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尤里今天不復仇,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最近,美歐猛烈炒作俄烏即將開戰。雖然俄羅斯多次否認,但也不得不提防最壞的情況,在被美歐認為屯兵10多萬俄軍的俄西部沃羅涅日地區,俄國防部倒是大方公開一場空地對抗模擬訓練,對陣雙方是俄空天軍的矛——蘇-34“鴨嘴獸”戰鬥轟炸機,以及俄地面防空部隊的盾——最新的“山毛櫸”(Buk)M3地空導彈。
2月7日,俄國防部在社交媒體上披露,俄軍在沃羅涅日地區組織了轟炸機(注:蘇-34和蘇-24在俄空天軍中被列為輕型轟炸機)與地面防空導彈系統的實兵對抗訓練,對陣雙方就是蘇-34和“山毛櫸”系列中程地空導彈,由於沃羅涅日距離俄烏邊境不過200公里左右,在此地練兵,頗有“臨陣磨刀”的感覺。
作為空地對抗訓練的一部分,俄羅斯空天軍出動了主力對地攻擊機——有“鴨嘴獸”美譽的蘇-34戰鬥轟炸機。從公佈的圖片來看,一架戰術編號為“紅色21”的蘇-34,滿載著無制導航空炸彈起飛,從座艙一側密密麻麻的紅星標誌可以看出,這架蘇-34很可能參與過在敘利亞境內的軍事行動,一顆紅星意味著從拉塔基亞赫梅明空軍基地一次戰鬥出擊轟炸任務。
從戰機攜帶的航空炸彈外形來看,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FAB500(500公斤級)M62型(低阻外形,M54型為高阻外形)航彈,是FAB無制導航彈家族中塊頭相對較大的一員,此外,俄製戰機攜帶的無制導航空炸彈,還包括FAB100(100公斤)、FAB250(250公斤)等型號。
作為一種可以發射多種防區外空對地導彈的現代化第四代戰鬥轟炸機,為何蘇-34在臨戰訓練中只掛載無制導航空炸彈?
在敘利亞作戰時,蘇-34也曾攜帶KAB500S型衛星制導航彈,或者KAB500L/Kr型鐳射/電視制導航彈攻擊目標,如果有需要,1500公斤級的KAB1500型也是可以掛載的,而在執行防區外對地打擊任務時,Kh-59這樣的空地導彈射程可達290公里以上,保護載機安然無恙。
圖片:在敘利亞戰時初期,KAB500S曾亮相,後面基本都是靠鐵炸彈轟
當然,唯一的解釋就是無制導航彈(俗稱“鐵炸彈”)價格便宜,而且烏克蘭方面的防空能力不強,其價格不過是衛星制導航彈的幾分之一,鐳射制導航彈的十幾分之一,而帶有小型渦噴發動機、彈載計算機、資料鏈的Kh-59這樣的防區外空地導彈,價格起碼都是幾十萬美元甚至是上百萬美元計算。
即使是Kh-25、Kh-29、美國的AGM-65“小牛”這樣的短程空地導彈,價格起碼也要十多、二十萬美元,一旦開戰,這些導彈的耗費量將是幾百上千枚,幾億甚至幾十億美元就這樣灰飛煙滅,財大氣粗的美國人都頂不住,只能大量使用造價幾萬美元的JDAM衛星制導航彈。
圖片:Kh-25ML鐳射制導短程空地導彈,價格也比無制導航彈貴多了
但是無制導航彈意味著很差的命中精度,戰時誤傷平民也是指不定的。
對此,其實蘇-34有一個“黑科技”,它在兩個進氣道之間、前起落架後方有一個代號為“梧桐”(Platan)的光電穩定瞄準系統,平時可以摺疊起來,利用它發現和鎖定地面目標,再由機載火控計算機解算出轟炸航路,投射到“鴨嘴獸”的平視顯示器上,可以極大提升無制導航彈的命中精度,這在敘利亞戰事上已經多次得到驗證,而如果有留意咱們的軍事報道後你會發現,我們的轟-6K在投擲無制導老式航彈時,也經常像“長了眼睛”一樣直中靶心,原因也是因為機載火控計算機和光電紅外轉塔的功勞很大。
這一次,蘇-34要對付一種大名鼎鼎的俄製中程地空導彈——“山毛櫸”(Buk)。這種導彈作為一種車載中程機動式地空導彈,因為曾擊落馬航MH17班機而名聲大噪,不過,這一次出場的更先進的“山毛櫸”M3,它有6個桶裝發射器而不是原來4枚直接放在發射架上的導彈,作戰斜距從25公里增至70公里,可在最遠40公里上攔截敵方巡航導彈。
它同時保留了“山毛櫸”地空導彈一輛車配一個照射器,即使一輛車被毀,其他發射車仍然可發射的優點,“山毛櫸”導彈是介於著名的S-400“凱旋”、S-300PMU2“驕子”這樣的中遠端地空導彈,和“道爾M1”、“鎧甲-S1”這樣的短程地空導彈之間的一種武器,在戰機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以地制空依然是俄軍奪取制空權的主要手段。
應該說,現在俄羅斯多次宣告自己並不會入侵烏克蘭,但在西方連番炒作後,俄烏關係空前緊張,俄軍一舉一動,都會被外界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