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彎灣
插圖|Owen Gent
那些家境優越、父母開明豁達的人,可能永遠也體會不到,普通人家的孩子和父母,這一輩子能過得有多麼艱難與糟心。
能把“艱難”與“糟心”這四個字型現得淋漓盡致的,當屬催婚這件事了。
那些沒經歷過催婚的人,我來向你介紹一下,催婚是一件讓人感到多麼絕望的事。
先說孩子的絕望。
年輕人被催婚,總是感到很煩躁、很無奈。
被催婚的人,一般分為兩種情況。
其中一種,是有物件,但可能感情不好,猶豫要不要結婚,或者感情不錯,但因為經濟條件不太好,所以不敢貿然結婚,父母在這個時候催婚的話,只會讓孩子放大自己的對結婚的擔憂與焦慮,所以很煩,但這種情況比較少,我就不展開講了;
另外一種,是沒物件的,現在單身。大部分人都屬於這個情況。
你說一個人單身是因為他喜歡一個人的生活嗎?很顯然不是,他也想戀愛、也想結婚啊,但問題就是找不到合適的人。
父母才不管這些,他們只覺得結婚是個任務,管你三七二十一,你得給我把這個任務完成了。
父母只管催婚,但毫不顧忌孩子的感受。
但是,“感受”這種東西,又十分重要。
“感受”是什麼?
感受就是:
父母一催,孩子就會覺得更焦慮、更恐慌、更煩躁,感覺自己的人生更失敗——覺得自己工作工作不行、錢也掙不到、物件也沒一個、未來不知道該往哪兒去……
催婚跟催債是一模一樣的,就像一個欠債的人,本身幾十萬、幾百萬的負債都已經讓他心力交瘁了,他自己知道自己負債、知道要還、知道要想辦法還、也焦慮不知道啥時候才能還完,但父母還每天在他身邊放了一個大喇叭,迴圈播放,“你看看你,欠了多少錢?還想不想還了?什麼時候才能還完?你打算乾點啥來還債?”
一個二十八九、三十多歲的單身青年,面對父母的催婚,他那種糟糕的情緒,不只是對被催婚的反感,也不只是對父母不理解自己的無奈與悲憤,更多是對眼前這一切不滿卻又無法改變的無力感。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那確實是啊,如果能有辦法,誰還會憤怒呢,誰還會痛苦呢?憤怒也好,痛苦也罷,不都是因為解決不了問題嘛。
如果能一夜暴富、如果能馬上就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人,我們還會怕父母催婚嗎?我們只怕父母不催吧。
再說父母的絕望。
父母催婚,他們也是被逼無奈。
首先,是他們的認知。他們從小就接受傳宗接代那一套觀念,覺得生而為人,就一定要有後人,要不然你老了誰管你、你死了誰給你上墳——當然這都是藉口,無論怎樣,他們就是覺得人一定要結婚生子,甚至不需要理由——這就是觀念。
觀念這個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就是比鐵還硬比鋼還強,你要去改變誰的觀念,是非常非常難、甚至是徒勞無功的事情。
觀念它就像一個被扣死的罐頭瓶,你擱哪兒用沾滿油的手去擰,你越擰越沒用、越擰越痛苦、越擰越生氣。
父母覺得傳宗接代、生兒育女、養兒防老很重要,你無法體會那種重要,你覺得無所謂,反過來講,你覺得愛情很重、感覺很重要、有錢很重要,但父母理解不了這些東西對於結婚而言的有啥重要的,他們覺得,不就是找個人過日子嘛,怎麼讓你結個婚這麼費勁,結婚哪裡需要什麼感覺不感覺、愛情不愛情的東西,只要是個人就行,怎麼在你這兒就變成了天大的難事。
你無法真正理解他們,他們也無法真正理解你。
不要忽視這種“無法真正理解”,這種無法理解,幾乎等同於說不同語言的兩個人在說話,甚至等同於一個植物跟一個動物的對話。
其次,父母覺得幫兒女完成婚姻大事,是他們作為父母的任務。所以,你結不結婚,不只是你一個人的事,也是他們的事,甚至可以說,不是你的事,而是他們的事。
結婚這件事,就像做飯。父母在外勞動,叫你在家做晚飯,等他們下班回來吃。你說你不餓、你不吃,他們會非常生氣——你吃不吃我不管,但是我們得吃啊。
所以父母催婚,其實他並不在乎你幸福不幸福、有沒有愛情、有沒有錢過日子,他只在乎你能不能找個人結婚、並且生孩子。
生不生孩子是你的事,你覺得無所謂,但能不能抱孫子,是他們的事,他們很在乎。
再次,父母都是平頭小老百姓,很難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他們一輩子都在跟別人對比著過日子。別人家的孩子都買車買房了,你沒買,他們會覺得你沒出息;別的老頭老太太都抱孫子了,就只有他自己的孩子還在單身,他會覺得很丟人,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所以,催婚的本質,就是普通、頑固、自以為正確的父母,跟普通、頑固、自以為正確的孩子之間的戰爭。
這種戰爭,不是兩個野蠻人的戰爭,更像是兩個佛教徒的打鬥——打在你身,痛在我心。
你被催婚,你很痛苦。父母催你,他們也很痛苦。
而這個問題,是解決不了的,最起碼是短期內解決不了的。
每一次被催婚,你都很痛苦,那該怎麼辦?
