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最重要的是什麼?
作家東野圭吾在他的著作《希望之線》中這樣說:“家有千百種形式,愛是連線彼此的紐帶。”
一個人的一生中,家給了我們溫暖,給了我們休憩的地方,給了我們容納歡樂和悲傷的空間,給了我們靈魂的安然。
曾經讀過這樣一段話:“家是一生戀著雪霜暴雨的地方,有是一個人戀著菜蔬米麵的地方,靠火蒸煮飯菜,靠心與手生活的地方。”
不管人生幾何,在這個殘酷或者溫暖的人間,總會有一個家在某個地方,即使你深夜歸來,也會為你亮著一盞燈,那麼,一個人心中的家,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
01 家,最重要的有愛
記得小時候,家裡的房子很舊,沒有什麼電器,只有一輛鳳凰二八的腳踏車。那時候,沒有玩具,沒有零食,沒有漫畫書,有的只是粗茶淡飯,和一家人在一起的溫暖。
猶記得夏天的傍晚,知了躲在樹上有一聲沒一聲地叫著,那叫聲將夏天的白晝撕得很長。好不容易天漸漸黑了下來,熱浪卻依然肆虐。
伴著蟋蟀的鳴叫聲,月亮從樹梢上升起來,院子裡的石榴樹下,爺爺奶奶給我們搖著扇子,講著老掉牙的故事。
長大了,故鄉卻遠了。
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打拼多年,似乎所有的目標只有一個,成個家,有自己的房子。當自己也有了一個家的時候,才漸漸地感悟到,一個家,不管生活得好不好,擁有多少財富,擁有多少房子,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家裡的成員之間彼此關愛,彼此理解,彼此懂得。
歌德曾說:“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
沒有愛的家只有冰冷。沒有愛的家如何得到幸福?沒有愛的家只是一個空殼子,遮風擋雨是真的,暖不了心也是真的。
一個家,最重要的不是金錢,而是心裡有愛。
02 家,最重要的是在一起
很多不諳世事的年輕人總是覺得,家,最好的是繁華二字,是住上豪宅,家裡要啥有啥。
當然,住上寬敞明亮的豪宅,是每一個人心中的夢想,如果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得,住在裡面和家裡的人心有靈犀,恩愛無比,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住在豪宅裡,未必就幸福。住著小房子,未必就唉聲嘆氣。
現實中多的是偌大的一個豪宅裡,形隻影單的一個人,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談何幸福?那個令外人歎為觀止的豪宅,充其量不過是一個睡覺的地方而已。
而現實中多的是一家人溫馨和睦地在一起,雖然房子不大,但是有溫暖的一日三餐,有關切的問候,有懂你的人常伴左右。
最喜歡汪曾祺老先生書裡的一句話:“家人圍坐,燈火可親。”
這句話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家人在一起,是一個家最重要的。房屋雖然狹小,但和愛的人在一起,房子大小變得便不那麼重要了。
心中有愛,身邊有家人,幸福就這麼簡單。
03 家,最重要的是心靈歸處
家,從來不是遙望中的遠鄉,而是心靈的歸處。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誰也不會整天遇到開心的事兒,遇到難過的事情時,家是最能治癒的港灣。事業受挫的時候,家可以給你無限的勇氣。生活總是千錘百煉我們,而我們始終能夠得到紓解的,只有家。
莫言曾經寫道:“家鄉是母親溫暖的懷抱,是異鄉謀生的人們最大的想念。”
人生在世,走到哪都會對自己的家無限牽掛,家,是港灣,家,是退路。
當你在外面吃盡了生活的苦,回到家裡,一聲問候,會讓你潸然淚下。
當你在異鄉體會到世態炎涼,回到故鄉的家裡,漂泊的一顆心馬上會找到歸屬。
寫在最後:
所謂的山珍海味,不如家裡的普通茶飯。
所謂的高朋滿座,不如你身邊的親人陪伴。
一扇為你開啟的門,容納你的喜怒哀樂。
一盞為你亮起的燈,等候你的疲憊與訴說。
這世間的悲歡從來不共通。但是有一種最踏實的幸福卻是一樣的,那就是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平凡世間的愛與美好,簡簡單單,煙火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