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建國後鄭洞國不肯“出山”,肖勁光硬是勸不動他,周總理親自出馬

1950年夏天,47歲的鄭洞國身體不適,準備由哈爾濱去上海治病。途經北京時,有兩位老相識特意請他吃了頓飯,這二位就是肖勁光將軍和肖華將軍。

兩位將軍,後來一位授開國大將,一位授開國上將,兩人一起請一位前國軍將領吃飯,鄭洞國的面子不可謂不大。

當天,他們請鄭洞國吃的是北京名菜烤鴨,席間對鄭洞國也是頗為熱情。吃著吃著,兩位將軍再次提出邀請:希望鄭洞國能“出山”,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最好是能參加到解放臺灣的工作中來。

建國後鄭洞國不肯“出山”,肖勁光硬是勸不動他,周總理親自出馬


鄭洞國

其實,早在1948年鄭洞國兵敗長春時,兩位將軍就請鄭洞國吃過一次飯。那天,被圍困數日的鄭洞國放下武器,接受部下的建議:投誠。當他沮喪地隨解放軍部隊出城時,正好跟的肖勁光和肖華坐的車相遇。

老對手相見,鄭洞國不知該用怎樣的心情面對。畢竟,就是這二位跟自己對陣數月,讓自己落到如此境地。肖華遠遠地就看見了低著頭的鄭洞國,他命令司機停車,走到鄭洞國面前,特意跟他握了一下手。

當時,肖華只有32歲,比鄭洞國整整年輕了13歲。在他身上,鄭洞國沒有看到一個年輕將領對待手下敗將的盛氣凌人,這讓鄭洞國深深地佩服。能輸在這樣的人手裡,鄭洞國突然覺得並沒那麼丟人。

那天晚上,肖勁光和肖華特意在我軍司令部,請鄭洞國吃了餐飯。跟兩個“對頭”在解放軍軍營吃飯,鄭洞國不肯說話,只是一直喝酒。兩位將軍也就一直陪著,給他倒酒。

憋了許久,鄭洞國才願意開腔,直言:

“我在國民黨那裡搞了二十幾年,現在失敗了,當然任憑處置;至於部下官兵,如有願意回家的,希望能讓他們回去!”

建國後鄭洞國不肯“出山”,肖勁光硬是勸不動他,周總理親自出馬


肖勁光

肖勁光對鄭洞國這番言論,其實並不意外。跟他打了這麼久的仗,從前雖未見過,但對他的性格早就瞭解得差不多了:此人對老蔣頗為忠心,是個妥妥的“頑固份子”;但同時對部下而言,他又是一個愛兵護兵的好長官。

因為“頑固”,所以投誠後,鄭洞國向我軍提出過3點令人為難的要求:

其一,不廣播、不登報。在那時的鄭洞國看來,率部投誠顯然是件丟臉的事,他還不想讓老蔣和老朋友杜聿明知道。

其二,不參加公開宴會。這個宴會,當然是我軍組織的各種歡迎會之類的。

其三,不想在政府部門任職,想去哈爾濱思考人生,當個普通老百姓。當時他的想法是趕緊離開長春這個傷心地,事實上在往後餘生中,鄭洞國再也沒有回過長春。

因為愛兵如子,所以鄭洞國在國軍內部很有影響力。他糧絕時,也仍有部下願意追隨著他左右。

1948年的那頓飯,兩位肖將軍沒能勸動鄭洞國留下來為我軍出力,便按他的要求,在上級的允許下,將他送到哈爾濱休養去了。

直到這次事隔兩年,鄭洞國又從哈爾濱來到北京,兩位將軍便打算再試一把,想看看他的思想轉變過來了沒有。誰知,得到的結果仍是一樣:鄭洞國猶豫再三後婉拒了。

那麼,這鄭洞國為何就是想不通?他心裡到底有什麼坎過不去?最後周總理親自出馬後,鄭洞國為何又心甘情願“出山”了呢?本期,魂說要跟大家說的,便是這些發生在一代抗日名將鄭洞國身上的往事。這些往事裡,有家國大義,更藏著恩情和大智慧。

一:好好的有志青年,怎麼會跟反動派為伍?

