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老子著《道德經》現行本理解(四)

20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dun:四聲)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儽儽 (lei:二聲)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dan:四聲)兮其若海,飂(liao:二聲)兮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理解:阿同呵。

理解:本章老子把得 “道”之人與俗人對比,論述得道之人貴食母,即以本源為貴,並貫徹到生活中,即“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首先表述,唯與呵,善與惡,對立、對應,類似的概念還有貴與賤、是與非、美與醜等等,對於這些對立的概念,得道之人認為其是對應並互為影響的。因此,對待事物、事件要順應自然,不刻意追求“唯”“善”“貴”“是”“美”等“有”的一面,這樣會擾亂心境,無法達到自然狀態。“我”具備這種心態,與俗人形成鮮明對比:當眾人都沉浸在春天般的美景、享用著豐盛的美餐時,我獨自甘守寂寞,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如剛出生的嬰孩一般無慾無求。倦怠閒散找不到歸宿。“眾人”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你爭我奪收穫頗豐之時,而“我”卻好像遺失了東西。“我”在“眾人”的眼裡是多麼愚笨啊!“眾人”昭昭、察察,而“我”卻昏昏、悶悶。

得“道”之人,其心境遼闊如大海,如疾風而不止。(感覺此句與15章重複,在此處語境對不上)。“眾人”都有所作為而風光豔麗,而“我”卻冥頑不化、鄙夷下賤!我獨異於人,追求“為腹不為目”的自然、簡單的生活。

21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ming:二聲)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理解:本章老子先總結上一章“我”的表現為孔德之容,即大德的表現,必須符合“道”的標準。接著正面敘述道性: “道”恍恍惚惚但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從古至今,它的“名”不會消失,透過“名”察看萬物的起始狀態。

22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jin:一聲),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理解:本章老子繼續用辯證法的觀點,論證不爭莫能與之爭的道理。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屈枉反而可以伸展,低窪有利於充盈,破舊預示著更新,少取反而能相對多得,貪多帶來迷惑。聖人抱一守真,不爭而莫能與之爭。古人就有“曲則全”的概念,誠非虛言。

23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理解:本章介紹道、德與人的關係。行不言之教類似於這裡的希言,希言是自然的,正如道是自然的。不要去苛求非自然,自然界疾風驟雨不會長久,統治自然界的天地都不能長久,何況人呢?因此,按照道法的無為而做的,本身就是道,按照德做的,就是德,失道失德的,就是失。並且其作用是相互的,有因必有果,即同道、同德者,道、德亦樂得之;同失者,失亦樂得之。如果道的信譽不足,那麼就會有人有不相通道,這其實與道本身關係不大,信與不信,道一直存在,但對於人來說,影響巨大,得道之人與失道之人,其結果是截然不同的,正如老子所說,得道者道亦樂得之,失道者,失亦樂得之。

24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zhui:四聲)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理解:伐即誇讚。

理解:本章老子舉例社會上的一些違背道的現象,有道者不處:自現、只是、自伐、自矜。踮起腳尖站立,不會站太久,步子邁的太大,行不遠,踮起腳尖顯得自己站得高,步子邁的很大以使自己跑得快,其實都不會保持長久。因此,自我標榜、自以為是、自我誇讚、自我炫耀這些違背道性的行為,對有道之人來說,如剩飯贅瘤,令人厭惡,不需要。

25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理解:老子正面描述道。老子感受到在天地之前就存在一種物,其產生宇宙萬物、呵護宇宙萬物,使萬物週而復始、執行不止,老子感受到這種無形的作用的存在,卻不知如何更準確的給它名字,勉強字之道,勉強名之大。老子認為天地間有道、天、地、人等四大,其關係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而道的規則是自然,即按照自己的規則執行。

26

重為輕根,靜為躁(zao:四聲)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zi:一聲)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理解:本章老子提出“重”“輕”、“靜”“躁”兩個對立概念,提出得 “道”之人的心境主宰是厚重、虛靜。君子每天都要保持厚重、虛靜的心境,超然面對人生的榮華富貴。萬乘之主怎麼能以輕佻、躁動的心態治理天下呢?那樣會失去根本。

