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和金“約櫃”的由來
公元前1000年左右,當時的猶太人處在大衛的統治下,這位英勇驍戰的首領攻佔了迦南,並把它作為了自己的首都,統一的猶太王國由此建立起來。後來猶太人希伯萊語化了迦南人所起的城名,稱這個城為“猶羅薩拉姆”,也就是漢語裡譯的“耶路撒冷”。“耶路”的意思是“城市”之意,“撒冷”的意思則是“和平”, 合起來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和平之城”的意思了。阿拉伯人則習慣把耶路撒冷叫做“古德斯”,也就是“聖城”的意思。此後耶路撒冷一直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亞伯拉罕宗教的聖地。
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王是把耶路撒冷建成一座名副其實的都城的人。他發動起城裡的百姓在耶路撒冷大興土木,建造了一系列的城市建築,其中最為著名的自然是所羅門聖殿了。這是一座巨大的猶太教聖殿,建在耶路撒冷的錫安山上,周圍還築了一道石牆。這座聖殿用了7年的時間才建成,長達200多米,寬100多米。這座聖殿成了猶太人心目中的聖地,由於這座聖殿的地位,猶太教徒也開始把耶路撒冷視為自己的聖城。
相傳,在聖殿的聖堂裡有著猶太教最為珍貴的聖物金“約櫃”和“西奈法典”。當年摩西在西奈山頂上得到了上帝耶和華的聖諭,上帝還授予摩西一套法典和教規,要以色列人時時事事都要遵守照辦,也就是“西奈法典”。摩西得到聖諭和“西奈法典”後,就讓兩個能工巧匠用黃金特製了一個金櫃,這就是金“約櫃”的由來。按照規定,任何人都不得進入聖堂,只有猶太教的最高長老也就是祭司長有權每年一次進入聖堂,並且他們進去也只能探視聖物。
所羅門王每年都會從各個屬國徵收貢品,而這些貢品合起來的價值相當於666塔蘭黃金,當時1塔蘭相當於150公斤!所以所羅門極為富有,所羅門將他所搜刮的金銀財寶都存放在聖殿裡,這就是歷代相傳的“所羅門珍寶”。
猶太王國在所羅門逝世後分裂成了兩個國家。以耶路撒冷為中心,分成了南北兩方,南方叫猶太國,由所羅門的後代繼續統治。北方則另立王朝,稱為以色列。以色列沒有宗教中心,不管是祭司們還是教民們還是到耶路撒冷的“猶太聖殿”獻祭或者朝聖,因為唯一的聖物——“約櫃”也在這裡。
公元前590年,猶太迎來了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第二次進攻,耶路撒冷不幸被困,三年後也就是在公元前586年被巴比倫軍隊攻佔,他們侵佔耶路撒冷後,幾乎燒燬了所有的王宮和聖殿,大批的猶太人也被押送到巴比倫,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巴比倫之囚”。從此,無價之寶“耶和華約櫃”和“所羅門金寶”就消失在了人們的眼中。
尋找失落寶物的漫長之路
在耶路撒冷被陷時,以色列的一個長老耶利來躲了起來,沒有被巴比倫人抓走。因此當巴比倫人撤走之後,他成了開始尋找金“約櫃”的第一人,他本來想找到金“約櫃”後把它偷出耶路撒冷藏起來。耶利來在夷為平地的聖殿廢墟里,只看見了著名的“亞伯拉罕巨石”, 金“約櫃”早就不翼而飛了!
“亞伯拉罕巨石”也是伊斯蘭教的聖物,被穆斯林視為“聖石”。它高出地面大約1.2米,由大理石圓柱支撐著。相傳,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由天使陪同乘天馬從麥加到耶路撒冷後,就是腳踏這塊巨石昇天去聽真主的啟示的。據說這塊巨石上,至今還留著穆罕默德昇天時的腳印。而金“約櫃”當初也放在這塊巨石之上。但是等到耶利來趕到廢墟時,哪兒還有金“約櫃”的影子!那麼稀世珍寶“約櫃”究竟藏在哪裡?
