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不少朋友都將目光瞄準到了合資車型身上,比如汽車圈裡面,軒逸、朗逸等車型就有著很不錯的熱度!就在最近,北京現代也為市場帶來了全新伊蘭特車型。作為中期改款版本,新車的售價區間為9.98-14.18萬元。
此次升級,除了配置調整之外,還新增了兩款黑騎士限量版車型,分別為1.5L LUX Black Knight黑騎士限量版(售12.38萬元)和240T GDi GLX Black Knight黑騎士限量版(售12.98萬元)。那麼,對於咱們消費者來說,在新款伊蘭特和朗逸和軒逸之間,又該如何做出抉擇?我們今天就選取三款售價類似的車型進行對比。
外觀PK:軒逸/朗逸居家,伊蘭特設計更運動
對於年輕的消費者來說,大家在選車的時候,首先瞄準的就是汽車的外觀設計!從這三臺車的表現來看,大家的設計因人而異,但是從這三臺車身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各自的家族化氣息!
首先看伊蘭特車型,作為北京現代的銷量擔當,和老款車型不同,新款車型的造型更為運動,無論是低趴的車身,還是流暢的側面線條,都有著不錯的表現,更重要的是,這臺車的尾部還很有層次感,整車的運動氛圍還是很明顯的。
對比之下,日產軒逸和大眾朗逸的造型則較為居家。以日產軒逸為例,和天籟一樣,這臺車同樣採用了一個大尺寸的前臉,配合兩側的大燈,整車的辨識度還是比較高的。與此同時,這臺車的輪輞也經過了全新的設計,配合突出的輪眉,辨識度同樣可以得到保證。
最後要說的是大眾朗逸車型,在外觀方面,這臺車的表現較為穩重,尤其是新車的前臉,依舊採用了家族樣式的格柵,整車的辨識度可以得到不錯的保證。這樣的設計,對於70、80後的消費者,同樣有著不錯的吸引力。
不過在尺寸方面,這三臺車的表現因人而異,在設計上,三款車型都可以排在同級車型前列。不過在影響視覺效果的車長,以及車內乘坐空間的軸距上,伊蘭特的表現更為出色,再加上黑化的車身,整車的運動氛圍也是很不錯的。
內飾PK:軒逸/朗逸傳統,伊蘭特設計更科幻
如果說外觀給了消費者第一印象,那麼內飾則會決定消費者是否會接著看下去。坐進車內,這三臺車同樣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且內飾氛圍的差異性還是很大的。對比軒逸和朗逸兩款車型,無論是內飾佈局,還是配置表現,伊蘭特的表現都很有優勢。
先看伊蘭特車型,除了極具層次感的中控佈局,這臺車還引入了一塊尺寸達到10.25英寸的大屏。在這裡面,除了設定地圖、導航等資訊之外,我們還可以使用語音系統直接控制多媒體、導航、電話、空調等配置,整車的駕乘體驗也是非常便捷的。最重要的是,這臺車還支援道路救援呼叫,可以保證大家的駕乘安全。
至於軒逸車型,該車的內飾相比老款車型同樣有一定的最佳化,且在配置層面,相比伊蘭特還多出了OTA升級等功能。所以在實際用車的過程中,這臺車可以時刻保證車輛處於最佳狀態,且維持多媒體系統的更新,大大簡化了大家的駕駛體驗。
和外觀一樣,大眾朗逸的表現同樣比較落後,尤其是車機系統的表現。雖然這臺車同樣配備了大屏,但在功能屬性方面,這臺車和其他車型的差距還是存在的,尤其是大家關注的語音識別,以及車聯網應用,整體來看還是很落後的。
動力PK:同為自然吸氣,軒逸排量最佔優勢
我們都知道,和注重效能的車型不同,家用車普遍關注動力的穩定性,所以在動力配置層面,也主要是以自然吸氣發動機為主。基於對比表格不難看出,三臺車所搭載的動力配置表現各不相同,其中,軒逸的動力優勢最為明顯。
對於伊蘭特的動力,我們應該都比較熟悉,依舊還是老款車型所搭載的1.5L引擎。雖然在動力層面不佔優勢,但應付日常出行顯然是足夠的。和其他車型一樣,這臺車所配備的同樣為CVT變速箱,整車動力的穩定性可以得到保證。
在動力層面,現款在售的第14代軒逸燃油版搭載了一臺最大功率99千瓦、峰值扭矩159牛·米的1.6L自然吸氣發動機,整車的動力引數還是可以得到保證的。與這套系統匹配的是穩定性不錯的CVT變速箱,整車的百公里油耗可以控制在4.9L。
最後要說的是大眾朗逸車型,目前,根據不同的配置,朗逸提供不同的動力系統,但在這一配置下,朗逸所提供的動力為1.5L引擎,動力表現中規中矩!不過大家如果預算足夠,還可以入手效能更強的1.4T。
結束語:
手持10多萬買車,能選到一臺價效比不錯的車型嗎?
基於前面的分析不難看出,這種“好車”還是存在的。無論是關注運動,居家,還是穩重,大家都可以挑選到屬於自己的那臺車。
如果你關注運動與內飾,伊蘭特的價效比還是很不錯的;如果你關注居家的氛圍,有著“銷量王”之稱的軒逸同樣有著不錯的表現;如果你關注穩重,那麼被70、80後重點關注的朗逸同樣有著很高的熱度。
如果讓你買一臺適合自己的家用轎車,在新款伊蘭特、朗逸、軒逸之間,你的最終抉擇又會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