27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xia:二聲)謫(zhe:二聲);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jian:四聲)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理解:善在這裡是完美、好的意思。行、言、數、閉門、打結等等行為,只要符合道的標準,就是完美的。比如老子拿行舉例,什麼叫善行,古代用車出行,就要按照道的標準即要符合規律辦事,下雨天道路泥濘不便出行,你非要出行,豈不是會留下深深的車轍了麼,甚至還被淋成落湯雞,結果也不一定能到達你想去的地方?同理,說話、計數、閉門、打結等等事務,都要按照其內在規律辦事,善於說話即要把握說話時機、分寸和場合,善數即心知肚明、心中有數,善閉不光是物理上的閉,善結也不僅僅是物理上的結,而是要行之以德。

所以,聖人善於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沒有所謂的廢人、棄物之說。這就是內在的智慧。君子是俗人的榜樣,俗人是君子的借鑑,各得其所,如果不尊重榜樣,看不起別人,自以為聰明,其實很糊塗。這種認識很關鍵。

28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xi:一聲)。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te:四聲),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理解:本章老子提出不同對立統一面,“雄”、“雌”,“白”、“黑”,“榮”、“辱”,彰顯的一面為“有”,晦隱的一面為“無”,知有守無,是根本,是常德。有常德才能達到“嬰兒”“無極”“樸素”的狀態,即“道”的狀態。樸散後孕育出“有”,這裡器代表有形、具體的事物。有之以為利、為器,無之以為用,為器才能為“無”體現價值。聖人按“無”的標準去統領運用“有”、運用“器”,“無”為“有”的官長,即有無二者,無占主導地位,所以,好的制度是不會把有與無分割開的。

29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夫物或行或隨;或歔(xu:一聲)或吹;或強或贏;或挫或隳(hui:一聲)。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理解:聖人想要得到的天下,老子認為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聖人治理,遵循“道”的本性,萬物歸順,不得不接受。

天下神器,即天下任何事物,不可強為,不可固執,強為、固執,終將失去,要按照事物規律,即巡道而為,才不會失敗、失去。

對於天下萬物,或前行或跟隨,或噓唏或鼓吹,或強或弱;或挫或毀,等等不一而足,所以聖人需要做的是去極端、去奢靡、去驕縱。保持平順自然。

30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理解:老子根據當時的社會動盪不安、戰亂不止的實際情況,明確不提倡用兵。勸君主和輔助君主的人,不要靠武力強取豪奪,用兵強取不僅沒有好處還容易得到報應,老子還是承認因果報應的,即其事好還。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只有災難。做事任何事,只要達到適當的目標就行,適可而止,不能太過。有了成果後,不要自大、不要誇耀、不要驕傲,要不得已而得到,不強迫而得到。事物太壯,就會走向衰落,太壯、太過都不符合道性。現在社會很多現象早已不符合“道”了。

31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理解:本章老子接上章,繼續談到用兵,認為軍隊是不吉利的,鬼神都厭惡的東西,有道者不會首先採用的。在古代禮儀中,右為主、為貴,左為客、為賤。因此,君子做事表示謙讓,貴左,用兵則會死人,對死人表示尊重,則貴右。兵,不祥之器,君子不得已而用之,保持恬淡之心,適可而止,打勝了仗也不能當成美事。把打仗當美差,會導致殺人如麻、殺人成性,不會得志於天下的。對待戰爭,要以喪禮處之。

32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理解:道通常不好定名,道是質樸的,天下沒有能使之屈服的。候王如果能守樸歸真,萬物將賓服。天地相合,降臨甘露,人民沒有誰下過指令,卻能均勻分配。開始各種制度,制定行駛制度應該有所界定,不能太過、太甚,按照道的標準,才能執行不止。比如,天下萬物取法於道,就像江河湖海源於川穀。

3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理解:老子對得道之人描述,表現為自知、自勝、知足、自強、不失其所、死而不亡。這裡不失其所、死而不亡,意思是如果能做到合道、守道,堅持有道,就不失根本、不會消亡。得道者道亦樂得之,其會名垂千古。

