥管理經驗,致力於合理用藥、不良反應及相互作用監護,如果您覺得此文有用可以長按點贊以示鼓勵,也可以轉發給需要的朋友們,歡迎關注、留言,共同探討健康生活及用藥問題^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