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患者,女,38歲,患有膽結石5年,基本無症狀,飲食也正常,也從未忌過口,近半年來間斷出現上腹疼痛,症狀逐漸加重,每次疼痛發作間隔時間也越來越短,疼痛發作時間多在下午或夜間,有時在飯後或劇烈活動後發病。醫生建議我手術,朋友也勸我手術,可我始終對手術有恐懼心理,目前還沒有做好手術的思想準備。問如何能緩解症狀,減少疼痛次數,先保守治療。
專家回覆:結石性膽囊炎,一種是無症狀型,一種是有症狀型的。這位患者近半年來常發作,就是有症狀型的,結石對膽囊粘膜的摩擦刺激產生炎症,表現為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一旦結石嵌頓在膽囊管就會出現急性疼痛,稱“膽絞痛”,繼之出現發燒,體溫增高,血液中白細胞增高,提示:膽囊炎症較重,有化膿的可能。如果結石進入膽總管或膽總管原發結石,可能出現黃疸,化膿性膽管炎,後果較為嚴重,建議儘快手術治療。至於保守治療,僅僅是緩解症狀,治標不治本,對於你目前沒做好手術的思想準備,儘可能減少發病次數,那首先要注意飲食,少吃或不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以素食為主,只要注意飲食,發病次數一定減少,同時口服消炎利膽的藥物。長期吃素食,機體會缺乏營養,否則經常發病,食物與膽結石疼痛發作是相互矛盾的(常吃油膩常發病,常吃素沒營養),故不建議長期保守治療。無症狀型膽囊結石,即患有膽結石,從無症狀,但結果會使膽囊萎縮或發生膽囊癌變的可能。
結論:患有膽囊結石,不管有沒有症狀都應該手術治療,預防急性發作和發生癌變的風險。
膽結石患者對飲食的要求:
1. 膽囊結石特點:每天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不一定每天發病,但是,每一次的發病多與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有關。問假如常吃素食,是不是就不發病了?答案不是。結石仍在生長,膽汁多呈混濁樣,有絮狀物,有的膽汁變成柏油樣粘稠,逐漸膽囊萎縮,還有出現新的小結石,一旦小結石嵌頓膽囊管急性疼痛發作;發作時,呈刀割樣疼痛,即“膽絞痛”,待疼痛緩解後一切如正常人。
2. 哪些食物易發病:如:各種肉類、蛋、奶、魚蝦類、油炸食物等。乾果類:花生、瓜子、核桃等,可能會誘發膽結石疼痛發作。
3. 暴飲暴食,可誘發膽結石急性疼痛,嚴重時會發生膽源性胰腺炎。
手術方式:腹腔鏡手術或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為首先術式,它具有微創傷、痛苦輕、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腹壁美容等優點,被譽為膽囊切除手術的“金標準”。
專家介紹:張震波, 陝西省第二人民醫院大外科主任,一級主任醫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腹腔鏡技術首席專家,首屆名醫,第五屆“白求恩式好醫生”,陝西省“優秀醫師”。陝西省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常委,陝西省醫學會腔鏡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腹腔鏡外科雜誌》、《中國微創外科雜誌》、《中國內鏡雜誌》、《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等多家雜誌編委。發表醫學論文100餘篇,主編出版100萬字醫學專著《實用腔鏡外科技術理論與實踐》,合著80萬字《新編臨床外科學》。 完成陝西省科研課題5項,完成陝西省科研成果1項,獲陝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30年的腹腔鏡手術的臨床研究,造福患者數萬例。
作者:陝西省第二人民醫院大外科主任 張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