34

大道汜(fan:四聲)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理解:大道泛泛,可左可右,自然而為。孕育萬物而不居功佔有,衣養萬物而不去主宰,無私無慾,命名為“小”。萬物歸附而不去主宰,命名為“大”。不自以為大,更能顯示出大的品格。

35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理解:合乎於道,天下向往,嚮往而無害,安、平、太。

音樂與美味,感悅人心,容易使人們嚮往。而道,淡乎無味,看它吧不太顯現,聽它吧不太聽得真切,用它吧不太有切實效果。因此,道不易使常人嚮往。

36

將欲歙(xi:一聲)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理解:本章老子用辯證法的觀點,分析事物的演化規律,事物往往是對立對應的。“歙”、“張”,“弱”、“強”,“廢”、“興”,“取”、“與”,是矛盾對立的,又是相互轉化的。因此,處理事物,則要符合道性,從無的、弱的方面入手,這是比較微妙的道理,以弱勝強的道理。人離不開道,就像魚離不開水,治國離不開“無為”,“示人之治”就是透過各種明顯感受到的法律法規約束百姓,不符合道性的無為而治,因此,警示人們,這種制度,即“國之利器”,不可以輕易實施。

37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理解:本章有重複強調32章相關內容。給王侯以治理建議,要符合道性而為,即常無為而無不為,王侯無為而萬物自化。使萬物保持質樸狀態,保持清淨的心態,不主動增加貪慾,從而使天下自正。

3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rang:三聲)臂而扔之。

故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理解:德,本意是行得正、走得直、想得正,指人的為人處世的行為規範,道,是宇宙萬物發展變化的本源、本質,人與宇宙萬物之間要靠“德”來聯絡。老子把“德”分為上德與下德,上德為無為,不會處處標榜顯性的“德”,即不德,在老子看來,這恰恰是有德的表現。下德為有為,處處以“德”來標榜自己,表現出不失德,恰恰是無德的表現。上德無為而以“無”為,下德無為而以“有”為。上仁有為而以“無”為,上義有為而以“有”為,上禮有為,卻沒有人回應,因此,應該屢起袖子把它(指禮)扔的遠遠的。一個社會如果道德仁義淪喪到只能靠禮法來震懾才能保持穩定,那它的動亂也就快開始了。前識者,即前面說的有禮者,把自身道德裝扮的很華麗,其實是愚昧的開始。所以,大夫要為無為,處厚不居薄,處實不居華。

39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jue:二聲)。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榖(gu:三聲)。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碌碌 (lu:四聲)如玉,珞珞(luo:四聲)如石。

理解:本章老子論述得“道”的表現及不按 “德”辦事,可能導致的結果。以往得一者,即得道者的表現: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進一步推斷: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摔倒。所以,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稱自己為孤、寡的王侯,其意就是處賤、為下的表現。至譽無譽,即最高榮譽是“無譽”。所以,要保持“不欲”,減少慾望,就像碌碌的玉塊、珞珞的頑石。

40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理解:螺旋反覆是道的運動表現。柔弱處下是道之所用。無生有,有生萬物,即有表現為宇宙萬物。

41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lei:二聲);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yu:二聲);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夫唯道,善貸且成。

理解:不同的人,對待道的態度是不一樣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感覺若有若無,下士聞道,感覺其可笑。孔子對待道的態度,認為,朝聞道西死可以。道的無為特性在各個方面的表現: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平坦的大道好像有所缺陷、毛病的樣子)。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健德好像偷懶的樣子)。質真若渝(品質真切的像水渾濁的樣子);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只有道,善於施與萬物,且能成就萬物。

4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榖(gu:三聲),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理解:道生一,一生二(有、無為二),二生三(三為多的意思),三生萬物(多多相生為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背陰向陽),衝氣以為和(陰陽之氣相互衝撞後達到調和)。王公以人之所惡自稱,表示處下、處賤。所以,事物,你損之或因此得到益處,你益之或因此損傷它。事物或損、或益是相互轉化的。別人這樣教我,我也這樣教大家,強梁者不得好死,我把這個道理教授給大家。

