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北京國際大資料交易所落戶朝陽,享專項政策支援包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今天(2月11日),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行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建設專場新聞釋出會。朝陽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崔小浩表示,朝陽區對北京國際大資料交易所的順暢執行給予了專項政策支援包。朝陽區將加快集聚一批資料提供商、中介服務商、資料法律事務機構等上下游企業,打造資料交易產業生態體系。

據崔小浩介紹,2021年,朝陽區被賦予了全市數字經濟核心區的功能定位。朝陽區突出中關村朝陽園核心地位,打造國際研發總部聚集地,望京SOHO、國際電子總部等標誌性樓宇集聚一批數字經濟總部企業,近期大望京商務中心等5個專案將持續釋放約60萬平方米空間。同時,配套建設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國際人才公寓等專案。

在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以第四使館區建設為契機,佈局數字服務貿易產業,打造數字貿易試驗區,金地啟匯、金茂中心等近40萬平方米國際甲級寫字樓正在招商,將重點吸引數字貿易、金融、商務服務等領域企業入駐。

北京國際大資料交易所作為市政府重點專案和“兩區”建設標誌性專案落戶朝陽,首創基於區塊鏈的“數字交易合約”新模式,推動構建面向全球的資料交易服務體系。

“北京國際大資料交易所的落地與朝陽區數字貿易及‘兩區’建設目標高度契合,兩者互相促進,將有力支撐朝陽大資料發展。”崔小浩說,交易所成立以來,組建了北京國際資料交易聯盟,入駐了首批數字經濟中介服務商,並在金融、醫療等重點領域快速打造了一批應用場景。

未來,交易所將持續構建資料交易場景,開展資料確權、定價及交易規則研究,推動跨境資料流動試點等政策落地。為加快推動交易所業務順利開展,朝陽區引導區內各方主體,支援提供大量高價值的資料資源。同時,對國際大資料交易所的順暢執行給予了專項政策支援包。

朝陽區將以大資料交易所為核心,加快集聚一批資料提供商、資料運營商、中介服務商、資料法律事務機構等上下游企業,構建數字產業全鏈條,打造資料交易產業生態體系,支撐大資料交易所的發展。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趙琳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2-01-07

相關文章

體積比月球還小,海洋卻是地球的2倍,木衛二有生命存在嗎?

體積比月球還小,海洋卻是地球的2倍,木衛二有生命存在嗎?
天文學家曾讓哈勃望遠鏡把目光投向宇宙的盡頭,去尋找外星文明和外星生命存在的證據,但也許外星生命就在太陽系內. 在距離地球7.8億公里的木星軌道附近,有一顆直徑僅為地球四分之一,體積比月球還小的星球,它 ...

45年前與現在相比,地球的照片變化很大,預示著將有重大災難?

45年前與現在相比,地球的照片變化很大,預示著將有重大災難?
有人在網上釋出了一張地球對比圖片,說是NASA最新發布,地球從清晰的藍色,變成模糊的髒色,看起來變得很厲害,甚至有些令人恐怖(見下圖). 40年前的地球與現在當然有區別,但我認為,不是肉眼能夠在照片上 ...

Nature Communications:雪球地球時期生命存續之謎新解

Nature Communications:雪球地球時期生命存續之謎新解
Ross Mitchell等-NC:雪球地球時期生命存續之謎新解 雪球地球是地球經歷過的最極端的氣候事件.當今冰蓋只出現在位於高緯度的大陸比如格陵蘭島和南極洲,與之相反,雪球地球顧名思義,意味著整個地 ...

科學冷知識:地球上的生命有沒有可能是外星人帶來的?

科學冷知識:地球上的生命有沒有可能是外星人帶來的?
人類從何而來?這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一大問題.有些人可能會感謝上帝,但如果創造人類的手不是神,而是外星人給地球帶來了生命呢?關於此理論的解釋有很多種,例如一顆流星將生命帶來了地球,可是,微生物能在寒冷的太 ...

地球的自轉速度與氧化之間的可能聯絡

地球的自轉速度與氧化之間的可能聯絡
地球的自轉速度與氧化之間的可能聯絡 J. M. Klatt, A. Chennu, B. K.Arbic, B. A. Biddanda and G. J. Dick 撰稿:儲雪蕾 摘要:在地球歷史的 ...

科學家發現地球死亡脈動週期,2750萬年1次,下次還不用擔心

科學家發現地球死亡脈動週期,2750萬年1次,下次還不用擔心
地球生命多災多難,所有曾經出現在地球上的物種,98%的都已經滅絕了.而滅絕的原因,無一例外都是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尤其是在地球環境急劇變化的年代,更是會出現叢集性的大死亡.那麼地球環境的巨大變化究竟有 ...

如果人類消失,什麼生物能成為地球的統治者?科學家:老鼠沒戲了

如果人類消失,什麼生物能成為地球的統治者?科學家:老鼠沒戲了
人類在地球上的崛起無疑是一個生命的"奇蹟",我們憑藉的不是強大的體力,而是無與倫比的智慧,才能夠從眾多的生物中脫穎而出. 我們確實沒有辦法和獅子.老虎搏鬥,但是我們卻可以對能夠收集 ...