晚年的鄭洞國提到蔣介石,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前後共跟隨了他二十餘年!”是的,從進入黃埔軍校一期開始,他就對蔣介石頗為“忠孝”。

鄭洞國1903年出生於湖南石門縣的一個農民家庭,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得到了父母極大的關愛。從小,父親就讓他讀四書五經,早早地讓他啟蒙。17歲時,鄭洞國離家上中學,日子雖然苦,但他成績很好。

如果照這樣讀下去,畢業後鄭洞國將實現父母對他的期待,有個體面的工作。但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讓鄭洞國立下了影響其一生的決定:投筆從戎。

對鄭洞國來說,上軍校的路異常艱辛。一開始,他想去趙恆惕在湖南辦的陸軍講武堂。但當他去長沙報到時,才知道趙恆惕打了敗仗,講武堂也就辦不了了。而後,他做了很多事,教過書、也上過商業學校,但心裡那個從軍的念頭就從來沒斷過。

1924年,聽說黃埔軍校招生,他放下已有的一切,收拾行李上路。可當他趕到廣州時,卻發現報名剛剛截止,這可怎麼辦才好?正在鄭洞國絕望之際,他見到了同鄉黃鰲。黃鰲告訴鄭洞國自己怕一次考不上,便耍小聰明報了兩次,這就多出了一個名額,只要鄭洞國用“黃鰲”這個名字就可參考。

放榜當天,兩個“黃鰲”同時出現在錄取名單裡。當教官念“黃鰲”的名字時,兩個湖南小夥同時應聲,鄭洞國原以為自己肯定要被開除了。誰知,因為他夠優秀,居然被破例錄取了。

如此曲折的經歷,讓農村來的鄭洞國格外珍惜上軍校的機會。在學校裡,他屬於最刻苦的那類學生,理論和實操課都很紮實。同時,他跟王爾琢和黃鰲成了摯友,這兩位後來都成了我黨傑出的將領。

遺憾的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鄭洞國還是選擇了他的蔣校長。後來,王爾琢和黃鰲將軍都先後遇害,而他則在蔣軍陣營裡越來越風光。

建國後鄭洞國不肯“出山”,肖勁光硬是勸不動他,周總理親自出馬


蔣介石

至於為何會和兄弟背離,選擇跟隨蔣軍,晚年的鄭洞國這樣剖析自己:我最初受兩重意識的支配,一方面是“忠孝意識”,一方面是錯誤地將蔣氏作為革命的領導者來擁戴。而且,隨著時間變化,前一種意識佔了上風。

二:既然如此“愚忠”,為何又會投誠?

在沒有踏入長春,沒有跟我軍為敵前,鄭洞國也曾是一名妥妥的抗日名將。甚至,他還是最早參加抗日的國軍將領之一。

1933年,為守住東北南天門一線陣地,在師長被打得毫無鬥志的情況下,作為旅長的鄭洞國脫掉軍衣,穿著白襯衫,提槍上陣。那時候的鄭洞國,令人欽佩。

1938年,徐州會戰鄭洞國日夜兼程,於千鈞一髮之際,趕緊到了運河南岸,打得鬼子找不到北。那時候的鄭洞國,是鐵血將軍。

此後,臺兒莊戰役有他,攻克崑崙關有他,棗宜會戰有他,長沙會戰也有他。而他在任駐印軍副總指揮後做的那些事,是杜聿明都沒本事做到的。

但就是這個能打的國軍將領,當他站在人民的對立面時,就註定會輸得一敗塗地。困守長春的數月時間裡,成了他一生的噩夢,他曾這樣形容那時候的自己:“我看著天上的太陽,都覺得沒有光芒!”

期間,蔣介石一次又一次下令,希望他儘快突圍。鄭洞國不是不想突圍,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那些效忠於他的部下,則一個個勸他投誠起義。但鄭洞國就是想不開,對於老戰友曾澤生的起義,他的點評是:他要起義,請他自己考慮,要我同他一路,我不能幹!

