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國際雲計算正在朝著一切皆可雲、一切皆服務的趨勢迅猛發展,國際雲服務市場的三國爭霸:1.13 萬億的「雲基礎設施」市場:亞馬遜 3719億、微軟 2484億、谷歌 1128億、阿里 678億、其他 3270億。
令人惋惜的是國內雲計算狀況還是諸侯割據的局面,公有云市場做不大,所謂的城市雲、國資雲、大企業的私有云等孤島林立,低水平重複著昨天的故事,思考一下美國的他山之石可否引以為鑑。
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首席分析師John Dinsdale說:“現在企業花在雲服務上的費用是它們花在自家資料中心上的費用的兩倍。”
2021年,企業花在雲基礎設施服務上的支出達到了1780億美元(1.13 萬億人民幣),比2020年猛增37%,全球各地的企業把錢投入到AWS、微軟和谷歌雲等產品上,而不是投入到它們自己的資料中心內的產品上。
IT研究公司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首席分析師John Dinsdale稱:“現在企業花在雲服務上的費用是它們花在自家資料中心上的費用的兩倍,這有力地證明了雲服務具有的價值和吸引力。儘管已經實現了巨大的規模,2021年雲服務市場的增長率實際上還是超過了2020年的增長率。”
據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新資料顯示,2021年雲服務的總支出攀升至1780億美元,而2020年為1300億美元,猛增37%。
企業支出由資料中心軟硬體轉向雲基礎設施服務的市場轉變出現在2019年,當年企業在雲服務上的支出有史以來首次超過了資料中心軟硬體上的支出。
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於2020年首次爆發時,疫情推動了全球IT運營和支出向雲計算傾斜的重大轉變。2020年,全球企業在雲基礎設施服務上的總支出為1300億美元,而企業在資料中心產品上的支出為900億美元,差距明顯。
雲基礎設施服務顯然是企業市場的未來,因為資料中心軟硬體的支出在全球範圍內呈現逐年下降的勢頭。
“爭奪雲市場份額變得更有意思”
據Synergy Research Group聲稱,AWS仍然是雲服務市場的霸主,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其全球市場份額高達約33%。
然而,Synergy的Dinsdale表示,由於微軟取得了“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率,“爭奪雲市場份額變得更有意思。”
微軟用了18個季度將其市場份額翻番,如今在全球雲服務市場佔有約22%的份額。
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谷歌的全球市場份額約佔雲服務市場的10%,其次是阿里巴巴,市場份額為6%。
Dinsdale說:“亞馬遜繼續大幅領先,不過微軟、谷歌和阿里巴巴都繼續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微軟的市場份額正取得令人矚目的增長,現在僅落後亞馬遜11個百分點。整個市場繼續呈現水漲船高的大好勢頭,不過一些廠商上升的幅度更大。”
Dinsdale表示,儘管谷歌起步比較晚,但如今它也在加快雲業務的步伐。雖然市場份額仍不到微軟的一半,但谷歌繼續報告不俗的雲增長資料。
簡析:美國80%的GDP都是服務業的貢獻,而其中雲服務更是佔據半壁江山,這其中與美國政府長期推進雲服務的各項政策制度、文化氛圍、機制體制有著直接的關係,美國政府認為採購雲服務才能保證技術先進性。
我國一直推進企業上雲,但應用規模普遍不大,滲透率低,數字化服務即雲服務採購佔比仍然很小。很多政企還是用傳統軟體採購的方式來用雲(如虛擬化等,均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雲),更關注資產而非租用服務來按需付費,造成各行業雲的規模增長非常緩慢。
這一現象值得所有關注雲服務的人和政府官員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