43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理解:至柔馳騁於至堅,無有入無間,即無可以無所不在,我因此知道無為的好處。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人很少做得到。

44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理解:老子論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道理。名分與身體,身體與財富,得到與失去,要知道孰輕孰重,分不出輕重,甚愛名分、財富,必然大費,多藏名分、財富,必然厚亡。因此,要知足,要適可而止。

4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理解:前述章節已經論述過,本章重提表示強調,文字朗朗上口,便於理解。大成若缺、大盈若衝(充盈、豐滿的看起來像虛的,卻用之不盡)、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46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jiu:四聲)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理解:天下有道,退卻戰馬用來從事農業生產。天下無道,軍馬馳騁於戰場。罪過莫大於貪慾;禍患莫大於不知足;錯誤莫大於老想著獲得。知足的足才是常足。

47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you:三聲),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理解:本章如果用現代的思維理解,容易理解錯誤,足不出戶,閉門自守,何以知天下,現代提倡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老子卻說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若要理解,就要認清兩個概念,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是求知的概念,正所謂實踐出真知,老子所說的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體道的概念,體道要平心靜氣,修身養性,去躁,去奢,去欲。因此,本章老子講的是修道的條件。道生萬物,萬物歸於一,所以不出戶、不窺牖也可以體道。反而,用“有”體道,走得遠、見得多、為有為,永珍眼花繚亂,反而迷惑心靈,體道就更少了。所以有道之人為無為。

48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理解:本章和上章結合,上一章則更容易理解了。老子認為“為學”還是要“日益”的,而為道,卻是要做減法的。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49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xi:一聲)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理解:聖人常常無私心,以百姓心為心。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各得其所,各司其職。聖人一視同仁,皆孩之。

50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si:四聲)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 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理解:本章提到死地的概念,死地應該泛解,指不好的處境、狀況等,不能僅侷限為死亡之地。老子開篇就給出論點,即出生入死,相對於死地,跳出來得生,進去則死,這裡不能簡單理解為從出生到死亡。

人生在世,條條大道通羅馬,通往好的狀況的路徑,約十之有三,通往死地的路徑,約十之有三,身處在死地,卻能透過人主動無為開創出“生”的,約十之有三,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能夠遵循敦厚的道而生出生路。曾經聽過善於謀生的人,在大地上行走,避開有兕、虎的險地,參軍打仗,避開兇險的甲兵。等等這些行為,都表現為不入死地,因此,就不會危險。

51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理解:道生“無”,德蓄“無”,具體事物彰顯表現了“無”,形勢作用成就了“無”,無生有,有生萬物,故萬物都尊道、貴德。道尊德貴,沒有人命令它而常自然。安定它,督導治理它,養育它、保護它。道性,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52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理解:道為天下母,天下萬物為道之子,知子守母,不會消亡。對於修道而言,要達到無慾的狀態,好比把嘴巴、耳朵、眼睛、鼻子、心門等孔穴堵塞、閉合起來一樣,無智無慾。則終身不會心煩意亂了。反之,開啟私慾和誘惑的大門,一心鑽營自己的私利,那終身都搶救不回來了即修不成道。能覺察細微的存在與變化稱得上明靜智慧,能守平和柔軟的狀態,可以稱得上強大。善於用紛紛芸芸的“有”、“光”,迴歸本心,達到虛靈察明,這樣,永遠都沒有禍患,這也是天道。

53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理解:假如我些許有所認知行於大道,唯一擔心的就是如何施行大道。大道很平坦,但是很多人卻違背道的原則,愛好“另闢新徑”。正如當今很多統治者,政令繁多(朝甚除,即上朝時臺階太多),田地荒蕪,官員卻穿著華麗、佩戴利劍、食物吃膩、財貨有餘。這種統治者是民之盜賊,不符合大道。

分類: 時尚
時間: 2021-11-04

相關文章

甘肅館藏精品丨鎏金銅棺飾

甘肅館藏精品丨鎏金銅棺飾
鎏金銅棺飾,漢代,一級文物.成縣城關石碑村出土.直徑27.5 釐米.圓片形,中孔,表面鎏金.銀並滿鏨圖案.圓孔下方為西王母頭戴籠冠,兩肩出翼,盤膝端坐.兩側雙層重簷的高大闕樓,上下貫通,氣勢宏偉.闕樓 ...

