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美媒提出了有關俄羅斯“入侵”的新時間點——2月20日。俄總統新聞秘書對此回應稱,這是不負責任的假訊息。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則表示,美國關於“俄羅斯將進攻烏克蘭”的歇斯底里的論調達到了頂峰,已達到“荒謬”的程度。
有意思的是,在因西方渲染戰爭恐慌而遭受巨大損失的烏克蘭,其防長也認為西方媒體此舉有自己的目的......
美媒盯上“2月20日”
“為什麼說2月20日讓觀察俄羅斯的人士擔憂”,美國政治新聞網16日提出一個新的時間點,稱俄羅斯在2月16日“入侵”烏克蘭的前景一直被誇大,真正需要關注的是2月20日之後不久發生的事情。20日,俄白聯合軍演結束,西方擔憂俄軍駐留白俄羅斯;20日,慕尼黑安全會議閉幕,由於美副總統哈里斯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親自參加,而美國二號人物在歐洲、烏克蘭國家元首不在本國時,俄羅斯發動入侵會被證明是一種終極羞辱——這是俄領導人喜歡的地緣政治挑釁。今年,俄官員多年來首度不打算參加慕安會。20日也是北京冬奧會閉幕的日子。
17日,佩斯科夫就美媒“2月20日後開戰”的說法表示,俄羅斯已聽到許多關於所謂“入侵”的日期,都是些不負責任的假訊息。俄外長拉夫羅夫說,烏克蘭周邊局勢升級是否會在2月20日結束,不取決於俄羅斯,因為不是俄方鼓吹的,俄白演習按計劃將在這一天結束。
另據俄《訊息報》報道,去年8月至10月,頓巴斯發現5個亂葬坑,至少295名因2014年烏克蘭武裝部隊炮擊而喪生的平民遺體被挖出,俄羅斯偵查委員會迅速立案。16日,委員會新聞處稱,相關刑事案件已經啟動。前一天,普京與德國總理會談後表示,頓巴斯發生的事情是“種族滅絕”。
但華盛頓迅速予以否定。普薩基16日稱,發現平民亂葬坑的訊息可能是錯誤的。“過去幾天,我們看到俄羅斯方面的這類虛假說法在增多,包括一個被烏克蘭武裝部隊殺害的平民無名墓的報告,聲稱美國和烏克蘭正在開發生物或化學武器,以及西方派游擊隊殺死當地人,”一名白宮官員說,美國持續獲得的資訊表明,俄羅斯可能使用“虛假借口”來為入侵烏克蘭辯護。
“再次懷疑美方是否真正致力於解決歐洲安全問題。”
當地時間2月17日,俄外交部發布了俄方致美國有關安全保障問題的回覆檔案。俄方指出,美方沒有對俄方此前擬定的安全保障條約草案的主要內容作出建設性回應,無視了俄方的建議。
據塔斯社2月17日報道,俄外交部在檔案中表示,“美方無視了俄方提出的建議,故意從中選擇對其‘方便’的議題並對此加以‘扭曲’,以讓這些議題朝著對美國及其盟國有利的方向發展。美方的做法以及美官員近期散佈的俄方將‘入侵’烏克蘭的言論,讓俄方再次懷疑美方是否真正致力於解決歐洲安全問題。”
俄方曾於2021年12月向美國和北約提交了有關俄安全保障的協議。根據協議,俄方提出了北約停止東擴、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等要求。今年1月26日,美國和北約分別以書面形式對俄安全保障協議的問題進行了書面回覆。
專家:頻發“俄將攻擊”言論系輿論戰,或因“恐俄”
浙江外國語學院美國中心主任、察哈爾學會高階研究員王衝表示,美方不停釋放出上述訊號是一場輿論戰,“戰爭之前,各方都要製造與自己有關的輿論,這是一個必要的過程。美方需要製造俄將攻擊這種輿論,俄方則對此表示否認。”王衝認為,這場輿論戰中資訊量巨大且真假混雜,很難讓人判斷資訊的真實性。
對於美國為何頻繁釋放“俄羅斯將攻擊烏克蘭”的訊號,王衝分析認為大致有四個原因。他指出,首先這是基於美國對俄羅斯的恐懼,“美國是從骨子裡恐懼俄羅斯的,因為俄羅斯是擁核大國且敢說敢做。”歷史上美蘇曾進行了多次對峙,曾發生過柏林危機、古巴導彈危機等。蘇聯解體後,美國與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上再次進行對峙。王衝認為,這一系列的歷史原因,讓美國一直都很忌憚俄羅斯。
其次,美國呼籲讓烏克蘭境內的美國公民及使館工作人員儘快撤離,也被外媒認作是再次釋放“俄將攻擊”的訊號。王衝認為,這與此前阿富汗撤軍讓拜登政府顏面盡失有關。他解釋說:“在面對烏克蘭問題時,美國寧可激進地相信會發生戰爭,撤走在烏克蘭的美國公民,也不願意讓他們在烏克蘭面臨危險。”
再次,王衝推測稱,美國此舉可能是希望將俄羅斯“拖入”戰爭,藉此消耗其資金、人力等資源。他分析稱:“美國擺下如此大陣仗,卻宣佈不會向烏克蘭派兵,這會給俄羅斯更大的信心誘使其攻打烏克蘭。”