建國後鄭洞國不肯“出山”,肖勁光硬是勸不動他,周總理親自出馬


曾澤生

沒辦法,曾澤生只能自己先起義。當天,曾澤生率大批部隊向城外運動時,其實已經被發現了。警衛問鄭洞國:“要不要轟炸他們?”鄭洞國直言:“算了吧,以前都是自己人,況且現在轟炸已無意義,徒使老百姓遭殃,不要轟炸了!”

不炸起義將領,這是鄭洞國的仗義之處。多年後,為我軍立下赫赫戰功的曾澤生將軍,被授予開國中將軍銜。

山窮水盡之時,鄭洞國收到老友杜聿明的電報。杜聿明是真的想保他一命,他稱自己已經去求了蔣介石,一定會派直升機接他出來。危難之際還有人能惦記著自己,鄭洞國回了這樣一封電報給杜聿明:

現在已經來不及了,況亦不忍拋離部屬而去,只有以死報命!

而後,鄭洞國又給蔣介石覆電,立誓將“以死報國”。安排完一切“後事”,鄭洞國將手槍放在枕頭下,才沉沉睡去。很顯然,他在等待最後的時刻。

第二天凌晨,一陣槍聲在不遠處響起,鄭洞國知道自己“成仁”的時刻已經到來。他伸手去摸枕頭下的手槍,卻什麼也沒有摸到。很顯然,這是部下不想讓他死。

鄭洞國急壞了,在他看來被俘和自盡完全是兩回事。於是,他連忙在屋子裡四處尋找,想看看還有什麼可馬上了結性命的武器。慌亂間,幾名衛士突然衝進來抱住了他,讓他動彈不得。

這時,副參謀長楊友梅也進來了,他是代表所有不想死的部下而來。楊友梅流著淚,希望鄭洞國能下去主持大局。

就這樣,鄭洞國被幾名衛士攙扶著,走下了樓。此時,一樓大廳裡已經站滿了解放軍。鄭洞國不想再讓任何部下喪生,只能命令所有人放下武器,不要再抵抗。

不得不說,因為敬他是個鐵血將軍,我軍確實給足了他面子。不然,在當時的情況下他的身份不會是起義將領,而是戰俘。

透過梳理鄭洞國從黃埔軍校到投誠的經歷,我們不難發現他的個性特點:直率、頑固,但他確實是愛國、愛兵的。如果不是跟錯反動派,他將成為我軍的一員猛將,這一點他和杜聿明很像。

三:周總理親自出馬勸他

起義後,鄭洞國休養期間讀了很多書,特別是毛主席的各種理論。而新中國的種種氣象,也讓他慢慢轉變過來了,對於我軍他並不牴觸。

但肖勁光和肖華二位將軍想讓他出來配合做臺灣的工作時,他心裡仍有一道坎:他做不到與昔日長官和故友以對立的身份相見。

一個這樣的人才,卻不能為新中國所用,這可怎麼辦才好?不久,周總理親自出馬了,他特意宴請了鄭洞國。

建國後鄭洞國不肯“出山”,肖勁光硬是勸不動他,周總理親自出馬


周總理

說起來,這並非周總理第一次見到鄭洞國,早在黃埔軍校任政治部主任時,他就見識了鄭洞國的“倔強”。

第二次東征時,年輕的鄭洞國本來在老家探親,聽說東征軍已在潮州地區集中,他馬上趕了過去,見到了主任周恩來。當時,上級已經對鄭洞國做出了安排,讓他去潮州醫院,在那裡做部隊代表。

於是,周恩來向他傳達了上級的任命。但鄭洞國卻很灰心,他覺得自己應該上戰場,而不是在醫院做代表。周恩來當時就對他刮目相看,並向他保證:“以後我再設法替換你!”