最新發現:終結恐龍的並非隕石撞擊地球,而是另有原因

最新發現:終結恐龍的並非隕石撞擊地球,而是另有原因
說起侏羅紀,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恐龍,因為侏羅紀是恐龍的鼎盛時期,在三疊紀出現並開始發展的恐龍已迅速成為地球的霸主.各類恐龍爭奇鬥豔,構成一幅百家爭鳴的恐龍世界.當時除了陸上的身體巨大的迷惑 ...

你以為恐龍曾稱霸地球?其實在恐龍時代,依然有動物以恐龍為食

你以為恐龍曾稱霸地球?其實在恐龍時代,依然有動物以恐龍為食
在地球生命的演化史中,恐龍無疑是一顆耀眼的明星,根據古生物學家的研究,恐龍最早出現在大約2.3億年前的三疊紀,在熬過了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即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之後,它們就迅速崛起,並一發不可收拾, ...

陳嘉映:生命的邏輯|薦書

陳嘉映:生命的邏輯|薦書
圖片來自unplush.com 撰文 | 陳嘉映 這本書的書名是"生命的邏輯:遺傳學史",顧名思義,是從遺傳來理解生命的邏輯.本來,生命是個較寬的概念,遺傳是生命現象中的一支.不過 ...

銥元素證明6500萬年前王為民星撞擊地球形成月球
銥元素證明6500萬年前王為民星撞擊地球形成月球 根據科學家研究,銥元素在外星球和地球內部含量比地殼表面多.但是,在地殼表面的6500萬年的地層中卻發現了覆蓋地球表面的一層銥元素,於是科學家推測,在6 ...

《物理之外的世界》:給“生命”做加法

《物理之外的世界》:給“生命”做加法
自從人類有了思考的能力,恐怕對生命的好奇就一起到來了吧,在這之上,人類逐漸有了意義的概念.由於彼時的科學還未開始,以及宗教和哲學的思索,人們給生命逐漸地穿上了許多神秘的外衣.後來隨著科學不斷髮展,探索 ...

進化論的終極BUG:烏龜為何會成為科學家們的噩夢?

進化論的終極BUG:烏龜為何會成為科學家們的噩夢?
從三十億多年前,地球上的第一個單細胞生物出現開始,生物們為了適應環境,走上了一條不停變化不停繁衍的生存之道. 從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從海洋生物走向陸地,再從陸地飛向天空,隨著生物們的演變,現在的地 ...

我們來自“垃圾DNA”?有人從水稻裡發現了“垃圾DNA”的價值:新基因的來源

我們來自“垃圾DNA”?有人從水稻裡發現了“垃圾DNA”的價值:新基因的來源
如果說你來自一堆垃圾, 請不必為此煩惱, 因為人皆如此.現在, 遺傳學家正逐步認識到在你基因組中的這些 "垃圾DNA" 的重要價值. 在遺傳學研究史的大部分時間裡,那些聲名顯赫的遺 ...

PNAS:沉積物中的巖相碳限定元古宙大氣氧含量

PNAS:沉積物中的巖相碳限定元古宙大氣氧含量
PNAS:沉積物中的巖相碳限定元古宙大氣氧含量 在地質歷史時期,地球上的生命演化和大氣氧含量密切相關.例如,需氧生物出現在能夠製造氧氣的藍藻(又名藍細菌)之後,對氧氣的需求程度也和它們的身體大小成正比 ...

Nature Geoscience:早期火星的多期變暖、氧化和地球化學轉變的耦合模式

Nature Geoscience:早期火星的多期變暖、氧化和地球化學轉變的耦合模式
Nature Geoscience:早期火星的多期變暖.氧化和地球化學轉變的耦合模式 類地行星的大氣成分和演化主要分原始大氣和次生大氣.原始大氣來自行星形成過程中吸積的宇宙物質,以氫氣(H2)和氦氣( ...

脊椎動物崛起,目標征服陸地——泥盆紀

脊椎動物崛起,目標征服陸地——泥盆紀
對於過去 人類總有一種天生的好奇和敬畏 對於生命 人類尚且還有很多未知等待探索 經歷了志留紀的災後重建,時間來到了泥盆紀.泥盆紀是一個神奇的時代,在6000萬年的時間裡,生物界發生了多次翻天覆地的變化 ...

一口氣看完46億年地球史,原來人類如此渺小

一口氣看完46億年地球史,原來人類如此渺小
人類到底有多渺小?人類文明大概是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的,到現在也不過5500年左右.這相對於地球的46億年曆史而言,完全可以是忽略不計的存在. 那麼問題來了,地球從誕生起,一直到現代人類文明的誕生, ...

北極不斷“高燒”,史前生物遺骸接連出現,冰層下的病菌將甦醒?

北極不斷“高燒”,史前生物遺骸接連出現,冰層下的病菌將甦醒?
地球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在人類需要資源時給予資源,在需要庇護時給予住所,我們一直在向著自然索取,從來不問為什麼.當地球開始向我們丟擲問題時,我們卻被難住了.全球氣候隨著人類發展的影響,在今天已經成 ...

又一顆“超級地球”!距地僅26光年,NASA將於12月前往探索

又一顆“超級地球”!距地僅26光年,NASA將於12月前往探索
地球之外的生命究竟長什麼樣?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大約今年年底之前,我們就有機會得到答案了. 因為NASA如今已經選中了一個非常適合尋找地外生命的"超級地球",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僅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