除此之外,王衝認為這也體現了美國文化中的一個因素,“美國一向熱衷於誇大負面危機,它的情報機構會收集各方面的負面資訊來論證其結論。”他補充說,透過誇大負面資訊以吸引受眾,也是美媒的慣用手段。
普利策獎獲得者:美國習慣透過發動戰爭以解決國內危機
2002年獲普利策獎的克里斯(Chris Hedges)認為,透過發動戰爭來解決國內危機,轉移美國公眾的注意力是美國的慣用伎倆。當美國政府無法解決危機時,就會製造出一個威脅,讓公眾對國內的恐怖分子或國外的競爭對手感到恐懼,以維護國家安全的名義擴大自身權利,以此發動戰爭。
克里斯指出,美國目前正是面臨著巨大的國內危機,“高通貨膨脹率、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債務危機等將使美國迎來長期的經濟蕭條。經濟危機意味著政治危機,而一般情況下,美國會透過發動國內外戰爭以解決危機。”
然而,克里斯稱,美國統治全球經濟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美國現在能製造的只有武器。資本主義和企業巨頭已經掏空了這個國家,使大多數人生存困難,至少有一半的人口在溫飽線上掙扎。”
克里斯認為,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都幻想著透過戰爭維護美國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從越南到阿富汗、伊拉克,美國精心策劃了一個又一個的戰爭以維持其在全球的霸主地位。然而,帝國終將會在證明自己是不可摧毀的過程中毀滅自己。他補充道:“美國自認為在軍事上戰無不勝,很有可能在未來成為導致美國衰敗的禍根。”
外交部: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不能以釋放戰爭煙霧彈為籌碼
2月18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17日,美國務卿布林肯在聯合國安理會發表講話稱,美情報顯示俄已走上戰爭道路,計劃未來數日內進攻烏克蘭。他還稱,美分享上述情報旨在阻止戰爭而非發動戰爭。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表示,美國情報部門的可信度如何,在伊拉克、烏克蘭等問題上已經得到了檢驗。我要強調的是,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不能以釋放戰爭煙霧彈為籌碼,不能以制裁施壓相威脅,更不能以煽動集團對抗為手段,各方應當在新明斯克協議的基礎上,透過對話談判妥善處理包括俄方在內的各方合理安全關切,推動烏克蘭危機及相關問題的全面解決。
歐美股市集體收跌
美東時間週五,美股三大指數全線下跌。截至收盤,道指下跌232.85點,收報34079.18點,跌幅0.68%;納指下跌168.65點,收報13548.07點,跌幅1.23%;標普500指數下跌31.39點,收報4348.87點,跌幅0.72%。
當日,歐股主要指數集體下跌。截止收盤,英國倫敦股市《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18日報收於7513.62點,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3.75點,跌幅為0.32%;法國巴黎股市CAC40指數18日報收於6929.63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7.19點,跌幅為0.25%;德國法蘭克福股市DAX指數報收於15042.51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225.12點,跌幅為1.47%。
國際油價漲跌不一。截至收盤,紐約3月原油期貨收跌0.69美元,跌幅0.75%,報91.07美元/桶;布倫特4月原油期貨收漲0.57美元,漲幅0.61%,報93.54美元/桶。國際金價下跌,截止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4月黃金期價18日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2美元,收於每盎司1899.8美元,跌幅為0.12%。
來源:央視新聞、環球網、紅星新聞、澎湃新聞、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畢丹丹封面製圖:畢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