不久,在潮州的傷員都好得差不多了,鄭洞國便又跑到周恩來面前,請求他為自己想辦法。就這樣,周恩來親自舉薦他在第1軍裡擔任了一個營長。自此,鄭洞國算是正式開始了成為一代名將的傳奇之路。

因為這件事,鄭洞國對周總理一直是心懷感激的。而他在長春時,之所以會有投誠的機會,也跟周總理的促成有很大關係。

早在長春被圍前,毛主席、朱老總、周總理等人在西柏坡的會議上,就曾討論過將來如何處理鄭洞國的事。當時周總理就曾明確表態:“這個人我還了解,屬於老實本分的人!”朱老總也認為,鄭洞國不算是一個很壞的人。毛主席聽取了他們的意見,定下了想辦法爭取他的決定。

而後,周總理還曾特意給鄭洞國寫了封信,以昔日恩師的身份勸他投誠。在信中,周總理向他保證如果他能起義,我解放軍必然會厚待於他。

可惜,信送到長春時,城中已是一片混亂,這封信最終並沒有送到鄭洞國手裡。直到許久後,鄭洞國才知道這封信的存在,由此他對總理的感激又多了一層。

不管是舉薦鄭洞國,還是寫信勸他,周總理從來都沒有放棄過這個昔日的學生。此次,在新中國成立後再次跟鄭洞國相見,他自然仍要想辦法再勸一勸。

當天的飯局,設在周總理西花廳的家中。席間,鄭洞國見到了昔日在黃埔軍校另一位老師:聶榮臻。

一見鄭洞國走進來,周總理就快步迎了上來,握著他的手說:“我們很久未見面了!”

老師還是那個老師,剛正和藹,面帶笑容;學生卻是百感交集,回想起種種,老淚縱橫。許久,愧疚不已的鄭洞國才說出了這樣一句話:“幾十年來,是我忘了老師的教誨……”

周總理不想他太難過,擺了擺手,讓他不用再多說。鄭洞國知道老師的意思,便收起眼淚,坐了下來。

而後,周總理聽說他在北京沒什麼熟人,只有一個黃埔軍校好友李奇中。周總理於是馬上命人去把當時任參事一職的李奇中也找來,就這樣幾人便聊了起來。

吃飯時,周總理果然提起了希望鄭洞國“出山”為國效力的事。鄭洞國一開始仍是拒絕的,他說自己年紀大了,不想幹別的,只想回老家種地去。

很顯然,這是一個委婉的拒絕。坐在一旁的李奇中聽不下去了,馬上說:“好哇,你在老師面前也敢稱老?”一句話,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周總理見鄭洞國已經放鬆下來,便特意提到:“你是起義將領,怎麼能讓你回去種地呢……”很顯然,這句“起義將領”讓鄭洞國頗為感動。

於是,他很快就鬆了口,表示自己先去上海把病治好,然後再來找周總理,一切聽候總理安排。對於這個答覆,周總理很滿意。

如果說周總理的和藹和友好,讓鄭洞國下了決心,那接下來周總理說的事,則更讓他激動不已。因為這件事,是足以讓他這樣一個鐵血將軍為之興奮的:抗美援朝。

彼時,戰火已經燒到了鴨綠江邊。對於我軍是否該在這時候出兵,我軍將領們意見不一。覺得不該出兵的將領們,主要是覺得美軍裝備太強了,我們和他們有太大差距。

因此,周總理這次跟鄭洞國吃飯,也是想聽一聽他的意見。畢竟,他曾是駐印軍副總指揮,跟美軍接觸很多。

一說到打仗,鄭洞國顯然更有興致了,他直言:“美國人打仗靠武器裝備,打不了硬仗!”在當時的情況下,敢這樣評價一向自以為第一的美國人,鄭洞國並非一時狂妄,而是因為他了解美國人。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鄭洞國還特意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美軍打仗很依賴空中補給。他說美國人行軍走累了,就會開始丟掉隨身帶的東西,先是丟彈藥,後來連厚厚的軍裝也脫。甚至還有人到了目的地時,就只剩下了一條短褲。

