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藍字“國際迴圈”關注我們,
然後點右上角“…”選單,選擇“”
動脈微血管功能可透過冠狀動脈血流儲備(CFR)和微血管阻力指數(IMR)進行明確量化。
低CFR患者可表現為低或高IMR,儘管這些患者群體的患病率和臨床特徵尚不清楚。
近日,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對此進行了探討。
這項研究共計納入199例患者,使用冠狀動脈熱稀釋技術進行冠狀動脈微血管評估。壓力-溫度感測器尖端的導絲測量近端和遠端冠狀動脈壓力,在腺苷和乙醯膽鹼充血期間量化CFR和IMR。
研究納入2016年3月~2020年3月接受侵入性冠狀動脈生理學研究的患有胸痛的男性和女性共計199例(59±11歲,63%為女性),而胸痛提示心絞痛和非阻塞性冠狀動脈(定義為心外膜狹窄<50%)。此外,68%的患者進行了ST段壓低或勞累性心絞痛定義的陽性運動應激試驗。對納入的患者,使用腺苷和乙醯膽鹼在遠端左前降支進行冠狀動脈生理學研究以獲得CFR和IMR。納入標準:①在腺苷輸注期間,由於血流儲備分數異常(<0.80),需進行血運重建,②患者之前進行過可能產生競爭性血流的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③在左前降支以外的冠狀動脈進行冠狀動脈生理學研究,④CFR正常但IMR異常的患者,以及⑤在導致冠狀動脈評估終止的手術時發現技術或患者特定問題。
結果,在對腺苷的反應中,106(55%)名患者具有高CFR/低IMR,39(20%)名患者具有低CFR/低IMR,31(16%)名患者具有低CFR/高IMR。與高CFR/低IMR和低CFR/高IMR患者相比,低CFR/低IMR患者的靜息CBF較高,靜息IMR較低(P<0.05;圖1)。儘管腺苷CFR相似(1.82±0.44 vs. 1.73±0.47;P=0.99),但與低CFR/高IMR患者相比,低CFR/低IMR患者的充血CBF也較大(P<0.05;圖1A),與高CFR/低IMR患者相比,IMR相似(P=0.28;圖1B)。在所有患者組中,靜息CBF與腺苷CFR呈負相關(r=−0.57;P<0.01;圖1C)。
在對乙醯膽鹼的反應中,110(55%)名患者具有高CFR/低IMR,19(9%)名患者具有低CFR/低IMR,30(15%)名患者具有低CFR/高IMR。所有組的心外膜血管收縮發生率相似(46% vs. 47% vs. 27%,P=0.16)。與高CFR/低IMR和低CFR/高IMR患者相比,低CFR/低IMR患者的靜息CBF較高,靜息IMR較低(P<0.05;圖2)。儘管乙醯膽鹼CFR相似(1.14±0.22 vs. 1.13±0.20;P=0.73),但與低CFR/高IMR患者相比,低CFR/低IMR患者的充血CBF更大(P均<0.01)。此外,高CFR/低IMR和低CFR/低IMR患者的充血性CBF(P=0.99)和IMR(P=0.99)相似(圖2)。在所有患者組中,靜息CBF與乙醯膽鹼CFR(r=−0.51;P<0.01;圖2C)呈負相關。
在一項事後探索性分析中,研究者評估了低CFR/低IMR患者靜息CBF之間的相關性。根據CBF的最大三分位數,將患者分為靜息CBF,高或正常。我們觀察到33例(85%)低CFR/低IMR患者對腺苷有反應,17例(90%)低CFR/低IMR患者對乙醯膽鹼的反應表現為高靜息CBF。
兩種充血藥物的低CFR/低IMR患者比較,151名(76%)患者未表現出低CFR/低IMR,38名(19%)患者對腺苷或乙醯膽鹼表現出低CFR/低IMR,10名(5%)患者對腺苷和乙醯膽鹼表現出低CFR/低IMR。觀察到靜息CBF逐步增加,因此對腺苷和乙醯膽鹼具有低CFR/低IMR的患者呈現最高靜息CBF(分別為1.3±0.5 vs. 2.4±0.8 vs. 4.0±1.5 s-1;P<0.01)。正如所料,與腺苷或乙醯膽鹼的低CFR/低IMR患者相比,腺苷和乙醯膽鹼的低CFR/低IMR患者的腺苷CFR(1.5±0.5 vs. 2.2±0.6;P<0.01)和乙醯膽鹼CFR(1.1±0.2 vs. 1.9±0.8;P<0.01)較低。然而,與腺苷或乙醯膽鹼的低CFR/低IMR患者相比,對腺苷和乙醯膽鹼具有低CFR/低IMR的患者表現出相似的腺苷CBF(5.7±1.9 vs. 4.8±1.6 s-1;P=0.15)、相似的腺苷IMR(14.0±5.8 vs. 17.1±5.3;P=0.14)、較大的乙醯膽鹼CBF(5.3±1.6 vs. 4.0±1.8 s-1;P=0.048)和類似的乙醯膽鹼IMR(17.8±5.0 vs. 24.8±13.5;P=0.11)。
目前研究提供的證據表明,低CFR/低IMR患者的冠狀動脈異常並非由於血管擴張不足或總微血管面積減少所致。這與內皮非依賴性和內皮依賴性介導的充血一致,並與低CFR/高IMR的充血形成對比。最後,這些觀察結果表明,除了CFR之外,還應測量IMR,以充分描述這些不同的患者佇列。
參考文獻
Massimo Nardone,Mary McCarthy,Chris I. Ardern,etal.Concurrently Low Coronary Flow Reserve and Low Index of Microvascular Resistance Are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Resting Coronary Flow in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 and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2022;0:CIRCINTERVENTIONS.121.011323
(來源:《國際迴圈》編輯部)
版
權
聲
明
凡原創文章版權屬《國際迴圈》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國際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