甘肅館藏精品丨鎏金騎射狩獵紋銅葉飾

甘肅館藏精品丨鎏金騎射狩獵紋銅葉飾
鎏金騎射狩獵紋銅葉飾,唐代,一級文物.高8釐米,寬5釐米.葉形,頂部有一圓孔.通體鎏金.周邊飾卷草紋,中部的上.下.左.右錯落地鑄出反身射雁.長矛刺獅.猛獅咆哮.驚鹿奔逃的圖案.構圖巧妙,製作精良,人 ...

甘肅館藏精品丨鎏金銅盞託

甘肅館藏精品丨鎏金銅盞託
鎏金銅盞託,唐代,一級文物.1979年肅南縣馬蹄鄉二夾皮村大長嶺唐墓出土.口徑10.1釐米,底徑8.6釐米.圓盤,正中有一矮圓柱形承託,一側邊有三個等距三角排列的乳丁,底中有中空的圓形高足.現藏肅南縣 ...

甘肅館藏精品丨鎏金銅折足盤

甘肅館藏精品丨鎏金銅折足盤
鎏金銅折足盤,唐代,一級文物.肅南縣馬蹄鄉二夾皮村大長嶺唐墓出土.通高19.5釐米,直徑24釐米.盤表捶揲內凹的菱花形,寬邊,邊沿亦為與盤中圖案呼應的菱花形.下承三高足,足中部有子母扣,可摺疊以調整高 ...

留學路,北京西城一條超隱蔽的小吃街

留學路,北京西城一條超隱蔽的小吃街
在吃貨眼裡, 北京不僅有京城的特色美食, 也彙集了五湖四海的餐飲特色. 炒.爆.熘.炸.烹.煎. 貼.燒.燜.燉.蒸. 氽.煮.燻.烤-- 來自全國各地, 做法各異的美食佳餚, 在北京幾乎都可以找到. ...

新疆是個好地方---陽光很暖,風很甜#探嶽邊境之旅

新疆是個好地方---陽光很暖,風很甜#探嶽邊境之旅
這是一片堪稱"大地"的區域,因為它廣袤無垠,因為它渾圓寬和,因為它豔麗簡約. 這是一片" 西北 偏北"的區域,2000多年前,一個叫張騫的年輕人受命出使 中亞 ...

回購600億美元,微軟撒錢有何深意?

回購600億美元,微軟撒錢有何深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鋅刻度,作者丨陳鄧新,編輯丨孟會緣 風頭正盛的微軟,又有了新動作. 近日,微軟宣佈最高6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這意味著其啟動史上第四次回購,並將季度股息由每股56美分提高至 ...

轉隸重組3年,這支連隊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轉隸重組3年,這支連隊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文|黃遠輝.張勇.肖雨軒 圖丨張金良.曹營 它的名字叫"七一功臣連" 有著近80年的光榮歷史 從1945年至2017年 歷經6次轉隸.3次改編 從海防連到合成旅高炮連 轉隸重組後 ...

每經17點丨華為公司發表宣告:我們期待孟女士儘快安全回國;高福:新冠病毒很可能在幾十年前就藏匿在某個地方
每經編輯:張喜威 1丨華為公司發表宣告:我們期待孟女士儘快安全回國 每經AI快訊,華為公司發表宣告:我們期待孟女士儘快安全回國,與家人團聚.華為將繼續在美國紐約東區聯邦地區法院的公司訴訟中維護自己的權 ...

陝西韓城城投債務違約,中遠租賃、廣州金控旗下立根租賃均踩雷
記者 張曉迪 陝西韓城城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韓城城投")因擔保債務再現違約,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此事也引發信用評級機構中證鵬元關注,2021年9月27日,中證鵬元公 ...