周總理聽他這樣說,一下子笑了起來。就在這笑聲中,鄭洞國聽出一股力量,一股敢挑戰霸權的力量。

曾幾何時,為了在美國人面前周旋,鄭洞國受了多少閒氣,只有他自己知道。人人都說他是一員“八面玲瓏”的儒將,但所有沉得住氣背後,都不過是人強我弱的現實。

但新中國成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面對美軍的挑釁,解放軍要與之正面一戰。這種事,蔣介石永遠沒勇氣做!對於像鄭洞國這種名將來說,這件事給他內心帶來的震撼是巨大的。

事實上,不止是他鄭洞國,他那位在功德林改造的老戰友杜聿明,也是一樣。杜聿明作為戰俘在功德林改造期間,曾一度被稱為“花崗岩腦袋”,十分頑固。但聽說志願軍要抗美援朝,再加上功德林工作人員平時的教育,他一樣醒悟了,還帶頭給志願軍炒起了面。

建國後鄭洞國不肯“出山”,肖勁光硬是勸不動他,周總理親自出馬


杜聿明

不得不說,周總理在力勸鄭洞國這件事上,確實辦得太高明瞭。他清楚地知道鄭洞國是什麼樣的人,也知道什麼事在他心裡是最重要的。

此次見過周總理後,鄭洞國到了上海,努力養好了病。並於1952年,來向周總理正式“報到”,隨後被任命為水利部參事。

這是鄭洞國第一次在新中國任職,在工作崗位上他一直兢兢業業。兩年後,因為表現突出他又被毛主席任命為國防委員會委員。

受到重用後的鄭洞國,最終也過了自己心裡那道坎。他知道肖勁光、肖華將軍當初希望他為解放臺灣做努力,並非是一件很難面對的事。力促祖國統一,也並非是跟以前的老戰友為敵,而是為國出力。

因此,晚年的鄭洞國致力於和平統一大業,用自己的影響力,做了很多事。他一面向老戰友介紹大陸的真實情況和政策,讓他們能消除心裡的顧慮;同時,也爭取讓那些逃到美國等地的老戰友,更瞭解大陸的發展。

1976年,周總理病逝,73歲的鄭洞國痛哭不已。1991年,鄭洞國病逝於北京,臨終前念著的仍是:只可惜沒看到祖國統一……

多年後,鄭洞國的長孫鄭建邦提到祖父時,曾這樣說:“他真正做到了以愛國始,以愛國終”。是的,當年鄭洞國冒名加入黃埔軍校,是因為愛國;中間他確實曾走錯了路,但終究迷途知返,走向了光明的一面;人生的最後歲月裡,他為祖國統一四處奔走。

晚年時,鄭洞國跟孩子們提到最多的就是周總理,他總說:“周總理是我一生的師長!”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他的惑是周總理親自給解的。對他來說,這是一生之幸。謹以此文紀念敬愛的周總理、名將鄭洞國、肖勁光和肖華將軍,以及所有為新中國拼過命的人。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9-21

相關文章

1955年毛主席堅決不當大元帥,也不肯穿特製軍裝,周總理勸也沒用

1955年毛主席堅決不當大元帥,也不肯穿特製軍裝,周總理勸也沒用
1955年的春天,彭德懷和羅榮桓在北京召開了軍銜名單暫行擬定會議,這場會議,中央軍委的各位領導人都出席了,醞釀了五年之久的軍銜制度也正式出爐,備受全軍關注的元帥和大將兩個軍銜的人員名單也基本敲定. 彭 ...

46年主席做了三個決定,讓肖勁光去辦,結果淮海戰役讓粟裕享福了

46年主席做了三個決定,讓肖勁光去辦,結果淮海戰役讓粟裕享福了
俗話說得好: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這一點在毛主席和粟裕的身上展現的可謂是淋漓盡致. 相信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粟裕在淮海戰役中的神仙操作,一.三階段打啞黃百韜和杜聿明,二階段輔助中野將黃維一口吃下. ...

