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之間雖然沒有親戚關係,但是鄰居離得近,相互最瞭解,知道對方的脾氣秉性,知道對方的難處,也知道對方的優勢,因此,在有事的時候,求助於鄰居,往往能夠最快、最有效地獲得幫助,正所謂遠親不如近鄰。
所以鄰居之間應該避免產生衝突,應該理解對方的難處。若有矛盾,應該大事化了,小事化無。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安徽桐城有兩個鄰居就是這麼做的。當時這兩家都要蓋房子,但是蓋房子的時候因為地基問題產生了矛盾。
這兩家的條件不一樣,一戶人家很普通,而另一戶人家的兒子是京城的大官,家裡面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向縣裡施壓,讓對方在地基上讓出三尺,所以就寫了信,沒想到這位在京城做官的人,竟然讓自己家先讓出三尺。
結果出人意料,對方在地基上也讓了三尺,這一下矛盾解決了,兩家房子都蓋得很順利,房子中間還出現了一個六尺寬的小巷子,後來被人們命名為六尺巷。如果當初兩家互不相讓,恐怕會大打出手,蓋房子的時間被徹底耽誤了,鄰居之間還傷了和氣,有事的時候,恐怕也幫不上忙。
然而,廣東茂名因為修宅基地而產生矛盾的兩個家庭,就沒有建成六尺巷。兩家誰也不肯在地基的邊界上讓出一釐一毫,其中一家的房子緊貼著地基線建設,另一家的院牆也貼在地基線修築。
其實這兩家的上一輩在蓋房子的時候,房子中間是有過道的,宅基地沒有緊貼在一起,因此,誰也不影響誰的生活。可惜到了這一代人,兩家都斤斤計較。
計較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貼著地基分界線蓋房子的那一家人在出門的時候非常麻煩,因為過道太窄,因此每一次都得側身出門,但是也無可奈何,因為自己家錯在先。如果當初蓋房子的時候,不為了擴大房子而壓著地基分界線蓋,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了。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沒法補救了,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不但是蓋房子的時候不能計較,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也是這樣,有些事情不能斤斤計較,否則就會沒完沒了,甚至能夠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比如在飯館吃飯的時候,一個人走路的時候碰了另一個人,結果就互不相讓,大打出手,結果飯也沒有吃好,甚至可能打傷對方或讓自己受傷。得不償失。
在工作中也是這樣,有時候辛苦一點,可能暫時不會得到回報,但是有的人偏偏斤斤計較,偏偏要與同事爭高低,爭利益,很可能導致自己晉升的通路被堵上,因為每個老闆都喜歡任勞任怨的職工。
在家庭生活中也是這樣,夫妻之間難免出現觀點不一致的情況,如果都不肯讓步,那麼只有一種結果,就是離婚。離婚的日子不好過,即便再婚,恐怕不改變這種性格,避免不了再次離婚的結局。所以做人一定要記住一句話:不要斤斤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