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的朋友也許會去藏區旅遊觀光,包括在城市生活的年輕人,隨時隨地會遇到交際、飲食以及行為舉止方面的規範禁忌,我們瞭解和掌握了這些基本常識,就會獲得與別人不同的收穫。藏族年輕人更有義務傳承這些習俗文明。
(一)社交禮節
宴席、會議等不同的多人聚會場所,座次排序是有講究的。一般是按照歲數大小排列,年長的在上席,小的在下席。以此類推。男女分開就坐,排序與男性雷同。假如有活佛參與,他即便只有幾歲,也會安排在最高的上席,在場的其他人會低頭經過。還有官員或者遠方到此的重要客人,並不會按照年齡排座次,一般都會安排在重要位置。有些場合可能沒有凳子,農牧區人們喜歡大炕或席地而坐,地面鋪有地毯毛氈之類。男人一般盤腿而坐,舉止應該端莊,防止東倒西歪、東張西望。女性應該兩腿併攏兩膝朝前,兩腳收於大腿下,採用跪式坐姿。男女都不可以將腿腳伸到大眾面前。更不要去亂摳亂摸腳掌。即便難受,也要忍耐一下哦。當然,有凳子就方便了,但也要注意不要隨意蹺二郎腿或者蹲在椅子上。年歲大的老人或者重要人物進場時,人們都會自覺起立,目送客人坐下後自己原地就坐。
1.人際交往。人與人初次見面,打招呼的方式沒有什麼不同,陌生人之間說一聲“你好”就行了。熟人之間隨意多了,可以問“這麼早出來去哪裡?”“今天天氣真冷啊”等。開始接觸總是要找些話題。最好是以介紹自己或者自身感受為主。也可以從詢問對方名字、哪裡人開始,進而談論今年天氣變化等展開話題。不要動不動就詢問對方平時幹什麼、吃什麼、有多少畝地、多少牲畜等。也不要隨意去評價住房、飲食、穿戴的優劣,那樣會立即引起對方的反感。假如我們在藏區已經有熟人,藏族人很喜歡開玩笑,免不了說一些幽默風趣的語言,有時也會涉及到自己或對方,他們喜歡用誇張的手法形容對方的行為舉止,然後惹得大家鬨堂大笑,此時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在進行人身攻擊,決不可生氣發怒。你也可以尋找恰當的語句回敬對方,假如確實找不到合適的話,那就跟著大家笑一笑,給人一種熱情隨和的感覺。假如同性別的人們在一起,遇到談論男女關係與性有關的話題,你不必有所顧忌。但一定要注意不同性別與親戚之間是忌諱談論男女性關係的,尤其是父與女、母與子、兄弟與姐妹在場時禁止談論男女性問題。
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假如發現你就坐的位置或行走的通道上有別人的衣物,應動手撿起放在適當位置,然後就坐或透過。也不能把自己的襪子、褲頭之類放在別人的帽子上。
2.飲食禮節。宴席聚餐時,免不了敬酒端茶,勸讓食物。我們可以看到客人接過酒盅,用食指沾酒三次向上彈三下,意思是敬天、敬地和敬人。然後自己飲用。假如不能喝酒,完全可以婉言謝絕。社會上相傳“不喝酒就意味著不友好”的說法是一種誤會,不要相信。有的地方主人會把盤子內的食物親自用手抓起來讓客人吃,這時應該熱情地雙手接住食物,然後可以放回原處。但要防止單手接物,千萬不要用鼻子去嗅聞食物,那樣對方覺得你是個沒有教養的人。藏族人吃肉一般都用刀具,肉盤上都備有刀具。餐桌上擺放的大部分都是經過骨關節卸開的大塊肉食,一般不會用斧頭或砍刀去連肉帶骨頭砸開(凍肉列外),那樣認為擺放難看,重要的是肉內插進骨頭殘渣,不方便食用。吃肉時應該用刀具,小塊小片割著吃(要注意割傷手)。決不要用手抓起一塊就用牙齒啃咬撕拉,那樣顯得很不文明,也會引起人們譏笑。但是,假如是吃半生不熟的鮮嫩血腸,那就另當別論了。我們可以直接用兩隻手去抓取,根據自己的食量,用兩隻手指頭捏住腸子兩端吸食(防止腸內湯水外流至衣服上)。
注意飲食過程中的其他細節,如咳嗽、打噴嚏、擦鼻涕、吐唾沫或放屁,儘量避開面前食物和人群。還要防止食物塞滿口,咀嚼發出不雅響聲等。食用結束後,我們可以使用餐巾紙或用水洗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