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男足頂薪再次降到200萬,這說明足協裡還有明白人還有想幹事的人,有媒體人說降薪有違經濟規律,我要問什麼是經濟規律?中超水平遠不及J聯賽k聯賽,中超球員的平均薪水卻是人家的6倍、10倍,這是規律?我們一人的薪水頂得上越南一支國家隊的收入,還被人家揍得鼻青臉腫,這就是規律?所以中國男足沒有規律,只有混亂,降薪就是正本清源的苦口良藥。
降薪的好處太多了,錢少了,喝大酒娶美妞沒指望了,幹上幾年就成億萬富翁然後踢養生足球也不行了,有能力的年輕球員會謀求出國鍛練,而不是扎堆在國內悶聲發大財,價值迴歸會讓撈一票就走的暴發戶們退場,而讓真正有意打造百年老店的投資人走上前臺。不要耽心降薪了會嚇退家長和小孩而使足球水平下降,原因很簡單,200萬在我國依然是高薪行業,而提高足球水平的關鍵因素是熱愛和責任,這兩點與錢多錢少沒什麼關係。
當然這次降薪作為應急之舉,缺乏科學依據,以後可依國家隊的能力水平及表現建立動態的升降薪機制,國家隊進入亞州一檔、二檔、三檔、四檔及以下,球員頂薪分別為1000萬元、500萬元、200萬元及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