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千餘年,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十三朝古都。在建都長安的諸多朝代中,周、秦、漢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強盛時代,當時的長安已成為國際性大都市。
秦朝,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為漢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在政治上首創了郡縣制,建立了系統的國家管理機構,統一了文字和度量衡,在交通上推行了車同軌,在文化上實現了書同文。秦朝的政治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
漢朝在繼承秦朝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由於絲綢之路的開創者張騫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通道,漢朝版圖把河西走廊和西域納入了漢朝的版圖,從西域引進了大量的物種。西漢朝廷尊崇儒家,使得儒家學說對後世影響深遠,奠定了漢民族的文化根基,漢族自西漢開始正式形成。
隋朝最大的貢獻是創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度,終結了五胡亂華的局面,使華夏民族再一次實現統一,民族大融合初見端倪,與漢族不同的文化開始出現。
唐朝進一步完善了隋朝的制度,由於軍事力量的增強,不斷開疆拓土使得版圖擴大,文化上更開放、更包容、更多元、更自信,科學技術登頂世界巔峰,出現了“萬國衣冠拜冕旒”的氣象,形成了多民族大統一國家,極大地包容了少數民族文化的融入。唐朝出現了貞觀之治、永徽之治、開元盛世等強盛時代。
有史學家研究得出中國歷史上十個大一統王朝的歷史貢獻,長安就佔了四個有突出貢獻的朝代。“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長安向世界展現了文明中國擁有的自信、開放、大氣、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鑄造了炎黃子孫永遠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