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首顆原子彈背後的唯一私照,照片上的4個上海姑娘,各自發展如何

首顆原子彈背後的唯一私照,照片上的4個上海姑娘,各自發展如何

金門炮戰爆發後,美國曾揚言讓廈門成為第二個廣島。面對美帝的威脅,中國在一片唱衰聲裡艱難開啟核工業發展。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工程代號是"596",源自該工程是1959年6月正式啟動的。歷時五年多,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終於在1964年10月16日,於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

自此刻起,中國再也不用遭受核威脅。全中國的人民都在為這個偉大的時刻歡呼雀躍,然而大部分人都不知曉有那樣一群青年曾為祖國的核事業拋灑過青春熱血。

被抹去名字的地方

金銀灘位於青海省海晏縣境內,這裡水草茂盛,牛羊成群。王洛賓的一首《在那遙遠的地方》曾讓此地名聲遠揚。

如今的人們可以穿行此地無阻,隨時欣賞它的風貌,然而在半個多世紀以前,這裡曾作為禁地被抹去名字。

首顆原子彈背後的唯一私照,照片上的4個上海姑娘,各自發展如何

自1958年起,金銀灘就曾在地圖上被抹去了30多年。那個時候,有一位導演凌子風曾拍過一部名叫《金銀灘》的電影,也因此被按下了暫停鍵。

原因無二,只因為這個地方被新中國選定作為製造原子彈的工廠基地。

自此,一批批軍人、科學家、工人以及學生等被送往這座神秘的原子城。但是身處其間的很多人都不知曉自己身處何處,以及自己所做的事到底有什麼意義。

有些人甚至因此與親人朋友徹底失去聯絡。他們放棄了前程與名聲只為了國人的一個期望。

為了隱藏金銀灘的原子城身份,這裡擁有過多個隱藏身份,國營221廠以及青海礦區等。身處其中的人們也不得隨意與外人透露自己的工作內容以及所處地方的情況等。為了躲避他國勢力的圍追堵截,可謂是挖空心思進入地下作業。

首顆原子彈背後的唯一私照,照片上的4個上海姑娘,各自發展如何

自中國的核事業在此地開啟,一群群青年才幹來到此地,讓泥沙變作地基牆土,捱過資源匱乏以及技術封鎖的苦楚,終於讓第一顆原子彈以及第一顆氫彈誕生在了祖國大地上。為了等待這個奇蹟的誕生,無數的青年選擇深藏功與名。

很長的歲月裡,關於金銀灘以及與之相關的人與事都是不能言說的秘密,更不會留下太多的資料記載。

直到1987年,這座封閉了三十多年的軍事禁區終於完成了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中央決定撤銷金銀灘基地。

1993年,青海省政府接受移交來的基地,並將此地更命名為西海鎮,定為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

進入如今的西海鎮,你會看到一塊紀念碑。入眼的風景難免會讓你覺得它太過平凡,然而這個平凡的地方卻藏著一段絕對隱秘的奇蹟歲月。這裡的每一塊磚瓦與碎片都曾澆灌過一個平凡人付出的熱血與汗水。

首顆原子彈背後的唯一私照,照片上的4個上海姑娘,各自發展如何

如今的紀念館裡也擺滿當年的事物供遊客瞻仰嗟嘆,其中一張四位上海姑娘的合照尤為引人注目。因為這是講解員口中:這個基地裡唯一的私人合影

這張照片從左往右分別是——王蘭娣、範德娟、羅惠英和俞錫君。四人都是來自上海的姑娘,原本互不相識的幾人因為一段隱秘而偉大的歲月在遙遠的金銀灘相聚。

年少的她們並不知曉自己匆匆留下的剪影會成為後來如此珍貴的存在。

隱秘歲月裡的紀念

1963年7月初,命運讓她們四個人登上了同一趟從蘭州到西寧的火車。

她們並不知曉自己的目的地具體在哪裡,也並不清楚等待自己的是怎樣的工作。只能從周遭神秘的環境裡瞭解到那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工程。