我想,我們可以聽一聽羅翔老師的一番話,或許會好受一點。
他說:
“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人要承認自己是有限的,於是承認你的邏輯是有限的、承認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認你的閱讀是有限的,承認你整個人就是在偏見之中,你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見。”
我覺得這句話應用範圍很廣,用在這裡也很合適。
是啊,我們確實是要承認自己的有限性,承認自己的條件有限、能力有限,年輕的時候不懂事,覺得自己有天大的本事、有無限的未來,但到了這把年紀,也該認清現實了,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
你的認知很有限,比如你想要愛情、想要兩情相悅、想要互相喜歡才能結婚,這種想法就是正確的嗎?未必。即便這種想法是正確的,也不必強求父母認同和理解,因為父母的認知也很有限。
要求父母認同你、理解你,這就是一種痴心妄想、一種自討苦吃,就像父母希望你認同他們、理解他們,一樣都是徒勞。
別說像我們這種渺小的普通年輕人了,就是歷朝歷代各種偉大人物,他們跟父母的關係,也基本上都是一塌糊塗,他們在父母眼中,很多都是不孝子,你看,那麼多能力通天、本事無限的人,都無法讓他父母感到舒心,何況我們這些麻瓜呢?
希望父母能體諒我們、能開明一些、能看得開一些,這其實就是偏見的一種,偏見是因為你以為你是對的、父母應該理解你。
你期待父母理解你,這種期待就是很幼稚的想法,就像一個文藝青年,自己寫了一部小說,沒人看,他就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沒有知己;就像一個導演,拍了個電影,票房慘敗,他怪觀眾沒有審美。這都是幼稚,都是無知,都是偏見。
我年輕時候寫文章,看到那些反對、批評我的評論,我真的會很生氣,但現在誰要否定我、批評我,我覺得這不僅正常,而且很好,這才是一篇文章發出去它該有的樣子。
我想,很多人會覺得,不期待別人認同自己,是一種常識,無需解釋。
但怎麼到父母這兒,這個問題就很難想通呢?
問題出在,父母被我們放在了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他們是愛、是權威、是恩澤的化身,如果我不聽他們的話、如果我讓他們不幸福、讓他們難過了,我就會很愧疚、很難過,覺得是自己不對、是自己無能。
這一點是很難被察覺的,畢竟很多人都會覺得,哎呀,我只是不想被他們催婚,我沒有覺得我父母高高在上啊、沒有覺得他們就代表正確啊、沒有覺得自己愧疚啊……
你把父母放在一個特殊的位置,他們的喜怒哀樂當然會嚴重影響到你的生活,就像很多人談戀愛,神化了戀愛,把他物件看成是什麼“上天賜給我的禮物”“天使”“獨一無二的人”,你把你物件看成神,看成了一種區別於任何別人的存在,你說他的喜怒哀樂是不是也會嚴重影響到你的生活?
所以,我們可能要把父母從神壇拉下來,他們是人,父母只是一個角色,你跟父母的關係,也只是各種人際關係中的一種。
你是怎麼跟一般人打交道的,就怎麼跟父母打交道。
你有一個觀點、一個想法,一般人不贊同你,不用跟他計較,他有他的看法,他有他的人生,你也有你的人生,聊得來就多聊一會兒,聊不來就自己過自己的生活。
跟父母的關係也如此,你改變不了他們、他們也改變不了你,如果他們想改變你,那是他們自討苦吃,如果你希望他們理解你、認同你,那也是你自己自討苦吃。
父母有他們的人生,有他們的命,你也有你的人生,有你的命。
把情緒和精力放在自己改變不了的事情上,只會讓你不斷內耗。
不用想著怎麼去滿足父母、不用想著怎麼去改變他們、不用想著怎麼去應付他們、不用期待他們理解你,你只需要接受就好。
接受父母對你的催婚,這很正常,催就催吧,就當那是他們的一種娛樂方式,聽他們嘮叨、看他們生氣,聽著就好,不必反對、不必期望被理解。
他們生氣跟你不結婚沒有因果關係,他們生氣只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智慧解決自己認知和情緒問題,要你為他們的情緒問題買單,這是不公平的;同樣,你被催婚而感到痛苦,跟父母催婚也沒有因果關係,只是因為你沒有認清現實、沒有認識到父母不理解孩子其實很普遍也很正常。他們也無需為你的情緒問題買單,就像假如將來你有了孩子,你的一切喜怒哀樂,都是你自己的事,你也不能指望你的孩子為你的情緒問題負責——如果你因為他學習不好、早戀、不婚而對他大發雷霆、自己整宿不眠,那就是你有毛病。
不用擔心你不結婚,某天父母抱憾而終你會感到遺憾。
人生無論怎樣都無法圓滿,所以其實也沒有任何事值得遺憾。
不用強求非得要跟父母相處融洽、不用強求一家人其樂融融,畢竟,自古以來,那麼多人,無論平頭百姓還是帝王將相,都做不到這一點。
歸根到底,我們無法改變他人,也很難改變自己的處境,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儘可能看清這個世界的真相、改變自己的認知、調整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怕鬼鬼就上門來,強求更添愁滿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