她是1根繡針吸金800萬,被愛馬仕看中的四川大媽,憑實力走向國際

她是1根繡針吸金800萬,被愛馬仕看中的四川大媽,憑實力走向國際
時尚是什麼呢?無法定義,好多人對時尚的定義不同.或許在我們自己心中的美就是我們心目中的時尚吧.不過我們雖然無法對時尚下一個近乎完美的定義,但是我們知道引領時尚潮流的是在頂端的商品. 比如說LV.老佛爺 ...

金地樾檀山丨148㎡現代風裝修,黑白灰搭配,愜意且自在

金地樾檀山丨148㎡現代風裝修,黑白灰搭配,愜意且自在
黑白灰係為主的裝修風格已成為當下業主的首選之一,簡潔愜意且自在. 案例資訊 座標:金地樾檀山 面積:148㎡ 風格:現代風格 戶型:平層四居室 設計理念 本案屋主是一對帶著7歲孩子的夫婦,追求健康品質 ...

紀念“九一八”丨銘記歷史,血與火的記憶,我們不會忘記

紀念“九一八”丨銘記歷史,血與火的記憶,我們不會忘記
九十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中國人民永遠難忘! 這天晚上10時20分,日本關東軍炸燬瀋陽北部柳條溝的鐵路,反誣中國軍隊所為,突然襲擊中國軍隊的駐地瀋陽北大營,並炮轟瀋陽城,製造了侵略中國東北 ...

金庸和魯迅小說裡的這兩個人物竟然這麼像丨夜問
答案:最後一部長篇武俠小說是<鹿鼎記>,主角韋小寶參考了魯迅<阿Q正傳>中的阿Q. 1972年9月,在連載完最後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鹿鼎記>後,金庸宣佈封筆,之後對其 ...

金匠河丨中華白酒歷史典故

金匠河丨中華白酒歷史典故
在我國酒文化歷史長河中,有許許多多愛酒還有才的文人,你聽過白衣送酒的歷史典故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歷史典故. 1「 白衣送酒 」 東晉傑出詩人陶淵明好飲酒,但由於家裡窮苦不能經常買來喝.有一年重陽節 ...

全運快訊丨湖南15金超上屆!張亮獲賽艇男子雙人雙槳金牌
在剛剛結束的全運會賽艇男子雙人雙槳決賽中,湖南運動員張亮與國家隊隊友劉治宇組成的奧運聯合隊奪得冠軍. 湖南體育代表團金牌數已達15枚,超越了上屆全運會14枚金牌的成績. [來源:華聲線上] 宣告:此文 ...

全運快訊丨湖南第16金!王宇微獲賽艇女子八人單槳有舵手金牌
在剛剛結束的全運會賽艇女子八人單槳有舵手專案決賽中,湖南運動員王宇微與國家隊隊友組成的奧運聯合隊奪得冠軍. 這是湖南體育代表團在本屆全運會上的第16枚金牌. [來源:華聲線上]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 ...

全運快訊丨9秒95蘇神添金

全運快訊丨9秒95蘇神添金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四屆全運會男子100米"飛人大戰"決賽中,亞洲記錄保持者.短跑名將蘇炳添再展中國蘇度以9秒95成績奪得金牌.蘇炳添也實現了全運會個人首金的願望.祝賀~@蘇炳添! 來 ...

博金賽鴿丨打公棚300、500公里快速鴿的特點
500公里快速鴿主要有這幾種特點: 第一種是短翅,只有翅膀相對的短,鴿子才能在飛行的時候扇動翅膀的頻率快 然後就是短尾,大多是湯勺尾和一字尾. 再就是大喉,鴿子飛行的時候翅膀扇動頻率很高,每分鐘要扇動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華為豪氣奪得研發第一丨金早報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華為豪氣奪得研發第一丨金早報
樂觀是希望的明燈,它指引著你從危險峽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援著你的理想永不泯滅.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10月11日,作為壓軸獎項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一半獎項授予經濟學家Dav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