渾渾噩噩地來到西寧後,她們和所有參與者都領到了防寒四件套:狗皮帽子、藍色棉大衣、大頭鞋、牛毛氈。

首顆原子彈背後的唯一私照,照片上的4個上海姑娘,各自發展如何

看著手中厚實的禦寒物品,她們幾個涉世未深的女孩子在陌生的西北之地感受到了一絲溫暖。

歡欣雀躍的她們此刻還並不能體會動員人說的那句:"你們一個肩膀挑的是中國7億人的擔子,另一個肩膀挑的是全世界30億人的擔子。"

抵達當時的金銀灘時,她們滿目都是加厚牛毛氈搭的帳篷。她們被告知這個地方是青海221廠。四姐妹被分配的任務是根據生產需求到全國各地訂購併管理相關器材。

餘錫君負責基建材料,羅惠英負責科研器材,王蘭娣管理化學試劑,而範德娟則是管理生產器材。

四姐妹埋首在各自的崗位,並沒有察覺到自身工作的特殊性。但是她們都察覺到自己所處廠區的特殊性,譬如領導對她們關於保密性的叮囑,作為廠中職工也不能隨意參觀只能堅守各自崗位。

首顆原子彈背後的唯一私照,照片上的4個上海姑娘,各自發展如何

她們對於廠裡到底生產何物並不清楚。每個人手中都像有塊細小的碎片根本拼湊不出全貌。

高原之地,生活極其艱苦,風沙大的日子裡,帳篷都可能被刮跑。那個新中國的特殊時期,水與食物也經常短缺。最艱苦的時候,每人每月只能吃半兩油,24斤糧食,

還是帶麥麩的面做出的饃,極其難消化。廠中生活的每個人幾乎都因為營養不良而水腫過。同時也是幾乎全中國民眾都處於飢餓與水腫的時代。

這樣的苦楚放到如今根本是無法想象,可身處其間的人卻並不抱怨頹廢。年輕的四姐妹就是如此,她們不以此為苦反而面對困難更富衝勁。

密不透風的環境裡,陪伴她們的只有夜以繼日的工作以及藏在指尖與手中的厚繭。

苦寂的日子裡,廠裡的人們難免想要和家人述說自己的境況以及寄送照片以表安慰。可是照片這些可能洩露的位置以及環境的東西是明令禁止的。只是歷史並非不近人情,總能留下些值得後人紀念的東西。

首顆原子彈背後的唯一私照,照片上的4個上海姑娘,各自發展如何

那是1963年7月底的一天,俞錫君正在貨站接收裝置,因為其中一件裝置包裝破損了,保衛處的工作人員就帶了相機過來拍照,準備向廠家索賠。

年少的俞錫君看到照相機和心動,她想和自己的姐妹在這個神秘的地方留下紀念,於是詢問保衛處的工作人員:"給我們也拍一張吧。"

此話一出口,俞錫君就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可沒想到保衛處的人卻答應了。於是那張在後來具備歷史意義的私人照片就誕生了。

那張照片只有餘錫君有一張,因為保密的緣故一直被壓在箱底。直到1993年前後,四川綿陽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學城技術館向原廠職工徵集舊物件時,俞錫君將那張珍藏多年的照片拿了出來。

之後,青海原子城紀念館來綿陽徵集實物的時,這張照片終於兜兜轉轉回到了最初的地方。

首顆原子彈背後的唯一私照,照片上的4個上海姑娘,各自發展如何

無法言說的過往

直到1964年10月16日,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

她們四姐妹才知曉自己參與的是何等重要的工程,也終於明白了當時動員人的神秘話語,更是理解了當時工作的廠區為何管理如此嚴格。

特殊的工作經歷結束後,她們四個人就各自接受工作調動,四散天涯了。在那個傳媒通訊不發達的時代,她們就像魚入江河,徹底失去了彼此的音訊。關於那段工作經歷,她們四人的履歷上都未有言明。