其中有一派學者認為,在“亞伯拉罕巨石”底下的暗洞裡可能就藏有金“約櫃”和“所羅門金寶”。由於確實有洞穴存在於“聖石”下面的巖堂裡,所以完全可以把金“約櫃”和“羅門金寶”隱藏起來。有幾個來自英國的冒險家得知這種推理後,曾經試圖尋找金“約櫃”和珍寶。這幾個英國人首先買通了巖堂的守夜人,然後晚上便開始潛進巖堂進行挖掘。天一亮,他們便把洞口偽裝上。他們在工作了好幾個夜晚後還是被人發現了,才一溜煙的工夫,這幾個英國冒險家便逃得無影無蹤了。
而另一派觀點認為,金“約櫃”和所羅門珍寶實際上是藏在“約亞暗道”裡。相傳大衛王在攻打耶路撒冷時,偶然發現了一條神秘通道,可以從城外通到城裡,也就是“約亞暗道”,這條暗道後來又和所羅門聖殿連在一起。所以很有可能早在“巴比倫之囚”以前,猶太人就已經把金“約櫃”和所羅門珍寶藏到暗道裡去了。
1867年,有一個名叫沃林的英國軍官前往耶路撒冷近郊進行參觀,他在一座清真寺的遺址中偶然發現了一個有石梯的洞。出於好奇心,他順著石梯一直往下走,就這樣一直走到了洞的深處。緊接著,他發現他頭頂上的岩石中居然還有一個圓洞,他攀著一條繩子爬進了圓洞後,一條暗道又出現了!他順著暗道又來到了另一個黑漆漆的狹窄山洞,他小心翼翼地順著山洞走到了外邊,最後出來後,萬分震驚,他發現自己竟然到達了耶路撒冷城裡!根據他的經歷以及科學的測定,這公元前2000年左右條秘密的地下通道就修建成了,因此一些學者們推測它就是“約亞暗道”。
20世紀30年代,又有兩名美國人來暗道尋找“金約櫃”和“所羅門寶藏”。 他們分別叫理查德?哈利巴頓和摩埃?斯蒂文森。當時,這兩位美國人在“約亞暗道”裡一處土質不同的地方發現了一條秘密地道,並且在地道里發現了被沙土掩埋著的階梯。兩人本來想用隨身帶著的鐵鍬把沙土挖開,沒有想到,他們越挖,階梯上的流沙越多,最後連地道口也幾乎被堵住了。慌忙之中,他們逃出了地道。等到第二天他們下來後發現,地道的入口又被流沙蓋上了。1939年3月,理查德.哈利巴頓乘坐的小帆船在太平洋遇上了風暴,他自己在這場遭遇中喪生,從此,那條神秘的暗道就再也沒有人知道了。
還有一種傳言說,金“約櫃”早已不在耶路撒冷,它收藏在衣索比亞古都阿克蘇瑪的一座古寺裡。據說,真的金“約櫃”已經被所羅門的一個兒子從耶路撒冷偷了出來,而留在耶路撒冷的是所羅門的兒子故意做的假“約櫃”。
《聖經》及其他古籍上有記載過,所羅門王娶過一位埃及公主。阿拉伯南部的示巴女王聽了所羅門王的輝煌事蹟後十分崇拜欣賞所羅門,於是前去耶路撒冷城拜訪所羅門王,還帶著黃金、寶石以及大量的名貴香料等作為見面禮。所羅門王權勢處於鼎盛時期時,示巴女王恰好來拜訪。《列王記》上第十章寫道:“所羅門王的寶藏和智慧,勝過天下的列王。普天下的王都求見所羅門。”可見所羅門當時的影響力。沒想到雙方見面後越聊越投機,只要是向所羅門提出的問題,示巴女王都得到了滿意的答覆,作為回禮,所羅門王送給了示巴女王所要求得到的一切。
《聖經》是不容置疑的,決不會虛構故事,但遺憾的是,《聖經》記述她拜訪所羅門王的故事,只有短短的25節。後來在猶太的《聖經》和阿拉姆語的《聖經?舊約》中也有類似的故事。示巴女王成了歷史上最神秘的女王。她猶如驚鴻,在歷史記載中只有這驚豔的曇花一現便失去了蹤影,三千年來沒有人能解開她的秘密。根據回教的傳說,所羅門王曾命令他的智囊團傳話,只要示巴女王皈依回教後,就娶她為王后。後來的衣索比亞國王便自稱是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的兒子曼尼裡克的嫡系後裔。所以還有人認為,所羅門寶藏後來被所羅門和示巴女王的兒子偷了出來,為了將這筆財富隱藏好,他僱人將它們都運到了阿拉伯南部或者衣索比亞的古都阿克蘇瑪。另外還有一種看法是,埃及公主得到了這筆寶藏然後偷運到了埃及。因此,許多人都曾跑到衣索比亞、阿拉伯南部、埃及等地去尋找,但沒有一個有重大發現的。
由於“約櫃”和“所羅門珍寶”的價值無法衡量,幾千年來,許多人都想找到“約櫃”和“所羅門珍寶”,但直到今天,仍無結果。“金約櫃”和“所羅門寶藏”也成了又一個無法解開的謎。但是,隨著近年來在巴勒斯坦取得了一系列考古的重大發現,人們對尋找“金約櫃”和“所羅門寶藏”的討論和研究從來就沒有停止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