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年之前,我申請到了兩個萬元級國塞的試玩,一個是前陣子分享過的巴德2,另一個就是今天的主角,阿思翠鳳凰6,這兩個塞子,沒記錯的話前者售價9999,後者售價10001,都是圍著萬元打轉轉,另一個共同點就是,它們都是各自型號的第二代產品,也許你會納悶,那為啥阿思翠這個要叫鳳凰6而不是鳳凰MK2啊,其實是因為它是一款6單元的圈鐵靜混合塞子(4靜電1動鐵1動圈)。用了一陣子之後,今天簡單分享一下對於這個塞子的一些感受。
說聲音之前,先吐槽一下包裝,考慮到售價,鳳凰6的包裝可以說是相當樸素,反正和阿思翠旗下其他的塞子相比,沒有體現出應有的“奢華”,看看比鳳凰6還便宜2塊錢的巴德2,包裝逼格差異就立刻體現出來了,不過阿思翠一向是比較內秀含蓄的品牌,雖然外包裝不顯山不露水,但是內部倒是安排了一個彩蛋:一個帶有序列號的鈦立方。材質和鳳凰6的外殼材質是一樣的,我問了一下官方,得知這並不是純鈦,而是鈦合金,質量輕強度高聲學特性穩定,缺點就是難以加工,我總覺得鳳凰6這個由若干多邊形組成的外殼花紋,挺像錘印的,也有人開玩笑說這個外殼更像玄武而非鳳凰。直男表示,市場上有些器材的名字和本體,自己還是不太容易找到其中的邏輯。無論是鳳凰麒麟這種東方神話類,還是巴德宙斯這種西方神話類,還是各種日系二次元類,還是黑鳥灰鳥白鳥這種鳥族館類,還是海豚座雙魚座這種星座類,或者是海倫李淵李世民這種歷史人物類,甚至太上皇太子爺這種官職類,林林總總,歎為觀止。只能感嘆一聲,漢語文化,博大精深啊,所以咱也不糾結名字,說說耳塞本身的聲音和搭配吧。
作為一個六單元塞子,鳳凰6的靈敏度並不低,達到了108db,阻抗也只有5歐姆,比起第一代的鳳凰,驅動性上優化了太多。第一代的鳳凰甚至到了要動用臺式裝置驅動的地步,過於誇張的需求讓很多便攜裝置玩家不得不繞道而行。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看到耳塞的靈敏度,一方面是單元決定的,另一方面則是分頻器決定的,這個道理和多單元多分頻的音箱是異曲同工的。雖然鳳凰6有六個單元,但是其中4個聲揚靜電是結合在一起的,所以從分頻角度去看待,你可以把它當作一個三分頻三單元的模型,而這個模型的分頻器已經有很成熟的設計,因而可以在保證頻率分配和相位一致的前提下,不佔用太多功率,從而提升了整體的效率。從驅動搭配上看,鳳凰6可以與各類主流便攜播放器打成一片,對各類小尾巴的適應性也很好,甚至不太講究的玩家用手機上先進的3.5口就可以推得挺好聽,說到手機直推,要提及的是,鳳凰6包裝裡搭配了兩根耳機線給玩家選擇,一根編織精美賣相也好看的主力4.4單晶銅線和一根細一點的3.5鍍銀線,這兩根線的選擇結果是:都別選,咱們細說。
鳳凰6的六個單元裡面,有4個是負責高頻的靜電單元,單從數量上看,你可能會覺得這是個偏中高頻表現的塞子,其實只是誤解,阿思翠的塞子,整體來說不是那種走仙氣縹緲路線的,即便是旗艦也是這樣。原線下的鳳凰6整體是一個沉穩飽滿的聲底,在寫前面這句話的時候,我其實猶豫了一下要寫沉穩飽滿還是沉穩結實,因為第一耳朵,你會覺得鳳凰6的人聲也好,樂器solo也好,都很端得住,整體是偏中下盤,底子不錯,但是切換到大編制以後,覺得雖然是大聲場,但是同樣也是大結像,聲音的凝聚度方面,顯得有點“滿”了,說白了就是場面感有了,但是還不夠精細。原本以為這就是鳳凰6的實力了,所以煲機期間一直就是以人聲和小編制器樂為主,雖然200小時以後結像的分離度稍有改善,但是在大編制上面還是會少一口氣,這才動了換線的想法。
可能你會問,為啥一開始不換線?原因是鳳凰6的原配4.4線顏值確實在線,分線處和插頭處還有專門的金屬環裝飾,單晶銅的線基也很紮實,總之就是讓人看了以後不太容易第一時間想到結像過大是它的鍋。打個不太適合的比方就是當你看到公司新來一個胸大臀翹膚白貌美的妹紙同事的時候,第一時間肯定是比較有好感和期待值而不是覺得她可能只會嚶嚶嚶,然而現實往往是……好吧再說下去估計會被女拳人肉沙包的,大家get到那個意思就好,狗頭保命。另外要說的是,原線下的鳳凰6,能量分佈使得它聆聽男聲很是不錯,但是女聲表現總是欠了一分通透,像隔了一層薄薄的海綿。所以搭配了一圈,我最終還是找到了那個顏值最好看的罪魁禍首,單晶銅原線。
手邊一些線材嘗試下來的搭配,自己最滿意的是揚仕的12芯加料版紫衣龍王,不但完美解決了人聲沉悶的問題,也將結像凝聚不夠的問題搞定,這個組合下,鳳凰6的古典器樂表現是非常令我滿意的,樂器群的主次縱深可以分隔得非常明顯。這個高分離度的組合,也會將很多人聲作品,拉昇出一種現場演唱會的效果,足夠正式,但是也不再貼合和親切,人聲作品永遠是情緒和風格區別做大的一類,因此這種效果是好是壞,因人而異吧。反正對我來說這個組合的缺點就是太貴了,12芯加料版紫衣龍王的價格比鳳凰6還貴,如果碰到科學黨估計是要被噴到渣的。
便宜而有效的升級線,搭配的是zephone的亞歐,這是一根4股22awg的鍍銀單晶銅線,優勢是擁有足夠的透明和通透度,讓原線的沉悶一掃而空,同時雖然做不到紫衣龍王那樣的凝聚度,但是也可以把樂器群的結像構築到大編制齊奏下不太影響分辨的地步,這根線的人聲的格局就比龍王小一些,歌者從小舞臺走近了錄音棚的既視感。缺點則是,線身有點硬,沒有龍王那麼服帖,另外就是純紅色拍照挺好看,但是實際帶出街的話,還是有點扎眼了。好吧我承認龍王黃澄澄的樣子也挺不低調的。
說了一些使用中的感受,對於鳳凰6這個萬元級別的塞子,個人的感受是,它和前幾天分享的巴德2一樣,都是在儘可能中正通吃的情況下,嘗試自己的品牌風格,不挑食是這倆的共性,但是個性(包括能量分佈)方面兩者完全不一樣,巴德更加空靈輕快,而鳳凰6更加紮實沉穩開揚,這麼一說,越來越像玄武而不是鳳凰了。鳳凰6也確實可以和7-8k級別的塞子,例如白鳥,拉開比較明顯的音質上的差距,但至於萬元級塞子這類產品本身值得不值得,我想可能是一個討論不出結果的話題吧。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只不過,有些人還在專注表達觀點的時候,有些人已經在專注使用和聆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