離開青海221廠後,王蘭娣依舊在自己學習的化工領域專研,能力與資歷同步提升。

在1988年,評高階工程師的時候,王蘭娣提出自己曾參與過研製原子彈的工作。

只是空白的履歷裡並沒有能為她佐證的言辭,她遭受了揶揄,"你履歷表裡哪有原子彈嘛,一點原子彈的資訊都沒有。"也就沒有評上職稱,自此對這段經歷絕口不提。

首顆原子彈背後的唯一私照,照片上的4個上海姑娘,各自發展如何

原本羅惠英是可以從醫的,因為投身於原子彈製造事業而錯過了成為一名資深醫生的機會。

當面對晚輩的遺憾時,她始終覺得能夠參與原子彈製造事業是值得的。那些年為之隱姓埋名失去前程名利的實在是太多了。

俞錫君則在綿陽安然老去,她依舊保持著健談熱鬧的生活作風,如同她的青年時代一樣。只是無論是她們的事情以及照片公開前還是公開後,她都未曾改變過,對於那段經歷也並不多提。

2014年8月11日至12日,海西鎮舉行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0週年的紀念活動,當年的四姐妹也在邀請之列。只是四人之中的範德娟卻已經離世,並沒能實現故地重遊。

其餘三人都倍覺傷感,故地重遊時,她們才發覺原來這個地方比記憶中的大許多。她們一步步走著,並沒有多少言語,只默默地丈量著各自那段充滿傳奇色彩的青春。

恍惚間,年少的四個姑娘彷彿又一次重聚在了這裡。

首顆原子彈背後的唯一私照,照片上的4個上海姑娘,各自發展如何

分別之後,俞錫君將那張照片的複製品給了王蘭娣,作為自己那段經歷的唯一證據,它被細心存放在了相簿之中。

那段無法言說的經歷終究隨風而逝,等到可以開口討論被人們知曉時,當時的人們早已兩鬢斑白。

若說沒有幾分遺憾自然是不真的,但是對於這份隱秘的神秘歲月終究是滿心歡喜的,即使沒有人相信也沒有人可以訴說,但歷史已經將一切刻在了豐碑上。這一生擁有了這樣的經歷終究是不虛此行。

在平凡歲月里老去

隨著金銀灘神秘面紗的逐漸褪去,四個上海姑娘以及如同她們一般的平凡而偉大的人們逐漸向人們走來。只不過他們等待這一天用了30多年的時光,幾乎是普通人的半生歲月。

在得知自己參與瞭如此重大的工程後,她們無疑是驕傲而歡欣的,只是因為特殊環境裡被抹去的記錄,她們終究無法得到他人的信服。

首顆原子彈背後的唯一私照,照片上的4個上海姑娘,各自發展如何

在人們的質疑裡,她們漸漸失去了訴說的熱情。在忙碌而平凡的生活裡結婚生子,等到自己花白了頭髮,自己的孩子都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與延續後,那個久遠的日子才敲響了她們的門。

2009年7月的一天,已經67歲的羅惠英和老伴以及女兒重回了金銀灘,在青海原子城紀念館裡的那張四人合照,讓她以及家人都倍感激動。

那些曾經與自己家人提及卻無法印證的故事照進了現實,這無疑是一份肯定,對羅惠英本人以及所有當年的參與者們。

雖然因為沒有證明參與的資料而痛失了升職的機會,王蘭娣卻並不多難過,能重見自己的姐妹與這張照片已經足夠了。

她們還記得拍完照片後,各自都忙碌奔波了起來。範德娟很漂亮和實驗部的年輕人處了物件,後來範德娟和物件一起調到了蘇州熱工藝研究所去了。

首顆原子彈背後的唯一私照,照片上的4個上海姑娘,各自發展如何

只是那個明豔的人卻再不能得見了,只有照片上那道靚麗的身影感知人們,她來過。

1967年,王蘭娣調到了西安導航技術研究所去了。1970年,羅惠英也前往了甘肅靖遠4502廠。而俞錫君也帶著照片離開了金銀灘,前往四川籌建第二個核武器研製基地——902工程。

