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碩鳴
近年,中國在東南亞國家民眾心目中,信任度逐步提高。 在這個人口集中,市場潛力巨大的區域,作為中美兩大國主要競技場之一,中美兩個國家在這個地區的好感度均有所提升。 資料顯示,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改觀,正不斷得到提升。 但最新民調顯示,當地民眾還是更信任美國。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ISEAS)作出一項年度調查顯示,中國的影響力在此地區不斷上升。 過去三年,中國在東南亞一直被視為最具經濟影響力的國家,贊同者高達76.7%。 該地區的民眾對中國的戒心也在減小。 比如,上一年對中國持續擴大的經濟影響力,68%的受訪者表示擔憂、中國的政治與戰略影響力86.5%的人擔心會加大。 但這兩個比率,在今年調查中,已經分別下跌至64.4%和76.4%。
中國在東南亞地區最具政治和戰略的力量,在總共1677名東南亞國家的受訪者中,超過半數的人表示認同;而美國勢力最大的比例則為1/3。 一般相信,這一趨勢很可能與中國正在崛起,而美國在東南亞的參與度走低相關。
這一觀點,在另一項調查中得到確定。 認為美國在東南亞的參與度有所增加,受訪者的認同僅佔45.8%,比去年的70.6%明顯減少。 美國是可靠戰略伙伴的認同,也從去年的54.7%下跌到現在的42.6%。 顯示了,在東南亞地區,中美的影響力此消彼長的趨勢開始出現。
東南亞民眾也關心正在審議中的中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進步貿易協定」(CPTPP),53.2%的受訪者認為,有中國加入是有益的;認為會加劇中美貿易戰的只為 30%。
疫情期間,本年度的報告新增加了有關新冠疫苗的內容。 調查顯示,認為,中國為該地區提供了最多的新冠疫苗援助,57.8%的東南亞民眾表示讚賞;受訪者中,認為美國貢獻最大的比例只佔23.2% 。 這當中,實際上還包括了,東南亞國家對中國抗疫防疫成就的認同感。
但有一項,對西方國家研發的mRNA疫苗更有信心的受訪者,佔比高,達到了54.8%;這項指標中,只有18.7%的民眾 ,首選中國產滅活疫苗。
北京會為全球公共產品做出貢獻,26.8%的人表示認同,顯著高於一年前的19%。 受訪者對中國維持區域自由貿易,以及維持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以及維護國際法的信心也明顯提升,分別從前年的13.2%和4.4%,增至24.6%和13.6% 。
但這些數字,在總體上遠遠低於東南亞民眾對美國的信任度。 拜登總統進入白宮執掌大權,對美國的信任度,東盟各國民眾有提升,超過50%的受訪者認為, 華盛頓會為了全球利益「做正確的事」,此項調查結果,去年是47%。
分類分析,新加坡、越南、緬甸、菲律賓等國,民眾對中國的不信任度尤其高。 其中緬甸,該國民眾對美國的好感度激增、對中國的信任度驟降。 報告認為,這是出於自身的政治危機考慮以及對美國等外部政治勢力的期盼。
題為「2022年東南亞態勢報告」中指出,假如該地區國家不得不在中美之間作「選邊站」的話,超過57%的訪問者還是會選擇美國,該數字和上一年持平。
如果以國家來分析,選擇站在中國一邊的東南亞國家包括:汶萊、柬埔寨、寮國,民眾認知分別佔64.2%、81.5%、81.8%;而緬甸、菲律賓、新加坡、越南民眾則認為應選擇美國,分別有92%、 83.5%、77.9%、73.6%的。
版權宣告: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於網路,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徵得作者同意並註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