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的高光時代已經結束,從人民法院公告網上獲悉,一月份就有多家房企申請了破產重組。在樓市下行時期,還是有2類人不想讓房價下跌。
第一,置換的人
置換的人可以說是買房的一種,為何也不希望房價下跌呢?主要原因就是差價。樓市下行時期,地段成為了房價的決定因素,地段好的房子,不僅僅是可以讓房子的價值維持穩定,而且還會讓房價有所提升。對於置換房子的人來說,相比於現在居住的房子,無論是地段還是居住環境等,想要購買的房子都要好不少,相應的保值性也會更好一些,甚至還會升值。房價下跌得越多,置換的差價也將會更高。
第二,炒房客
樓市下行時期,只要房價不變,即使是銷量下跌,炒房客還是可以維持盈利。即使是房地產稅會增加持房成本,但這部分損失可以透過租金的方式轉嫁給租客。而房價下跌將會造成虧損,想要透過租金的方式來實現盈利是很不現實的,出租房屋的利潤需要30年以上才能抵得上購房款,這還是沒有考慮利息和通貨膨脹等,而30年的房子,再想出售的話,價值就要損失一半以上了。
當然樓市下行時期,也有人希望房價有所下跌,那就是這3類人。
第一,購房者
最希望房價下跌的毫無疑問是購房者。房價下跌最直觀的好處就是花費的減少,購房款的減少,就可以有多餘的資金來提升生活質量。還有就是可挑選的房屋也就變多了,原來可能只能夠買一個90平以下的房子,房價下跌後就可以購買一個小三居,還有就是之前只能考慮城郊的房子,現在還可以考慮一下市區的房子了。
第二,房企
房企是房價上漲的既得利益者,但在樓市下行的時候,房企也在希望房價有所下跌。在樓市火熱的這幾年裡,房企為了快速發展,不斷擴張,用來擴張的資金都是借貸來的錢,導致房企債臺高築。房企的現金儲備為了應對“三條紅線”,消耗掉不少,樓市下行時期,沒有金融機構願意將資金注入到房企當中,房企的資金來源減少,就只能依靠銷售額來償還債務,而在樓市下行時期,想提升銷售額,就需要降低房價來刺激消費。
第三,銀行
銀行其實也是希望房價有所下跌的,有兩個原因,第一,大部分房企都向銀行借貸過資金,房企銷售下跌,資金鍊斷裂,破產重組的話,銀行就收不回這筆資金了。而房價有所下跌,可以讓房企有足夠的資金償還債務。第二,個人貸款在銀行中的佔比越來越大,房企沒有資金還貸,就更沒有資金進行建設了,樓盤爛尾就會出現,購買期房的人就會選擇棄房斷供,這就會給銀行帶來壞賬。而房價有所下跌,可以讓房企有足夠的資金去開發建設,有效地防止了樓盤爛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