她們散落天涯,再未有彼此的訊息,直到金銀灘重新讓她們相聚。

合影公開後,她們三人的生活也沒有發生多大改變。或許是已經將那段經歷習慣性地"保密"了。

在四川綿陽的俞錫君依舊喜歡看電視和遛彎,和普通的老人家並沒有什麼不同。

回到上海的羅惠英卻堅持每天給小區的老太太們讀報紙以及執著地每天走一萬步,在四個人中她的學習精神最強也最愛熱鬧;在西安的王蘭娣則過著中國許多老年人的生活——帶孫子和看電視。

首顆原子彈背後的唯一私照,照片上的4個上海姑娘,各自發展如何

她們的生活裡充滿柴米油鹽以及瑣碎煩心,但也有熱烈以及歡樂的點滴,家人以及曾經熱愛的事業都是支撐她們前行的動力。

當身邊人知曉她們的那段歲月後,無不用崇敬的目光與她們交流,在對方激動的敘述裡,回應對方的大抵就是那句:"好漢不提當年勇。"

那一刻,她們彷彿回到了最初的金銀灘,回到了見證新中國崛起以及自己青春的遙遠地方。

無法言說

新中國的崛起無疑是一代代先輩拋灑熱血與青春換來的。

他們中的很多人或許根本等不到見證的機會,或者如同這四位上海姑娘一般不能言說。但是歷史終究會銘記那些付出與犧牲,讓後來者領悟以及尋找到真正前行的方向。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1-07-20

相關文章

中國首顆原子彈爆炸,鐵道線每25米一個崗哨,解放軍出動三萬多人

中國首顆原子彈爆炸,鐵道線每25米一個崗哨,解放軍出動三萬多人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政府不顧中國人民的警告,一度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軍一起將美軍打到了三八線以南地區. 但 ...

中國首枚原子彈爆炸成功,為什麼毛主席要求,第一個通知日本?

中國首枚原子彈爆炸成功,為什麼毛主席要求,第一個通知日本?
1964年10月16日,隨著一聲巨響,我國西部新疆羅布泊地區的戈壁灘上空,第一次升起了巨大的火球和蘑菇雲,這火光沖天的一幕意味著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同時,中國也成為了繼美.蘇.英.法之後,第五個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第一個通知了日本,各國都是什麼反應?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第一個通知了日本,各國都是什麼反應?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點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此次原子彈爆炸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蘇.英.法後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面對蘑菇雲在天空中高高升起,全中國都沸騰了,關於中國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當天,他生平第一次喝醉了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當天,他生平第一次喝醉了
2011年2月26日,一場春雪悄然灑向京城.一片肅穆的銀色中,我國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走完了87歲的人生. "我一輩子主要就做了一件事."他曾說.從22歲赴美國考察原子彈,到35歲成 ...

準備投向日本的第三顆原子彈“惡魔之心”卻差點把美國毀了

準備投向日本的第三顆原子彈“惡魔之心”卻差點把美國毀了
畫面中的東西,其貌不揚,像某個未完成的工藝品. 但其實它是美國準備投向日本的第三顆原子彈的半成品,核原材料鈽239!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造成2400名美國大兵喪生 ...

我國10月將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
據央視軍事微博訊息,第13屆中國航展首次展示了我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這顆衛星計劃在10月中旬擇機發射,將執行在距離地球517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透過攜帶的太陽空間望遠鏡進行觀測,在太陽物理 ...

我國計劃今年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NSFC​對結餘資金不再執行兩年收回政策 | 一週科技導讀

我國計劃今年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NSFC​對結餘資金不再執行兩年收回政策 | 一週科技導讀
來源:科技日報.中國科學報.環球科學.科研圈.丁香學術.新華社等 利用iPS技術重程式設計再生心肌細胞修復受損心臟 來源:Science 9月24日,發表於<科學>(Science)的一項 ...

行星爆炸相當於10顆原子彈,行星會爆炸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行星爆炸相當於10顆原子彈,行星會爆炸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一顆小行星,足以改變地球上的生命,恐龍的滅絕,很多人都覺得是小行星爆炸產生的後果,自然界中有很多讓人擔憂的事,比如地震.海嘯.小行星撞擊等,給地球上的生物帶來滅頂之災. 那麼問題來了,行星速度每秒3萬 ...