末代王爺載濤:三拒軍閥邀請,餓死不賣國,建國後被毛主席重用

末代王爺載濤:三拒軍閥邀請,餓死不賣國,建國後被毛主席重用
清朝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隨著歷史潮流的推進,逐漸衰敗.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儀頒佈了退位詔書,宣告著清朝的結束.但是許多皇族過慣了奢侈的生活,為了能夠繼續維持下去,不惜通敵賣國,其中有 ...

劉文輝通電起義,粉碎蔣介石川西決戰計劃,建國後其待遇如何?

劉文輝通電起義,粉碎蔣介石川西決戰計劃,建國後其待遇如何?
在近代四川,有一個著名的劉姓家族,當地至今仍會有人津津樂道地談論劉家那十幾個軍長.師長.團長,談論劉氏三雄(劉湘.劉文輝.劉文彩)的故事. 有句話叫"縱觀四川劉氏家族史,堪稱半部四川軍閥史. ...

建國後毛澤東與傅作義散步,閒聊中說:我要獎勵你天壇大小的獎章
圖|毛澤東與傅作義 引言 傅作義是我國的愛國人士,毛澤東非常關心傅作義,與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一.和毛主席一席長談,傅作義簡直是判若兩人 1938年初,毛主席曾經在柳林鎮與傅作義會見,商談關於抗日問 ...

南昌起義時,他拉著5000人叛變,後成抗日名將,建國後當了副主席

南昌起義時,他拉著5000人叛變,後成抗日名將,建國後當了副主席
蔡廷鍇是國民革命軍的著名將領,他和蔣光鼐將軍在上海痛擊日本來犯之敵,使得日軍指揮部四次易帥,極大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和抗戰鬥志. 蔡廷鍇不僅是著名的抗日將領,同中國共產黨的關係也十分微妙.他在早期 ...

傅作義大女兒,為解放北平立下汗馬功勞,建國後過得怎麼樣?

傅作義大女兒,為解放北平立下汗馬功勞,建國後過得怎麼樣?
傅作義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作為中國現代軍事家.國民革命軍將領.抗日名將,他在戰場上英雄殺敵的故事直到現在還流傳在大家的耳邊.甚至在後來解放戰爭時期也是在他的努力下,發起了起義,北平才得以和平 ...

他是解放海南島的功臣,論資歷可授上將,建國後為何銷聲匿跡了?

他是解放海南島的功臣,論資歷可授上將,建國後為何銷聲匿跡了?
解放海南島的功臣‍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海軍和空軍力量與蔣校長還是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在解放海上島嶼的時候有些困難. 從金門島之戰我們可以看出,蔣校長為首的國軍可以透過海軍和空軍的配合,進行 ...

劉少奇的第三任夫人:一位走完長征的巾幗女傑,建國後成法學家

劉少奇的第三任夫人:一位走完長征的巾幗女傑,建國後成法學家
謝飛是劉少奇的第三任夫人,也是一位曾走完長征的巾幗女傑.不過,她沒有跟劉少奇白頭到老,而是選擇了離婚,這是怎麼回事? 她離婚之後過得怎樣呢?謝飛出生於1913年,老家在廣東省文昌縣,她出生於一個漁民家 ...

鄰居11歲為毛主席放哨,建國後為兒子求工作,主席唯一一次破例

鄰居11歲為毛主席放哨,建國後為兒子求工作,主席唯一一次破例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一生公正無私,對自己和親人要求都非常嚴格,不願為自己和親人的事情麻煩國家.1949年新中國成立,毛主席擔任國家最高領導人,有不少親人給毛主席寫信,希望能幫忙安排工作,但都被毛主席拒絕 ...

民國時存在的姨太太問題,建國後咋解決的?那些姨太太都去哪了?

民國時存在的姨太太問題,建國後咋解決的?那些姨太太都去哪了?
在封建社會長期採取一夫一妻多妾制,民國時期也存在姨太太問題,那麼問題來了,建國後採取的是一夫一妻制,歷史上遺留的姨太太該怎麼辦?她們最後都怎麼處理的?她們去哪裡了? 其實,對於這些歷史遺留問題,並沒有 ...

