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標 收聽朗讀音訊
文/安般蘭若、國學文刊
季羨林曾說過一句話:“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著想,百分之四十為自己著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
善意就像空氣,是會流通的。我們善意地對待別人,自然也會收穫善意。多為他人著想,便是為自己著想。
先分享一個經典的小故事。
古時,一個盲人在走夜路的時候,手裡總會提著一盞明亮的燈籠,人們對此十分好奇地問道:“你自己又看不見,為什麼還要提著燈籠走路呢?”
盲人回答:“我提著燈籠,既為別人照亮了道路,別人也容易看到我,不會撞到我。這樣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保護了我自己。”
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有時,我們自己的舉手之勞,卻給予別人極大溫暖。
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盲人手裡的燈籠,便是馥郁芬芳的玫瑰。而手裡的餘香,便是他在得到旁人的回饋時,內心產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一個人在做事的時候,如果事事都以他人為先,不過分計較自己的利益得失,必定也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與回饋。
幫別人打了傘的人,日後有雨落在身上時,也會有人替你撐起一把傘。
在《平凡的世界》裡,田潤葉曾說:“真正的愛情不是利己的,而應該是利他的。”無論是愛情或婚姻,想要走得長久,就必須要有付出精神。一味地索取,只會加速感情的消耗。
感情裡的付出,就是要與對方有同理心,並與之有共情的能力。但如果在矛盾發生時,彼此都只顧著自己的感受,單方面地去要求對方來理解自己,而不是試著去體諒別人,最後只能是無休止地爭吵,從而導致感情的破裂。
而顧及對方的感情,就是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不抱那些飛蛾撲火的虛假幻想,覺得別人就應該理所當然地順應自己。
當然,顧及對方也並不是無下限地去妥協自己,完全被對方的意願所主導。自己也要跳脫對完美愛情的臆想,理智地面對現實中瑣碎的雞毛,卸掉“自我主義”的外衣,多些包容與退讓。
長久的感情,就是一個互惠互利的合作過程。因為好的感情,不光是你情我願,更多地還有你進我退,在溫暖對方的同時,也能照亮自己。
《增廣賢文》有云:“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與人相處發生矛盾時,先寬恕別人,再反省自己,這樣更有利於解決問題。擁有以退為進的智慧、換位思考的力量,更容易讓結局以共贏收場。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因不喜歡遭人批評,所以先反思自身;因想要得到他人寬恕,所以先原諒別人。
以上,都是智者的行為。
人與人之間,難在以心換心,貴在將心比心。
換位思考,是一種能力,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高情商。與路人換位,可減少衝突;與家人換位,可增進感情;處事時及時換位,可解決或避免矛盾。
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問題,以換位思考的態度對待問題,再靜聽生命的回聲,一定清耳悅心。
原鄭州電臺主持人
普通話一級甲等、“全國最美聲音朗誦公益大使”
文章來源:民生週刊(ID:msweekly)整理自安般蘭若(ID: anbanlr)、國學文刊(ID:GuoXuewenkan)
出品:民生週刊(ID:msweekly)新媒體編輯部
“人民名品”
瞭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週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