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和家庭中,女性應當如何自我定位,如何保持自我的獨立和個體性格?在不同時代,女性面臨著怎樣的社會及家庭壓力。蘇童的短篇小說集《妻妾成群》用三個故事塑造三個不同女性不同的命運:
《妻妾成群》中的頌蓮,因父親生意失敗,只考慮嫁入富人家過輕鬆日子,而選擇嫁入陳家做四太太。當她將自身命運百分百依託於陳佐千之後,她最終的結局也必然是悲慘的。妻妾直接的算計吵鬧自不必說,她也曾想象梅珊那樣去追逐一份屬於自己的年輕人間的愛情,但飛浦最終選擇了退卻;她也曾主動表達自己對陳佐千的感情,但與禮教不符而被陳痛斥;她逼自己的下人吞下草紙,但她也在梅珊被投井後被逼發瘋,陳佐千卻迎娶了五太太繼續著大宅門內的生活。在封建禮教下,女性完全依賴於男性和家庭,禮教束縛了女性的自由,他們沒有機會為自己的權益發聲。她們只能寄希望於丈夫給予他們100%的愛護,只能與其他妻妾相爭那有限的生存空間。
《紅粉》塑造了兩個不同的女性形象。秋儀是自我覺醒的新女性,她為了自我權益,可以跳車飛奔、大鬧翠雲坊、入庵做尼姑、回家嫁平民、過平民生活、領養他人兒。她能夠為自己去爭取應得的東西,也會決然放手不屬於自己的感情、友情和親情。小萼則是完全依賴於他人的,她不願透過勞動實現自我獨立,她完全依賴與老浦的家底,執迷不悟地過著奢華的生活,最終落得夫死子散的人生。兩相對比,女性應如何自我定位一目瞭然。
《園藝》中的孔太太是自我而無視他人的。她對丈夫、女兒和兒子都是頤指氣使的。她趕走了丈夫卻怪罪於兒子和女兒,無視他們的內在情感需求。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家庭的分崩離析,女兒和兒子追逐自我的幸福離她而去,老公也因為她的關門而命喪路邊。
三個故事四個女性,在讀完故事唏噓之餘不由想到徐州的鐵鏈女。女性的社會地位較過往的確在逐步提高,但我們也看到還是存在著將女性視為男性附屬品的社會現象。在社會中,女性的社會權益應得到更好的保障;從自身而言,女性應更為獨立自主,以自主獨立的心態處理工作、社會和家庭的種種,去爭取經濟獨立、社會地位獨立、家庭地位獨立。