毛澤東侄子毛特夫:建國後主席想留他在北京工作,卻被他拒絕了

毛澤東侄子毛特夫:建國後主席想留他在北京工作,卻被他拒絕了
毛澤東一家人,在革命時期的犧牲是相當多的,毛澤東共有六位親人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包括妻子楊開慧以及長子毛岸英,從他們的犧牲,我們足以看出毛澤東是滿門忠烈啊. 實際上除了那些犧牲的烈士之外,毛澤 ...

獲得三枚“一級勳章”的馮白駒,建國後為什麼沒有任何軍銜?

獲得三枚“一級勳章”的馮白駒,建國後為什麼沒有任何軍銜?
尚未離開學校,或者身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人民,一定都在做著學習強國,也一定對"瓊崖縱隊"這個名字不陌生. 瓊崖縱隊就是戰爭時期活躍在海南附近的一支人民的軍隊,而領導瓊崖縱隊與國民黨反動 ...

他是東北抗聯領袖,後成東野副司令,建國後為何沒有被授銜?

他是東北抗聯領袖,後成東野副司令,建國後為何沒有被授銜?
中日兩國隔海相望,歷史上這個彈丸小國與中原大國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但近代以來,大清也曾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可惜幾次改革皆以失敗告終,但日本卻在變革中慢慢強大,還在甲午戰爭中擊敗大清,中原泱泱大國的 ...

廣西女匪首韋秀英:盤踞十萬大山無惡不作,建國後落得什麼下場?

廣西女匪首韋秀英:盤踞十萬大山無惡不作,建國後落得什麼下場?
位於廣西最南部的十萬大山地勢險峻.山脈縱橫,利於藏兵,近代以來,有眾多的革命武裝從這裡走出保家衛國,而在解放戰爭時期這裡也隨之成為了我軍游擊隊抵抗當地國民黨軍隊的戰場. 然而十萬大山在成為革命搖籃的同 ...

紅軍總參謀長、八路軍師長劉帥,為何建國後不活躍了?

紅軍總參謀長、八路軍師長劉帥,為何建國後不活躍了?
前言 在我國抗日熱播劇上有一個著名的影片<亮劍>其中李雲龍的角色深入人心,他敢愛敢恨,軍事奇才. 大家都說他怕386旅的旅長陳賡大將,在劇中還有一位領導也就是129師的師長,他沉穩冷靜,指 ...

1928年李之龍命喪陳策之手,建國後其妻申請亡夫為烈士,為何遭拒

1928年李之龍命喪陳策之手,建國後其妻申請亡夫為烈士,為何遭拒
1928年2月初,因身份暴露被迫東渡日本的李之龍懷著一顆不甘之心再度踏上前往華夏的渡輪,可他並未想到,自己剛剛途經香港,輾轉回到廣州,便被一直盯梢港口的特務察覺.當天晚上,特務秘密包圍李之龍的居所,成 ...

他是開國上將,建國後成北京軍區首任政委,三年後為何銷聲匿跡?

他是開國上將,建國後成北京軍區首任政委,三年後為何銷聲匿跡?
北京軍區首任政委 1955年,為了適應部隊體制建設,建國初期的六大軍區陸續進行調整,最終形成了十三大軍區格局.同年4月,華北軍區改稱為北京軍區,至此,存在七年時間的華北軍區成為了歷史. 北京軍區成立後 ...

士兵到將軍有多難?全鎮千餘青壯隨賀龍參加革命,建國後僅一大校

士兵到將軍有多難?全鎮千餘青壯隨賀龍參加革命,建國後僅一大校
賀龍元帥 作者蘭臺 首先宣告,這絕不是宣揚所謂的"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錯誤理念,而是想客觀討論一下就算是光榮成為了一名紅軍戰士,從普通戰士想成長為一名將軍究竟有多難. 今天,我就以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