一起期待!我國今年計劃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

一起期待!我國今年計劃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
在第十三屆中國航展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展出了中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模型.衛星計劃今年發射,作為我國首顆太陽探測衛星,它的發射成功將標誌中國將進入探日時代.(新華社) 來源: 人民網

彗木相撞 | 威力趕超20億顆原子彈
1994年7月16日 彗星木星相撞 1994年,千千萬萬的人親眼目睹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一次宇宙事件,那就是"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與太陽系中的最大行星--木星相撞. 1994年 ...

他研製的這一相機,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提供了關鍵判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 我認識到黨所進行的事業是人類歷史上最崇高最偉大的事業--只有把個人短暫的生命融合在這個億萬群眾的偉大事業裡,貢獻給這個光輝的事業,生命才是最有意義的,生活才是最 ...

他偷襲了珍珠港,也招來了兩顆原子彈,他是誰?

他偷襲了珍珠港,也招來了兩顆原子彈,他是誰?
1941年12月7日清晨,太陽還沒從海平面升起,東方的天空剛矇矇亮.太平洋的風帶著絲絲的涼意,吹向夏威夷的海島.珍珠港的一位美軍士兵起來換崗,他迷迷濛濛走出營房,找了個避風的地方,點了根菸試圖讓自己清 ...

1000顆原子彈!沒有撞到地面的隕石,讓一座古城消失了

1000顆原子彈!沒有撞到地面的隕石,讓一座古城消失了
古城毀滅瞬間的藝術復原圖(圖片來源:Allen West and Jennifer Rice) <聖經>中有一個關於索多瑪城的故事,這座死海旁邊的繁榮城市被天降的"石頭和火焰&q ...

一顆不起眼的金屬球,本應成為原子彈轟炸日本,卻連殺兩名科學家

一顆不起眼的金屬球,本應成為原子彈轟炸日本,卻連殺兩名科學家
1945年8月21日的晚上,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一片寂靜,大部分人都下班了,但有一位名叫哈利·達格利安的年輕科學家仍在做實驗.達格利安是亞美尼亞裔,年僅24歲,很有幹勁兒,他正在擺弄 ...

新知 | 從原子彈到星空,一個方程的歲月變遷

新知 | 從原子彈到星空,一個方程的歲月變遷
世界紛繁複雜,看似大相徑庭的事物背後,往往蘊含著相同的物理原理. 蘇聯物理學家關於康帕涅茨方程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它從原子彈理論研究中誕生 1949年8月29日,蘇聯首顆原子彈RDS-1,又 ...

64年原子彈爆炸成功後,周總理看到一蘑菇雲照片:把地面部分裁掉

64年原子彈爆炸成功後,周總理看到一蘑菇雲照片:把地面部分裁掉
1964年10月16日,我國自行研製的首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成功爆炸,現場的工作人員看到天空瞬間升起巨大的蘑菇雲後,無不驚喜尖叫,熱烈慶賀.全國人民聽到這個訊息後,也全部都在為祖國的日益強大而感到驕傲 ...

黨史百問百答52丨如何認識十年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

黨史百問百答52丨如何認識十年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
從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是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是黨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艱辛探索的十年.那麼,如何正確認識十年 ...

威力超過原子彈,其他國家難以維護,全世界只有中國有30顆氫彈?

威力超過原子彈,其他國家難以維護,全世界只有中國有30顆氫彈?
長期以來,在中文網際網路上都流傳著這樣一條訊息 "全世界只有中國還保有30枚隨時能用的氫彈,因為我們採用了特殊的"于敏構型",便於長期儲存和維護,其他國家由於氫彈維護成本 ...

美國原子彈轟炸日本,天皇都沒投降,為何蘇聯一參戰就投降了?

美國原子彈轟炸日本,天皇都沒投降,為何蘇聯一參戰就投降了?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了尾聲.歐洲地區戰場上的硝煙已於1945年5月9日消散,柏林的陷落.德國的投降讓歐洲地區的戰爭告一段落.蘇聯紅軍將戰勝德國法西斯的勝利公之於眾之時,遠東地區的對日作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